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536章 革除弊病!太子标的决心!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536章 革除弊病!太子标的决心!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8 16:32:23 来源:源1

第536章革除弊病!太子标的决心!(第1/2页)

朱高炽看着朱标凝重的神色,继续说道:“丧标,我要办的经销商招标大会,核心就是要打破这种权贵垄断盐引的局面,把食盐的流通权从特权阶层手里夺回来,还给真正愿意守法经营的商贾。”

“咱们彻底舍弃‘纳粮开中’那套旧模式,不再靠盐引绑定边粮运输,而是直接对全国的商贾公开招标——不管是专营盐业的大商,还是愿意涉足盐业的新商,只要能缴纳足额的保证金,保证遵守朝廷定下的食盐售价上限,承诺不哄抬物价、不囤积居奇,就能参与竞标,中标者就能获得芦台盐场一定期限内的食盐经销权。”

“这样一来,所有商贾都站在同一起跑线,没有特权可言,谁有实力、谁守规矩,谁就能拿到经销权,从根本上杜绝权贵靠关系侵占盐利的可能。”

太子标与一众官员听后顿时眼睛一亮,这种模式是他们先前从未思考过的。

“至于边疆军需的问题,咱们也有应对之策——招标时会明确,商贾缴纳的保证金,以及朝廷从食盐销售中抽取的利润,会按固定比例直接划拨给兵部,再由兵部统筹送往边关,充作军粮、军饷。”

“这样算下来,一方面,晒盐法降低了制盐成本,食盐产量和利润都能提升,招标所得的收入绝不会比以往‘纳粮开中’的盐税少;另一方面,资金直接从盐场流向边关,省去了商贾运粮的中间环节,不仅能保证军需及时到位,还能避免粮运途中的损耗和贪腐。”

“最重要的是,食盐售价被朝廷管控,商贾只能按合理价格售卖,百姓能买到平价盐,再也不用受高价盐和私盐的苦,真正做到惠及民生。”

朱高炽看向太子标,笑着道出了新法的好处。

“而且,咱们还能通过招标大会掌握食盐的流通动向——中标商贾要定期向盐运司报备销售数据,朝廷能随时监管食盐的产量、销量和价格,一旦发现有人违规,立刻取消其经销权,没收保证金。”

“这样既保证了盐业的有序运转,又能让盐税足额入库,比‘纳粮开中’那种漏洞百出的旧制,要稳妥得多。”

朱标眉头微皱,仍有顾虑:“可这样一来,商贾还愿意往边关运粮吗?若是军需仅靠招标收入,是否足够?”

“这点你放心。”朱高炽解释道,“首先,招标大会会把‘往边关运粮记录’作为核心考量条件之一——凡是过去三年里,有过两次以上往北疆、西北等边关运送军粮或军需物资记录,且无延误、无掺假的商贾,参与竞标时能享受保证金减免两成、优先挑选经销区域的优惠。这样既能留住那些原本支持边疆的守法商贾,又能鼓励更多商贾主动参与边粮运输,保证边疆军需不会因制度调整而断档。”

“其次,晒盐法的优势在这里能充分体现——以往煮盐要消耗大量柴火,还要投入更多人力,制盐成本居高不下;如今改用晒盐,只需借助日光和风,成本直接降低四成。成本降了,咱们在招标时就能给商贾留出更合理的利润空间,即便设定了售价上限,商贾仍能赚到钱,自然会吸引更多人参与竞标。而且晒盐产量比煮盐高得多,单芦台盐场的年产量就能抵得上以往三个盐场,招标规模扩大,朝廷能收取的保证金和盐税分成也会相应增加,总收入绝不会低于‘纳粮开中’时期的盐税。”

