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378章 特林造船厂!俞通渊的茫然!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378章 特林造船厂!俞通渊的茫然!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5 03:18:50 来源:源1

第378章特林造船厂!俞通渊的茫然!(第1/2页)

奴儿干都司,特林造船厂。

黑龙江畔的这片土地,曾是女真部落的渔猎之地,如今却成了大明最北的造船重镇。

随着朝廷将水师都督府的资源不断向北倾斜,奴儿干都司迅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府衙,而特林造船厂更是被视作“北洋根基”,日夜不停地赶工。

俞通渊站在造船厂的高台上,望着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船台,脸上满是振奋。

他是巢湖水师出身,哥哥俞通海曾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将领,可惜早逝,二哥俞通源承袭了兄长的爵位,却始终想在水师闯出一番名堂,如今贵为水师都督府副都督。

如今朝廷要建北洋水师,他自请远赴特林,正是想抓住这个机会,了却大哥俞通海未竟的心愿。

“都督,新造的三艘‘定北’级福船已下水试航,龙骨强度比图纸上还高出三成!”一名监工快步跑来,递上验船文书。

俞通渊接过文书,看着上面的数字,满意地点点头:“好!让工匠们再加把劲,下个月务必让这三艘船编入北洋水师第一营。告诉弟兄们,等这批船造完,每人赏三个月月钱!”

他深知,北洋水师的意义不亚于当年的巢湖水师——东海水师守着近海,而北洋水师要镇住的是黑龙江、克鲁伦河一带的蒙古与女真部落,更是将来直抵北海的先锋。

这片土地苦寒,工匠和士兵们多有怨言,唯有实打实的封赏和看得见的前程,才能留住人心。

这些日子,造船厂确实干得热火朝天。

船台上,工匠们光着膀子钉铆钉,火星溅得老高;江岸边,士兵们正搬运着从江南运来的桐油、木料,号子声震得江冰都似要开裂;账房里,师爷们核对着粮草账目,算盘打得噼啪作响——整个特林,都透着一股向上的劲头。

这日午后,俞通渊正在查看新船的图纸,突然听到码头上传来一阵骚动。他皱了皱眉,刚要派人去问,就见一名哨探飞奔而来,神色慌张:“都督!江面上……江面上来了十艘大福船,正朝码头驶来!”

俞通渊一愣:“大福船?水师都督府没派船队来啊,最近的补给船也得下个月才到。”

他快步走向码头,远远望去,只见十艘通体漆黑的大福船破开江雾,船头悬挂着大明水师的旗帜,吃水极深,显然满载着物资。

“奇怪,这是谁的船队?”俞通渊心里犯嘀咕——北洋水师的船他都认识,东海水师的船也不会无缘无故跑到特林来,难不成是奴儿干都司的巡逻船?可哪有巡逻船用大福船的?

船队越来越近,俞通渊看清了船头的标记,更是一头雾水——那是东海水师的标记,却又多了个小小的“朱”字徽章。

他正纳闷,为首的福船已经靠岸,跳板“哐当”一声搭在码头上。

接着,一个胖乎乎的身影出现在船头,穿着水师的千户袍,却怎么看都透着股熟悉的贵气。

紧随其后的是个半大少年,同样一身水师服饰,眼神却像只机灵的小狼。

俞通渊先是一愣,随即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那胖小子不正是胖殿下朱高炽吗?那半大少年,分明是皇太孙朱雄英!

“殿……殿下?”俞通渊彻底懵了,下意识地躬身行礼,脑子里一片混乱,“您二位怎么会……会来特林?”

朱高炽笑着跳上岸,拍了拍俞通渊的肩膀:“俞都督别来无恙?我们哥俩奉水师提督汤公之邀,来特林巡视造船厂,顺便看看北洋水师的操练。”

朱雄英也跟着笑道:“早就听说特林造船厂是北方第一大厂,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俞通渊这才注意到,大福船的甲板上站满了士兵,个个身披铠甲,腰间挎着弯刀,竟是羽林卫的装束——粗略一数,足有五千人!

他心里咯噔一下,十艘大福船、五千羽林卫,这哪像是“巡视造船厂”的阵仗?

可他不敢多问,毕竟眼前这两位是皇爷爷和太子爷的心肝宝贝,连汤和都得让着三分。

“原来是殿下亲临,属下有失远迎!”俞通渊连忙定了定神,拱手道,“快请进营歇息,属下这就让人备宴!”

