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398章 极致殊荣!大明天子降阶!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398章 极致殊荣!大明天子降阶!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2 15:28:04 来源:源1

第398章极致殊荣!大明天子降阶!(第1/2页)

“摆驾,降阶!”

朱元璋转身,声音斩钉截铁,不带半分犹豫。

身旁的内侍愣了一下,连忙躬身应诺。

百官更是惊得齐齐抬头,却见这位帝王早已迈步走下城楼的台阶,龙袍的下摆扫过冰凉的白玉石,没有半分迟疑。

他要亲自走下去,走到那些将士面前。

不为别的,就为朱高炽、朱雄英这两个孙儿没丢朱家的脸,就为这些浴血奋战的儿郎们,配得上天子亲迎的殊荣!

风从午门广场穿过,吹动了老朱的鬓发,也吹动了城下将士们的衣襟。

当他们看到那抹明黄的身影一步步走下城楼时,整个队伍瞬间静了下来,随即爆发出更加震天的欢呼——那是比任何赏赐都更让他们热血沸腾的肯定。

百官肃立,无人敢言。

他们知道,这位帝王一生不信虚礼,只重实效。

今日降阶亲迎,既是对将士们的嘉奖,更是向天下宣告:为大明流血流汗者,朕必不亏待。

这份姿态,比任何礼制都更能凝聚人心。

“诸公,随朕检阅大明锐士!”

朱元璋一声令下,声如洪钟,在午门广场上回荡。不等众臣反应,他已接过内侍递来的缰绳,翻身上马——那匹伴随他多年的宝马昂首嘶鸣,仿佛也被这军阵的气势所感染。

老朱勒住马缰,目光扫过身后的文武百官,眼神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臣面面相觑,皆是一愣。

按礼制,天子检阅需有仪仗护持,哪有这般说走就走的道理?

可看着帝王跃然马上的背影,感受着城下越来越近的军威,谁也不敢多言。

几位年迈的文臣踉跄着被侍从扶上早已备好的马匹,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身子骨在颠簸中摇摇欲坠,却只能硬着头皮夹紧马腹,紧随其后。

不老臣年近七旬,此刻紧紧攥着缰绳,指节发白,脸上却强撑着镇定;他们身旁的年轻翰林们更是脸色发白,握着马鞭的手微微发颤——他们读得懂圣贤书,却从未近距离感受过这般铁血洪流,只觉得胯下的马匹都在随着战鼓声轻轻战栗。

唯有几位开国老将,翻身上马时动作利落,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们拍了拍身旁年轻将领的肩膀,低声道:“瞧瞧这阵仗,比咱当年打平江府时,更胜三分!”

朱元璋的马率先动了,朝着军阵前方缓缓行去。龙袍在风中猎猎作响,与甲胄的寒光、战鼓的轰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异的和谐。

百官的队伍紧随其后,在青石板上拉出一条蜿蜒的长队,朝着那片越来越近的玄色军海,缓缓走去。

城楼下的军阵依旧整齐前行,将士们的目光越过百官,落在那位骑马的帝王身上,眼神里没有丝毫怯懦,只有炽热的忠诚与自豪。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检阅,没有礼乐相伴,却比任何典礼都更显庄重——帝王与将士,在这一刻,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一场跨越君臣之礼的对话。

午门之外,宽阔的广场上,羽林卫的军阵如一道横亘天地的铁壁,整齐划一地列阵肃立。

玄色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兵器斜指地面,折射出森然的锋芒,那股在草原上磨砺出的赫赫军威,如同出鞘的利刃,第一次如此**裸地展现在大明中枢的心脏地带,压得空气都仿佛凝滞了几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朱元璋的身影出现在军阵前时,阵列中骤然爆发出异口同声的震天高呼,数万将士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撞在午门的城墙上,反弹回来,震得周遭的宫阙都似在微微震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8章极致殊荣!大明天子降阶!(第2/2页)

