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429章 密谋!士绅缙绅的不安!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429章 密谋!士绅缙绅的不安!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9 15:54:45 来源:源1

第429章密谋!士绅缙绅的不安!(第1/2页)

皇帝陛下金口一开,直接下达圣旨,字句斩钉截铁,再无半分转圜余地。

詹徽、任亨泰等人面面相觑,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嘴唇翕动着,终究不敢再言。

他们太清楚这位陛下的性子了,老朱一旦下定决心,便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更何况是他们几句轻飘飘的劝谏。

这位出身草莽的大明开国帝王,可不是什么只会温言安抚的良善之人,更不会任由士绅缙绅凭着几句经义便挟制蛊惑。

当年胡惟庸案、郭桓案,哪一次不是雷霆手段,管你是勋贵还是大儒,触了他的逆鳞,便是抄家灭族的下场。

一旦朱元璋认定的事情,那便是天大地大,他的心意最大。

别说只是经营岭北,便是要迁都、要改制,哪怕满朝文武都反对,他也能一力推行到底。

这群士绅缙绅靠着科举、靠着田产积累的那点权势,在他眼里不过是过眼云烟,真要逼急了,一道圣旨便能让他们数十年的经营化为泡影。

此刻再敢多言,无异于拿自家的身家性命去碰那雷霆之怒,谁也没这个胆子。

更别提,现在的大明皇帝陛下,可是不缺钱啊!

胖殿下朱高炽一手规划的东海贸易,仅仅只是一年时间,就给朝廷带来了三千万两的关税收入,还有货物贸易流转中,官办商号带来的一千二百多万两净利润。

这笔银子堆起来,能把户部的库房塞满,足够支撑三场大规模的战事,或是十年的赈灾开销。

皇帝有钱了,国库充盈得能往外溢,腰杆子自然硬气。

再加上朱元璋作为开国帝王,一手打下江山的威望早已深入民心,朝堂内外无人敢质疑他的权威。

这般有钱有威有民心,他还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经营岭北需要的那点银子,在三千万两的关税面前不过是九牛一毛,詹徽、任亨泰等人先前拿“国库空虚”说事,如今连最后一点底气都没了。

谁能拦得住他?士绅缙绅的那点影响力,在充盈的国库和绝对的权威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便是有人还想再争,也只能掂量掂量——陛下手里既有银子支撑计划,又有民心威望压阵,真要硬顶,最后只会落得个灰头土脸,甚至丢官罢职的下场,谁也犯不上跟自己的前程过不去。

退朝后,詹徽几乎是攥着拳头走出奉天殿,刚到宫门外的金水桥边,便一把拦住了正欲离去的任亨泰,脸色铁青,咬牙切齿道:“这胖殿下,真是好手段!三言两语就搅黄了咱们的事,若真让岭北经营起来,将来那些泥腿子出身的武将怕是更要骑到咱们文臣头上了!”

任亨泰整了整被风吹乱的袍角,脸上堆着一层无奈的苦笑:“詹大人稍安勿躁,陛下心意已决,此刻再多说也是无益。只是……方才胖殿下说的那些商路、关税,若真能成,岭北当真能生利……”他话没说完,语气里已带了几分不确定。

“生利?”詹徽猛地打断他,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冷笑,眼神里满是不屑,“一群茹毛饮血的草原蛮子,能懂什么贸易规矩?能分清银子成色就不错了!那商路千里迢迢,光是沿途的盗匪、风沙就能让商队折损一半,不出三年,定然亏得底朝天,连本都收不回来!到时候,国库被掏空,陛下看还怎么嘴硬!咱们只需等着,总有他求到咱们文臣头上的那一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9章密谋!士绅缙绅的不安!(第2/2页)

任亨泰沉默片刻,终究还是叹了口气:“但愿如此吧……只是那胖殿下年纪轻轻,竟能把账算得那般精细,连军屯亩产、商路关税都摸得一清二楚,倒也不可小觑。”

“哼,不过是仗着皇孙身份,提前看了些边军密报罢了!”詹徽狠狠一甩袖子,“走着瞧,岭北那地方,从来都是填不满的窟窿,他朱高炽也掀不起什么浪来!”

说罢,便拂袖而去,留下任亨泰站在原地,望着远处宫墙的飞檐,眉头依旧紧锁。

是日夜中,詹徽府邸的书房内灯火通明,烛火映着满室人影,二十余位身着便服的官员围坐其间,皆是朝中颇有分量的文臣。

他们大多来自江南士族,或是靠着科举跻身中枢的清流,此刻脸上都带着几分郁结,手中的茶盏早已凉透,却无人顾得上饮。

“诸位,今日奉天殿之事,想必不用我多说了。”詹徽坐在主位,面色沉郁,指尖在案几上轻轻叩着,“那位胖殿下三言两语,便将咱们经营多日的局面搅得稀碎。岭北之事既定,咱们再想拦,已是难如登天。”

户部侍郎周肃叹了口气,接过话头:“詹大人说得是。往日里,陛下虽刚愎,却也需顾及国库盈亏,咱们还能以‘民力不支’、‘财用匮乏’为由进言。可如今……”

话说到这儿,他不由苦笑一声,“东海贸易一年便进账四千多万两,陛下手里有了银子,腰杆硬得很,咱们说什么,他都只当耳旁风。”

这话一出,满室皆静,随即响起一片低低的附和声。

“可不是么?”翰林院学士刘三吾捋着胡须,语气里满是无奈,“皇帝有钱了,真不是什么好事。咱们士绅能在朝堂立足,靠的是什么?无非是‘为民请命’的名头,是‘藏富于民’的说法——说白了,就是让陛下觉得,钱粮攥在咱们手里,他要办事,就得看咱们脸色。”

“可现在呢?陛下自己的钱比谁都多,根本不用求着咱们,更不用听咱们念叨什么‘士农工商’的规矩。”

“这才是最可怕的。”詹徽重重一拍案几,声音陡然拔高,“他成了无所顾忌的帝王!咱们士绅缙绅,历来靠着‘舆论’、‘财路’挟制朝局,可陛下手里有了源源不断的银子,既能养兵,又能赈灾,百姓只会念他的好,谁还会听咱们说三道四?长此以往,咱们在朝堂的分量只会越来越轻,处境岌岌可危啊!”

众人闻言,皆是心头一沉。

他们这些人,或是家族世代经营田产,在地方上呼风唤雨——从江南的万亩良田到中原的千顷庄园,佃户遍布数县,粮仓连成片,地方官上任都要先拜会他们,赋税轻重、徭役多寡,往往由他们一句话定夺;或是靠着门生故吏形成势力,在中枢左右决策——主考官点了状元,便成了“座师”,门生遍布六部,遇事递个条子、传句口信,便能让政令在执行中变味,连部院尚书都要给几分薄面。

可这一切的根基,都建立在“朝廷离不开士绅”的前提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