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问策!东海水师与北洋水师!(第1/2页)
这话倒是直白。
朱高炽引着他往造船厂的凉棚走,一边解释:“汤老来得巧,正好看看我们新造的船。至于水师的路,其实我早有盘算。”
落座后,朱高炽指着桌上摊开的海图,缓缓道:“眼下咱们正筹建两支水师——东海水师和北洋水师。”
“这东海水师,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特意加重了语气,看向汤和,“巢湖水师的老底子还在,那些跟着皇帝陛下打天下的老兵,水性比鱼还熟,操船、接战的本事刻在骨子里。”
“咱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添些新家伙——按新图纸造的福船,比从前的旧船大上一圈,船舱能多装二十个甲士,船舷加了厚木板,抗撞又防弹;再配上几门新铸的大炮,远了能轰,近了能撞,对付倭寇海匪的小快船,那就是老鹰抓小鸡。”
他顿了顿,指尖点向东南沿海的几个关键口岸:“东海水师的担子很明确——掌控东海海权!”
“这东海水师的担子,可得挑稳了。”朱高炽的手指重重敲在海图上的东海区域,语气陡然加重,“从浙江到福建的海岸线,绵延几千里,是大明的东南门户,必须像铁桶一样扎紧——倭寇也好,海匪也罢,敢有半个脚尖踏上岸,就打断他们的腿!让沿海百姓夜里能睡安稳觉,不用再提心吊胆听海浪声就发慌。”
他顿了顿,指尖滑向几条商船航线:“商船往朝鲜运丝绸,往倭国运瓷器,东海水师的船就得一路跟着。升起大明的龙旗,就是告诉天下:这船上的东西,是我大明的!谁敢拦路抢劫,不管是哪国的船,不管藏在哪个岛礁后面,直接撞上去把船给他掀了!炮要是不够就加炮,人要是不够就添人,总之不能让咱们的商人受半点委屈。”
“还有那些近海的海盗窝,”朱高炽的声音冷了几分,“什么‘黑风岛’、‘七星礁’,一个个都藏着祸根。派船队过去,能招降的招降,冥顽不灵的就一把火烧干净,连岛都给它炸平了!必须让海路变成平安道,商船走得顺,渔民捕得安,这才叫海晏河清。”
说到倭国,他眼神一沉:“至于倭国那个奴隶国,更不能松懈。水师要在他们的沿海扎下根,选几处良港建基地,驻兵、囤粮、修船,让他们的天皇、大名天天看着咱们的船在他们家门口游弋。谁敢有二心,不等他举兵,咱们的炮就先轰到他主城去!必须让他们时时刻刻记着,自己是大明的属国,命根子攥在咱们手里。”
朱高炽合上海图,目光锐利如鹰:“总而言之,东海水师的核心,就是攥紧东海的海权!这片海域里,船要按咱们的规矩走,生意要按咱们的章程做,谁不服,就打到他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在东海,大明水师说一不二,横行无敌!这才是威慑,是让那些不轨之人心生忌惮的底气。”
汤和听得热血上涌,手掌重重拍在案上:“胖殿下这话,说到老臣心坎里了!老臣回去后整军,定让东海水师变成东海的定海神针!”