那声音里没有丝毫谄媚,只有发自肺腑的崇敬与悍勇,是血与火中淬炼出的忠诚。

朱元璋勒住马缰,望着眼前这片由铁血儿郎组成的军海,黝黑的脸庞因兴奋而泛起潮红,眼角的皱纹里都透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他抬手挥了挥,每一次动作,都能引来更响亮的欢呼,那股与将士们浑然一体的气势,让他仿佛又回到了金戈铁马的壮年时光。

紧随其后的一众朝臣,看着眼前这震撼的景象,神色愈发复杂。

文臣们眉头微蹙,心中既有对王朝强盛的欣慰,又隐隐有些不安——这般**裸的军威,若有朝一日失控,便是倾覆之危。

而武将们则个个目光灼灼,手按刀柄,眼中满是与有荣焉的激动,恨不能立刻再披甲上阵,续写荣光。

两种心绪在百官之间无声交织,却都被那如山的军威压得不敢显露半分。

检阅完毕,队伍复归午门城楼。

早已等候在此的番邦使臣们按国之尊卑依次就坐,他们看着楼下那肃杀的军阵与被俘的北元君臣,脸上满是敬畏,提笔记录的手微微发颤——今日所见,足以让他们明白,如今的大明,已是万邦不可轻侮的巨擘。

朱元璋携百官登上城楼,立于丹陛之前。御座旁的香炉里,檀香袅袅升起,与空气中尚未散去的硝烟味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吉时到——”

礼部尚书洪亮的唱喏声划破广场的宁静。

这一刻,献俘仪式,才算是正式拉开了序幕。

北元大汗脱古思帖木儿身着破烂的皮袍,曾经睥睨草原的眼神此刻盛满了屈辱与惶恐,镣铐锁着他的手脚,每挪动一步都发出刺耳的“哗啦”声。

他身后,太子天保奴与一众大汗子嗣低着头,曾经的金枝玉叶如今发髻散乱,沾满污泥的脸上再无半分骄矜。

更远处,那些曾在北元朝堂上呼风唤雨的权贵们,或胖或瘦,或老或少,此刻皆如丧家之犬,被绳索串联着,齐刷刷跪倒在午门广场中央——就在他们曾经最不屑一顾的大明朝臣与天子面前,额头几乎要贴到冰冷的石板上。

城楼之上,礼部尚书手捧明黄谕旨,缓步走到栏杆前,清越的声音透过扩音的金筒传遍广场:

“蒙古蛮夷,自元季以来,祸乱中原,屠戮百姓,毁我桑田,掠我子女,罪孽罄竹难书!昔年陛下龙兴,驱胡虏,复中华,然残孽北遁,仍怀觊觎之心,屡犯边庭,杀我守将,扰我民生……”

他字字铿锵,历数蒙古数十年来的罪状,每一声都像重锤砸在俘虏们的心上,也砸在围观者的记忆里,引得广场四周又响起阵阵低低的斥骂。

“幸我大明将士,忠勇无畏,北伐大漠,直捣和林,踏平王庭,生擒首恶!此非一人之功,乃天命所归,民心所向!今献俘于午门,告慰太庙,昭告天下: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话音陡然拔高,掷地有声。

广场上的明军将士齐声呐喊,声浪直冲云霄,将俘虏们的颤抖与呜咽彻底淹没。

“今日献俘,非为炫耀武功,乃为昭示太平——愿从此草原息戈,百姓安枕,胡汉一家,共沐大明天恩!”

最后一句落下,礼部尚书展开谕旨,高声道:“献俘礼,始!”

这一番宣告,既清算过往的血仇,又彰显大明的赫赫武功,更定下了“威德并施”的基调。

脱古思帖木儿等人听得懂汉话,身躯抖得愈发厉害,而城楼之上的朱元璋只是冷冷看着,眼神里没有怜悯,只有对江山永固的深沉考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