“不必急着备宴。”朱高炽摆了摆手,目光落在江面上的新船上,“先带我们看看造船厂,我听说俞都督造出了‘定北’级福船,正好给我们讲讲。”

俞通渊这才想起,北洋水师和东海水师的建设规划,其实多半出自这位胖殿下之手——当年在南京,朱高炽曾跟汤和提过“分海而治”的构想,东海水师侧重捕鲸与近海防御,北洋水师则要兼顾内河与草原防线,以及黑海远东疆土,这些规划后来被写进了水师章程,他能来特林,多少也沾了这份规划的光。

这么一想,他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或许殿下真是来考察造船厂的,毕竟这规划是他提的,想来看看成果也正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8章特林造船厂!俞通渊的茫然!(第2/2页)

“殿下请看,这艘就是‘定北’级福船。”俞通渊带着二人走到船台边,指着一艘刚完工的大船,“全长二十四丈,可载三百人,船身包了铁皮,能撞碎女真部落的独木舟,连蒙古人的皮筏子都经不起它一撞……”

朱高炽听得认真,时不时问几句“龙骨用的什么木料”、“吃水深度多少”,甚至还爬上船台,亲手敲了敲船板,俨然一副“行家”的模样。

朱雄英则对船上的火炮更感兴趣,拉着工匠问个不停,倒也像模像样。

俞通渊见他们问的都是造船的细节,渐渐放下心来,只当是少年人好奇,便详细解说起来,从木料选材说到火炮射程,恨不得把造船厂的家底都抖出来。

傍晚时分,俞通渊在营中摆了接风宴,席间觥筹交错,朱高炽和朱雄英也不端架子,跟俞通渊聊起水师的趣事,气氛倒也融洽。

俞通渊喝得兴起,甚至拍着胸脯保证:“不出三年,北洋水师定能镇住整个黑龙江,让蒙古人和女真人不敢越界半步!”

朱高炽笑着举杯:“有俞都督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来,敬都督一杯!”

宴席散后,俞通渊看着两位殿下的亲兵将他们送回住处,心里的最后一丝疑虑也没了——看来真是自己多心了,殿下们就是来看看造船厂,顺便体察一下北地风情。

可第二日天刚亮,俞通渊还没起床,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都督!不好了!”哨探的声音带着惊慌,“胖殿下和太孙殿下……带着五千羽林卫往北走了!”

“什么?!”俞通渊猛地从床上弹起来,披了件衣服就往外冲,跑到码头一看,江面上的十艘大福船还在,可营中的五千羽林卫已不见踪影,只有一名亲兵留下一封信。

俞通渊颤抖着打开信纸,上面是朱高炽的笔迹,写得简单明了:“俞都督,借北洋水师的战马一用,我等去克鲁伦河‘勘察地形’,事毕即还。造船厂辛苦,望都督尽心。”

“勘察地形?去克鲁伦河勘察地形?”俞通渊拿着信纸,手都在抖——克鲁伦河上游是什么地方?那是北元残部逃窜的方向!

这两位殿下带着五千羽林卫往那跑,哪是勘察地形,分明是去追北元大汗啊!

他这才反应过来,昨日殿下们问的“船速”、“载重”,哪里是关心造船?

分明是在盘算从特林到克鲁伦河的路线!

他们哪里是来巡视造船厂的,根本是把特林当成了中转站,借着他的战马和补给,直奔北伐前线!

“胡闹!简直是胡闹!”俞通渊气得在码头团团转,“他们才多大年纪?懂什么草原作战?这要是出了半点差错,我怎么向陛下和太子爷交代?”

他立刻让人备马:“快!点齐北洋水师的骑兵营,跟我追!务必把殿下们劝回来!”

可亲兵却面露难色:“都督,骑兵营的战马和人……整个骑兵营昨晚就被羽林卫的人借走了,说是殿下有令,‘紧急军务,先借后报’……”

俞通渊顿时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好个朱高炽!

不仅借了人,连战马都提前“预定”好了!

这哪里是借,分明是早就算计好了!

他望着北方的草原,那里晨雾弥漫,根本看不到羽林卫的踪影。

五千羽林卫都是精锐,又熟悉骑兵战术,一旦进入草原,凭北洋水师这点人,根本追不上。

“完了,完了……”

俞通渊瘫坐在码头的石阶上,手里还攥着那封信,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两位殿下,真是把特林当成了“北伐跳板”,而他这个都督,竟被蒙在鼓里,成了他们的“助攻”!

江风呼啸而过,吹得船台的旗帜猎猎作响。

俞通渊望着空荡荡的营盘,突然狠狠一拍大腿:“不行!得赶紧给南京送信!就说……就说殿下们在特林考察期间,听闻北元残部作乱,自请率军征讨,属下拦不住啊!”

他知道,这话半真半假,却已是眼下唯一能做的——总不能说自己被两个半大孩子骗了,还借了战马让他们去追北元大汗吧?

而此时的克鲁伦河上游,朱高炽和朱雄英正骑着战马,率领五千羽林卫疾驰在草原上。

朱雄英回头望了眼特林的方向,笑道:“俞都督这会儿怕是要气炸了。”

朱高炽勒住马缰,望着远处连绵的河谷,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等咱们把脱古思帖木儿抓回来,他感谢咱们还来不及呢。走,加快速度,按经纬度算,脱古思帖木儿就在前面的峡谷里!”

马蹄声哒哒作响,卷起漫天烟尘,朝着草原深处疾驰而去。

特林造船厂的江风,终究没能拦住这场少年人的奔袭,而俞通渊那封加急送往南京的奏报,才刚刚踏上南下京城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