听到这话,朱高炽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眼底带着几分欣慰。
汤和这位老将虽已年过花甲,鬓角染霜,但此刻说起水师的未来,眼里的光却比年轻人还要亮,腰杆挺得笔直,浑身透着一股“宝刀未老”的精气神。
当初力荐汤和出任水师都督府提督,朱高炽自有盘算。
一来,汤和是跟着老朱打天下的元老,忠心耿耿,让他掌水师,能让生性多疑的老朱彻底放心,不会猜忌“水师尾大不掉”;二来,他更看重汤和的执行力——这位老将或许没有开疆拓土的奇思妙想,却能把定下的章程落到实处,说要练一支能打仗的水师,他就会盯着士兵们一遍遍练操船、练接战,直到每个人都成了水中蛟龙。
就像当年他镇守常州,朱元璋一句“严守”,他就真把城墙筑得固若金汤,敌军攻了三个月愣是没啃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39章问策!东海水师与北洋水师!(第2/2页)
这份“说到做到”的韧劲,正是眼下筹建水师最需要的。
“至于北洋水师,”朱高炽的手指从东海一路向北,重重落在渤海湾与更北的海域,“这支部队的担子,可比东海水师更复杂些。”
他指尖划过标注着“黑水远洋”的区域,沉声道:“首先,咱们天津港出去的渔船、往辽东运煤铁的商船,还有将来要往北探的远洋船队,都得靠它护着。黑水远东的风浪烈,偶尔还有不明部落的小船袭扰,北洋水师的船必须比他们更快、更硬,谁要是敢动歪心思,就得让他们知道大明的船不好惹。”
话锋一转,他看向辽东与奴儿干都司的方向:“再者,辽东都司治下的女真部落、奴儿干都司周边的野人部族,心思活络得很。北洋水师要做的,就是带着甲士、驾着战船定期去他们的地界‘走一走’——不用打,就把船停在他们看得见的地方,让他们瞧瞧咱们的火炮多亮、甲士多壮。告诉他们,安分守己能换盐铁、换布匹,要是敢犯边,这船就能直接开到他们寨门前。”
朱高炽俯身指着海图上几个被圈出的点,眼中闪着精光:“更要紧的是,得把东北亚的海路盘活。你看,唐朝那会儿有‘龙原—倭国道’,咱们为何不能再走一遍?就从黑龙江口的特林开始,那里是奴儿干都司的重镇,先建一座官营造船厂,用宝船的工艺打底,征调江南的能工巧匠,批量造福船、鸟船,船上都配上火铳与火炮,既能载货,又能打仗。”
他又指向倭国的博多、平户:“这些港口是东北亚海路的关键节点,也得设船厂、囤物资。将来北洋水师的船,从特林出发,能一路巡到博多,再从平户折回济州岛与大明沿海港口,形成一条闭环航线。”
“不止如此,”朱高炽的声音陡然提高,“库页岛、千岛群岛那些从前只在传说里听过的地方,北洋水师要带着工匠、画师去闯。逢岛就登,遇水就测,把哪里有暗礁、哪里能停船、哪个岛有淡水都画在图上;在险要处立烽燧、筑望台,派士兵驻守,让船一进这片海域,就能看到大明的旗号。”
他最后一掌拍在海图上,目光灼灼:“说到底,北洋水师存在的意义,就是把整个东北亚海域都装进大明的海防体系里。让辽东的女真不敢妄动,让奴儿干的部落安心归附,让远在海外的岛屿也知道——这里,是大明的海。”
汤和听得眉头渐渐舒展,手指在库页岛的位置摩挲着:“老臣明白了,这北洋水师,是要为大明拓出一片新海疆啊。”
这是什么?这是在为大明开疆拓土啊!
黑水远东这块地方,自唐朝以后就渐渐淡出了中原王朝的核心视野。当年大唐鼎盛时,还能在黑龙江口设黑水都督府,让“龙原—倭国道”的商船往来不绝,可到了后来,战乱频仍,朝廷无力北顾,这片海域就成了模糊的“化外之地”——库页岛的原住民只在传说里听过“中原”,千岛群岛更是连名字都少有人知,辽东的部落时降时叛,海疆成了没人管的荒野。
如今北洋水师要做的,就是把这块被遗忘的土地重新攥回大明手里。
战船巡弋过的海域,就是大明的海;画师绘入图中的岛屿,就是大明的疆;烽燧燃起的烟柱,就是告诉天下:从黑龙江口到库页岛,从千岛群岛到辽东湾,往后都得听大明的章程。
这可不是简单的“守”,是实实在在的“拓”——用战船劈开未知的浪,用海图记下陌生的岛,用船厂和烽燧扎下根,让这片沉寂了数百年的东北亚海域,重新扬起大明的龙旗。
“正是。”朱高炽点头,“东海水师守成,北洋水师拓新,两支水师一南一北,才能让大明的海疆真正固若金汤。”
汤和听后浑身一振,狠狠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