“最后,咱们还要奏请皇爷爷,下旨彻查全国盐引发放情况——凡是近五年内,勋贵、官员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的盐引,尤其是那些只拿盐引不运粮、转卖盐引谋利的,一律收回;已被侵占的盐引额度,重新纳入招标体系,按公开竞标方式分配给守法商贾。这样既能清退特权阶层,又能让盐引发放回归正轨,从根源上确保盐政清明。”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更重要的是,通过招标大会,朝廷能把食盐流通的主动权握在手里——不再是靠盐引间接管控,而是直接与中标商贾签订协议,明确销售区域、价格上限、供应数量和监管责任。商贾要定期向盐运司报备销售数据,盐运司也会派专人巡查市场,一旦发现哄抬盐价、囤积居奇的情况,立刻取消其经销权,没收保证金。这样一来,食盐价格能稳定在百姓承受范围内,大家都能买到平价盐,不用再吃高价盐或私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36章革除弊病!太子标的决心!(第2/2页)

“而且这种模式更可持续——‘纳粮开中’依赖商贾自愿运粮,一旦盐利减少,商贾就会退缩;而招标制下,朝廷通过稳定的利润空间吸引商贾,通过监管保障民生,通过直接拨款支持边疆,既不用依赖特权阶层,也不用担心中间环节出问题。长期来看,不仅能充实国库,还能稳定民心,让盐业成为支撑朝廷、惠及百姓的长久产业,这比‘纳粮开中’那种漏洞百出、易被操控的旧制,要强得多。”

朱标沉默地听着,目光扫过在场的盐运司官员——他们此刻都点头表示赞同,显然也认可朱高炽的提议。

他再想到官员们刚才所说的“纳粮开中”弊病,心中的顾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旧制的反思和对新办法的期待。

良久,朱标终于开口,语气坚定:“好!高炽,你放手去办!这经销商招标大会,孤准了!若是有人敢阻挠,无论是谁,孤与父皇都为你撑腰!”

他转头对盐运司的官员们说:“诸位,你们也留下,协助高炽筹备招标大会。待大会成功后,再将经验推广到全国盐场,彻底整顿盐政!孤要让‘纳粮开中’的弊病,从此消失在大明的土地上!”

“臣等遵旨!”官员们齐声应道,此刻他们看向朱高炽的眼神,已没有了最初的质疑,只剩下敬佩——这位皇孙不仅革新了制盐之法,还能直击盐政的核心弊病,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份眼界和魄力,远超同龄人。

“至于京城那边,孤会立刻赶回去,你们放心便是!”

说这话的时候,太子标眼中满是锐利之色,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很清楚,此事绝不能拖延,必须尽快回南京向父皇禀报,若再放任下去,淮西勋贵的胆子只会更大,盐铁的乱象也会越发难以收拾。

这些淮西勋贵,手真是伸得越来越长了!

先是遵化铁厂,前不久就是江夏侯周德兴通过关系插手铁矿开采,妄图垄断铁器售卖,还好被高炽及时阻止;如今又把主意打到了芦台盐场,靠着特权侵占盐引、垄断食盐,连“纳粮开中”的边防国策都敢破坏。

天知道全国其他地方的铁厂、盐场,还有多少利益被他们暗中侵吞——或许江南的织锦坊、西北的茶马贸易,早已成了他们敛财的工具,只是之前没人敢揭发罢了。

盐铁乃朝廷公器、国家专营,这是父皇定下的规矩,难道他们不知道吗?

盐关系着百姓生计,铁关系着军需民生,若是连这两项都被权贵垄断,朝廷的根基何在?百姓的活路何在?

他们靠着功绩享受爵禄还不够,竟要觊觎国家专营的利益,踩着百姓和朝廷的安危谋私,这般贪得无厌,若是再不加以整治,迟早会动摇大明的江山社稷!

这次无论如何,都要让他们付出代价,不仅要收回被侵占的盐引,还要彻查全国盐铁专营,把被他们攥在手里的利益夺回来,还给朝廷,还给百姓!

朱高炽看着朱标支持的眼神,心中松了一口气。

举办经销商招标大会,必然会触动权贵的利益,阻力重重。

但只要有太子标乃至老朱的支持,有盐运司官员的协助,他有信心能成功——不仅要让晒盐法落地生根,还要彻底改变大明的盐政格局,让食盐真正惠及百姓,充实国库,而非成为权贵谋利的工具。

阳光再次洒在盐田上,结晶池里的雪白盐层愈发耀眼。

朱高炽望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盐田,仿佛已经看到了招标大会上商贾云集的景象,看到了百姓买到平价盐时的笑容,看到了大明盐政焕然一新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