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433章 群情激愤!朱高炽真该死啊!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433章 群情激愤!朱高炽真该死啊!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9 15:54:45 来源:源1

第433章群情激愤!朱高炽真该死啊!(第1/2页)

建设岭北,还是朱高炽旗帜鲜明主张的。

这片被规划成军屯、商路枢纽的土地,士绅缙绅连半分利润都沾不上——商路归军方护卫,榷场由朝廷直管,屯田收益全归边军,就连岭北的土地也全他妈是不能耕种的贫瘠荒地!

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武将勋贵借着筑城、练兵、管商路的由头,权势一天天坐大,手里的兵权、财权越来越实,相较之下,文臣手里的笔杆子越来越轻,这口气如何咽得下?

至于开办军校、皇帝兼任山长,这更是朱高炽的恶毒伎俩。

他明着说是为了“强兵”,实则是硬生生给武将勋贵铺设了一条传承之路——以往武将想让子孙接班,要么靠世袭,要么得走文臣门路,如今有了军校,武将子弟能系统学兵法、识政务,毕业后直接入军伍,还顶着“天子门生”的名头,再也不用看士绅脸色。

这等于从根本上动摇了文臣“垄断传承”的根基,让他们世代引以为傲的科举优势,变得不再独一无二。

这一系列事情加起来,桩桩件件都在剜士绅缙绅的肉、断他们的根、抢他们的权。

远征倭国破了他们的海贸垄断,东海贸易分了他们的财源,建设岭北壮了武夫势力,开办军校断了他们的后路!

每一件事,都精准地打在他们的痛处,每一步棋,都在瓦解他们赖以为生的权势网络。

士绅缙绅又如何不恨?!

这种恨,不是对政见不合的怨怼,而是对断人生路的刻骨仇视。

在他们眼里,这个胖殿下朱高炽,简直是天生来跟士绅作对的煞星,他的每一项提议、每一个举措,都在将他们推向绝境。

这个胖殿下朱高炽,是真该死啊!

若不是他横空出世,江南士绅还能垄断海贸,士绅缙绅还能攥着朝廷的钱袋子,武夫勋贵还得乖乖听文臣号令,他们的好日子还能一代一代过下去。

可现在,全被这个死胖子搅黄了,不除了他,难消心头之恨!

骂声渐歇,书房内又陷入沉寂,只剩下烛火噼啪的轻响,将众人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忽长忽短。

先前被怒火冲昏的头脑渐渐冷静下来,脸上的愤懑也被浓重的焦虑取代——骂归骂,狠话谁都会说,可真要动起手来,才发现这胖子根本啃不动。

朱高炽如今深得圣心是明摆着的,皇帝看他的眼神,比对其他皇孙多了几分纵容与倚重,还得了“洪武金牌”,朝堂上但凡他开口,皇帝多半会颔首应允。

更要命的是,他刚在北伐中立下生擒北元大汗的奇功,这份泼天的军功足以让满朝文武侧目,连那些最桀骜的武将都对他多了几分佩服。

有圣心加持,有军功立威,他在朝堂上的根基早已扎下,想要动他,谈何容易?

更何况,这死胖子还不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竟是天生神力。北伐时亲上战场,一锤便砸死了北元最凶悍的大将,那等勇武,寻常武士都望尘莫及。

想靠刺客暗中下手?简直是痴人说梦,怕是刺客还没近身,就被他反手拧断了胳膊。

硬得不行,软的也难。

他既不贪财,靠着工业区产业早就赚了个盆满钵满;又不好色,才屁大点娃好什么色,想抓他的把柄都找不到由头。

那士绅缙绅该如何是好?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一步步壮大,把他们的路全堵死吧?

书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个人都在心里盘算着,却找不到一条可行的路。

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这个死胖子,把他们世代经营的权势一点点蚕食干净?这种无力感,比刚才的愤怒更让人煎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3章群情激愤!朱高炽真该死啊!(第2/2页)

而且最令人恐惧的是,这个死胖子现在才十五六岁啊!

这般年纪,本该是埋头苦读圣贤书,或是在藩王府里锦衣玉食、不谙世事的年纪,他却已经能在朝堂上战群儒,能为皇帝规划出东海贸易这般庞大的财源,能在北伐时阵斩敌将、立下奇功。

这份心智,这份手腕,这份胆识,再加上自身勇武,哪里像是个半大孩子该有的?

这他娘地,现在的他都让士绅缙绅难以招架了——费尽心思阻拦的事,他三言两语便能说动陛下;苦心经营的利益,他轻描淡写便能分走大半;视作根基的传承,他一句话便可能动摇。

继续任由他这般作妖下去,等他再长个十年八年,羽翼丰满,对朝堂的掌控力更深,对士绅的手段更狠,那日后士绅缙绅还会有好果子吃吗?

怕是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世代积攒的家业、权势,被他一点点拆解、吞噬,最终落得个任人宰割的下场。

一想到这里,满室文臣的心都沉到了谷底,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让他们连呼吸都觉得沉重。

詹徽端起凉透的茶盏,一饮而尽,眼底闪过一丝狠厉。他沉默半晌,忽然开口,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咱们得想个法子,把这朱高炽赶出京师。”

众人闻言一愣,随即纷纷看向他,眼神里带着询问。

“他朱高炽是什么身份?”詹徽缓缓道,“燕王朱棣的嫡长子,如今已经成年。按照我大明宗法礼制,藩王之子成年后,要么留在封地侍奉藩王,要么前往皇帝赐下的封地就藩。他倒好,成年了却赖在京师不走,还频频插手朝政,这本身就不合规矩!”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笃定:“咱们何不钻这个空子?联名上奏,就说‘宗法有制,藩王之子成年当赴封地,以全孝道’。陛下最重礼制,又素来提防藩王势力渗透中枢,咱们拿‘宗法’说事,他便是想护着朱高炽,也得掂量掂量。”

“倭国可是个好地方!”詹徽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那里地广人稀,正需要他这样的宗室大才镇守。倭国那边一直不太平,时常有倭奴反叛,咱们便趁机奏请陛下,念及朱高炽有‘经世之才’,特将其封往倭国,让他去坐镇倭国镇军府,既合‘宗室镇守边疆’的祖制,又能让他‘施展抱负’,陛下难道会不答应?”

众人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纷纷抚掌,脸上露出喜色。

“高!詹大人这招太高了!”刘三吾赞叹道,“倭国远在海外,离京师万里之遥,朱高炽一旦去了那里,再想插手朝堂之事,难如登天!”

“以‘宗法礼制’为名,以‘镇守边疆’为实,既占了理,又堵了陛下的嘴,就算他心里不愿,也不好明着驳回!”

“对!就这么办!宗法礼制是咱们文臣的强项,量他朱高炽再能言善辩,也驳不倒‘礼制’二字!”

“事不宜迟,咱们今夜便回去写奏章,明日一早便联名上奏!务必要一击即中,让他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起来,先前的颓丧一扫而空。

众人七嘴八舌地商议着奏章的措辞,如何才能更贴合“宗法”,如何才能让陛下无法拒绝。

詹徽看着眼前群情激昂的同僚,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朱高炽啊朱高炽,你一个藩王之子,也敢觊觎朝堂权柄?这京师,不是你该待的地方,滚去那蛮荒的倭国,永世不得回来,才是你最好的归宿!

夜色渐深,詹徽府邸的烛火依旧亮着,一份足以搅动朝局的联名奏章,正在这些文臣的笔下,悄然成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