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333章 惊天数额!十万斤鱼获!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333章 惊天数额!十万斤鱼获!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9 14:57:04 来源:源1

第333章惊天数额!十万斤鱼获!(第1/2页)

生吃鱼片,本就是华夏流传已久的美味。

起初尝起来或许有些古怪,不习惯的人难免觉得生食难咽,可一旦尝到那股子纯粹的鲜甜,多半会迷上这种直抵味蕾的极致滋味。

这吃法在唐朝时就盛行一时,当时称作“鱼脍”,无论是宫廷宴席还是市井小馆,都能见到薄如蝉翼的生鱼片。

诗里写的“脍切天池鳞”,说的便是这道佳肴。

只是那时的鱼脍多用淡水鱼制作,而淡水鱼里藏着不少肉眼难见的寄生虫,吃多了容易闹病,久而久之,这传统便在中土渐渐淡了。

有趣的是,这鱼脍的吃法传到倭国后,反倒扎下了根。

倭国四面环海,海鱼资源丰富,而海鱼的寄生虫远少于淡水鱼,吃生鱼片自然安全得多。

于是,这源自华夏的美食,在彼国慢慢演变成了独特的“刺身”文化,成了外人眼中的“倭国传统”。

朱高炽片着鱼肉,笑道:“说白了,不是这吃法不好,是咱们以前没找对食材。”

“你看这海鱼,生来就适合做鱼脍,既保留了鲜味,又少了寄生虫的麻烦。往后咱们把这传统捡起来,再配上些去腥的调料,未必比他们差。”

卓敬正吃得兴起,闻言连连点头:“可不是嘛!这般美味,本就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该让它在咱们这儿重新红火起来才是!”

说着,又夹起一片鱼片,细细品咂起来——这口鲜甜里,仿佛还带着几分盛唐的滋味。

“一百零五斤!”

称重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一担担海鱼从船上卸下来,竹筐刚挨着码头的石板,报数声就紧跟着响起。

挑夫们额角淌着汗,脚步却不停歇,刚把空筐送回船上,转身又挑着沉甸甸的鱼获回来,竹扁担在肩头压出深深的红痕。

过完称的海鱼被分门别类码在岸边:金黄的大黄鱼堆成一座小山,银亮的带鱼排得整整齐齐,还有那些叫不上名的海鱼,也按大小捆成一束束。

阳光洒在鱼鳞上,反射出细碎的光,远远望去,像是在岸边铺了一片流动的星河,成了这简陋港口里最亮眼的风景。

负责记录的小吏手里的毛笔就没停过,木板上的数字蹭蹭往上涨,从八千斤到一万斤,再到一万五……旁边的卓敬看得眼皮直跳,他伸手比划了一下那堆鱼的高度,又估了估占地的大小,心里暗暗盘算道,这么多鱼,若是做成鱼干,够一个千人营吃上小半年了。

“照这架势,怕是不止两万斤吧?”有个老渔民蹲在鱼堆旁,摸着一条十几斤的大黄鱼,咂着嘴道,“光这堆大黄鱼,估摸着就有几千斤了。”

话音刚落,又一担鱼被挑了过来,称重的文吏嗓门更亮了:“一百三十斤!”

鱼山还在一点点长高,那片由鱼鳞、鱼鳃和海水交织出的鲜活色彩,看得所有人心里都热乎乎的——这哪是鱼啊,分明是堆成山的希望。

朱高炽的目光在卸下来的鱼获里扫来扫去,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时不时指着某处喊出声:“常茂!把那几只青灰色的大螃蟹挑出来!你看那蟹钳,比拳头还大,膏肯定满得很,这等好东西可不能混在鱼堆里糟践了!”

常茂应声而去,拎着几只张牙舞爪的梭子蟹过来,蟹壳上还沾着海泥,却掩不住那沉甸甸的分量。

朱高炽刚点头,又瞥见另一筐鱼里有条黑黢黢的大鱼,顿时拍了拍身边的康铎:“石斑鱼!这么大的石斑鱼!康铎,不用我多说吧?就那条十多斤的,快捡出来单独放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33章惊天数额!十万斤鱼获!(第2/2页)

康铎麻利地把鱼拎出来,那鱼身圆滚滚的,尾巴一甩还带着劲,朱高炽凑近了瞧,嘴角都快咧到耳根:“这野生石斑,肉质紧实得像蒜瓣,炖出来的汤能鲜掉眉毛。”

他一边吩咐,一边忍不住搓手——后世里,别说十多斤的野生大黄鱼、大石斑,便是三两重的野生黄鱼都能卖出天价,有钱还得碰运气才买得到。

可现在,这些以前只在图片里见过的顶级海货,就这么堆在眼前,随手就能挑出一堆。

“今儿可得好好犒劳自己,”朱高炽望着挑出来的螃蟹、石斑,还有几条特别肥的鱿鱼,眼里满是期待,“弄口大锅,石斑鱼炖汤,螃蟹清蒸,再烤几条鱿鱼,保管让你们尝着这辈子都忘不掉的鲜味!”

见此情形,朱雄英忍不住笑道:“好家伙,你这是把大海当成自家后厨了?”

朱高炽瞪他一眼,却忍不住笑:“这后厨要是利用好了,往后天天都能开荤!”

旁边的卓敬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奇怪——这位胖殿下对海货的熟稔,倒像是打小在海边长大的,哪像个深居宫廷的皇子?

可转念一想,若不是这般懂行,又怎会如此笃定“海洋是宝库”呢?

然而卓敬想到朱高炽以往的妖孽作为,索性也懒得再去深思了。

一担担鱼在码头堆得越来越高,很快就成了一座连绵的小山。

大黄鱼、小黄鱼的金黄鱼鳞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像是给鱼山镀了层金,连带着周围的空气里都飘着股鲜甜的海味。

“最后一担!一百六十斤整!”称重的文吏报出数字,王弼立刻凑过去核了总数,转身大步跑到朱高炽和卓敬面前,脸上的笑容都快溢出来:“殿下,卓大人,主舰的鱼称完了,总共两万一千四百二十六斤!”

不过出去一个上午,算起来满打满算也就半天功夫,竟捞回这么多鱼?王弼说着,自己都忍不住咂舌。

“两万一千斤?”卓敬“噌”地站起身,猛地转头看向码头——那座鱼山比人还高,密密麻麻的鱼挤在一起,光是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沉。

他目光扫过旁边,只见这样的鱼堆足足有五座,一座挨着一座,每一座都对应着一艘船的收获。

“一艘船两万多斤,五艘就是……十万多斤还不止。”卓敬伸出手指,一五一十地算着,“不过半天时间,几百号人,竟捞回了十万多斤鱼……”

他算完这个数,突然没了声音,只是定定地望着那片鱼山。

十万斤鱼,若是换成粮食,够一个中等县城的百姓吃一个月了;若是换成银子,按市价折算,少说也值几千两。

可这一切,不过是几艘船、半天功夫的收获。

海风吹过码头,卷起几片鱼鳞,落在卓敬的袍角上。

他忽然想起自己先前还觉得朱高炽小题大做,此刻再看那片金灿灿的鱼山,只觉得脸上有些发烫——原来这大海的慷慨,比他想象中要多得多。

朱高炽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怎么样,老卓?这宝库的门,咱们算是撬开一条缝了吧?”

卓敬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被那座鱼山堵得说不出话,最后只重重地点了点头,眼里的震惊渐渐变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亮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