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504章 反对!为什么非要去美洲?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504章 反对!为什么非要去美洲?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6 16:11:54 来源:源1

第504章反对!为什么非要去美洲?(第1/2页)

金陵的秋阳透过窗棂,在金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朱高炽瘫在铺着软垫的太师椅上,连抬手的力气都欠奉——从琉球到倭国,再从倭国到朝鲜,然后是北洋水师,小半年的航程晃得他骨头都快散了。

朱雄英更甚,昨晚沾着枕头就睡死过去,此刻还在打着小呼噜。

“砰”的一声,殿门被推开,朱元璋带着太子朱标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龙袍上的金线在晨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老朱没等朱高炽起身,就把一份奏折拍在案上,震得茶盏都跳了跳:“好你个胖小子!翅膀硬了是不是?敢瞒着咱让水师儿郎去送死!”

朱标连忙拉住老朱,温声道:“高炽刚回来,先让他歇歇。汤和也是急了,才把折子递上来的。”

朱高炽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慢悠悠地看向二人:“你们俩干啥啊?”

“干什么?!”朱元璋吹胡子瞪眼,指着奏折道,“汤和说你让北洋水师去探什么美洲,还说那地方在天边,去十艘船得沉九艘,这不是让将士们去喂鱼吗?你给老子说清楚,到底图什么!”

原来汤和在沿海巡查时,听闻北洋水师在勘察加损兵折将,还听说朱高炽要派船队横渡太平洋,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

这位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将最疼惜士卒,当即写了封措辞严厉的奏折,把朱高炽比作“好大喜功、轻贱人命”之人,直接递到了金陵老朱面前。

朱高炽拿起奏折看了看,心里暗笑汤和老爷子还是这暴脾气。

他清了清嗓子,缓缓道:“皇爷爷息怒,孙儿这么做,不是为了虚名,是为了大明的将来。”

“将来?”朱元璋冷笑,“朕看你是被那些海图迷昏了头!中原的地还没种完,百姓的肚子还没填饱,你倒好,跑去天边找什么美洲!”

“正因为要让百姓填饱肚子,才要去美洲。”朱高炽语气笃定,“孙儿这趟在倭国、朝鲜查访,发现就算有倭国的金银、朝鲜的粮食,再过十年,大明的人口一涨,粮食还是不够吃。江南的良田亩产最高也就一石,北方更是只有几斗,一旦遇上灾年,照样得饿死人。”

朱标皱起眉头:“可这跟美洲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朱高炽往前倾了倾身子,目光灼灼,“孙儿从一本西域残卷里看到,美洲有种粮食,叫玉米,还有种叫土豆,还有一种叫红薯,亩产最低二十石,高的能到三十石!”

“你说什么?”朱元璋猛地从龙椅上弹了起来,腰间的玉带“哐当”撞在案几上,茶水溅了满桌都浑然不觉。

他死死盯着朱高炽,眼睛瞪得像铜铃,仿佛听错了天大的笑话——二十石?三十石?

这胖小子怕是在海上漂久了,脑子被浪打糊涂了!

朱标也霍然起身,脸色瞬间涨红,快步冲到朱高炽面前,声音都在发颤:“高炽,你再说一遍!那粮食亩产多少?”

“最低二十石,高的能到三十石。”朱高炽一字一顿,说得清晰无比,“孙儿核对过残卷上的度量,与我大明一石相当。也就是说,这三种作物,一亩地最少能收两千四百斤,多则三千六百斤!”

“轰”的一声,朱元璋只觉得脑子里像炸了响雷。

两千四百斤?他打小在濠州种地,最清楚粮食的斤两——家里那几亩薄田,好年景种粟米,一亩能收五十斤就谢天谢地;后来当了皇帝,看过各地奏报,江南最好的水田种粳稻,一亩顶破天收一百二十斤,也就是一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4章反对!为什么非要去美洲?(第2/2页)

二十石,相当于二十亩上等田的产量!

老朱踉跄着后退两步,一屁股坐回龙椅,双手死死攥着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贫农出身的他,比谁都明白这数字意味着什么。

当年濠州大旱,他眼睁睁看着爹娘和大哥因为一粒米都找不到,活活饿死在草屋里;后来领兵打仗,多少弟兄不是死在刀枪下,而是倒在缺粮的路上。

若是早有这种作物,爹娘不会死,弟兄们不会饿肚子,天下也不会有那么多流民!

“不可能……天底下哪有这种庄稼……”朱元璋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他种了一辈子地,当了一辈子皇帝,见过的作物从粟米、小麦到水稻、高粱,就没听说过能亩产二十石的!

莫说二十石,就是五石,都能让天下农户烧高香了!

朱标却已经冷静下来,他快步走到案前,铺开全国舆图,手指在上面飞快地滑动:“高炽,你说的可是真的?若真有这种粮食,北方的旱地、南方的山地,那些种不了稻麦的地方,岂不是都能开垦了?陕西的黄土坡、山西的石缝地,哪怕亩产只按十石算,也抵得上现在的十亩田!”

他越说越激动,笔尖在舆图上戳出一个个小坑:“爹,您看!河南的盐碱地、四川的丘陵,若是都种上这种作物,每年能多收多少粮食?流民有了活路,就不会再成暴民;边军有了粮草,就能安心戍边;就是遇上大灾,朝廷也能拿出余粮赈灾……这简直是能让大明换个天地的宝贝啊!”

朱元璋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惊人的光亮。

他活了大半辈子,最懂“民以食为天”的道理。

这二十石的亩产,哪里是粮食,分明是能让江山稳固的基石!

他猛地一拍案几,震得熟睡中的朱雄英都跳了起来:“炽儿!你再说一遍!那粮食……真能收二十石?你可别哄老子!”

“孙儿怎敢欺瞒爷爷。”朱高炽从怀里掏出一卷临摹的残卷图样,摊在案上,“您看,这是玉米,秸秆有丈余高,穗子像棒槌,一粒一粒攒得紧实;这是土豆,埋在土里,不用浇水也能长,挖出来个个像拳头大;还有红薯,藤蔓能爬满半亩地,底下结的块根,一窝就能收几十斤。残卷上说,美洲土人哪怕把种子随便撒在地里,不用管也能收十几石,若是咱们大明的农户用心侍弄,三十石绝不是难事!”

朱元璋的目光死死盯着图样,手指颤抖着抚摸那些陌生的作物,忽然想起当年在皇觉寺当和尚,为了抢一口剩饭跟野狗打架的日子;想起领兵攻滁州时,全军三天没吃饭,将士们嚼树皮充饥的惨状。

老朱猛地站起身,大步走到朱高炽面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力道大得几乎要捏碎骨头:“好小子!这要是真的,你就是咱大明的救星!比谁的功劳都大!”

“爹,”朱标也按捺不住激动,“咱们得赶紧让北洋水师去找!多派些船,多带些人手,就算把美洲翻过来,也得把这粮种弄回来!”

“对!对!”朱元璋连连点头,转身就往外走,“来人!传朕旨意,让汤和那老东西立刻滚过来!敢拦着找粮种,朕扒了他的皮!”

“再给北洋水师下旨,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就是豁出去一半水师,也得把玉米、土豆、红薯给朕带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