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533章 震撼!竟然晒出了好盐!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533章 震撼!竟然晒出了好盐!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8 16:32:23 来源:源1

第533章震撼!竟然晒出了好盐!(第1/2页)

朱高炽陪着朱标,身后跟着六大盐运司的高官与巡盐御史,沿着盐田堤坝缓缓前行。

此时的芦台盐场,已不复往日的破败,整齐的盐田顺着滩涂绵延开去,蒸发池里的海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引水道里的水流潺潺作响,连空气里的咸味都少了几分刺鼻,多了几分生机。

“丧标,你看那边。”朱高炽伸手指向不远处的一片盐田,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第一批转入结晶池的海水,今日该有结果了。”

朱标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片结晶池旁围了几个工匠,正低头观察着什么。

众人加快脚步走过去,刚靠近结晶池,朱标便眼前一亮——原本淡蓝色的海水已变得格外清澈,池底竟铺着一层薄薄的雪白盐层,像是撒了一层细雪,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虽还有少量海水未完全蒸发,可那层盐已经清晰可见,与以往煮盐得到的黄褐粗盐截然不同。

“这就是……晒出来的盐?”朱标弯腰仔细看着,语气里满是惊讶。

他在宫中见惯了精盐,可那些精盐都是经过反复熬煮、过滤得来的,费时费力,而眼前这盐,竟只是靠日晒就析出了这般雪白的模样。

朱高炽笑着点头,转头看向一旁的康铎:“小铎子,下去尝尝?”

康铎早已按捺不住,闻言立刻撸起裤腿,小心翼翼地走进结晶池——池底的盐层还带着湿润的凉意,他弯腰捻起一小撮盐,放在鼻尖闻了闻,只觉得一股纯净的咸香扑面而来,没有丝毫粗盐的苦涩味。

他毫不犹豫地将盐送进嘴里,细细咀嚼片刻,随即眼睛一亮,大声道:“殿下!好吃!这盐比煮出来的粗盐甜多了,一点不苦!”

众人闻言,更是好奇。

朱高炽让人取来干净的瓷碗,小心翼翼地从池底刮了些盐,分别递给朱标和身边的官员:“丧标,诸位大人,不妨尝尝。这盐在结晶时,我们加了石灰和明矾去除杂质,所以不仅色泽好,味道也更纯。”

朱标接过盐,指尖触到那细腻的颗粒,只觉得冰凉顺滑。

他捻起一点放进嘴里,果然如康铎所说,咸味纯粹,没有粗盐的涩味和沙粒感,甚至比宫中日常用的精盐还要细腻几分。

“好盐!真是好盐!”朱标忍不住赞叹,“以往煮盐,要烧多少柴火,费多少力气,才能得到一点粗盐,还要再加工才能用。如今用晒盐法,不仅省了柴火和人力,竟还能直接得到这般好盐!”

两淮盐运使李成谦接过盐,放在手心反复查看,脸上的质疑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震撼:“这盐的品相,在市面上至少能卖三倍于粗盐的价钱!皇孙殿下,您这晒盐法,简直是造福盐业啊!”

芦台盐运使张文华也连连点头,他从事盐业数十年,从未想过海盐能晒得如此雪白细腻:“以前总觉得煮盐是祖制,改不得,今日见了这盐,才知道是老臣墨守成规了!改煎为晒,不仅能让灶户少受苦,还能提高盐的品质,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其他官员也纷纷议论起来,语气里满是惊叹。

之前弹劾朱高炽的几位巡盐御史,此刻更是面红耳赤——他们之前还担心晒盐法会耽误盐税,如今见了这雪白的精盐,再想到晒盐法的效率,哪里还敢有半分质疑?

朱高炽笑着解释:“这还只是初步成果。等后续盐田全部建成,我们还能优化除杂步骤,让盐的品相更好。而且晒盐不用烧柴火,灶户们不用再守着滚烫的铁锅,也不用再吸入黑烟,身体也能慢慢好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33章震撼!竟然晒出了好盐!(第2/2页)

朱标听着,目光渐渐投向远方——从脚下的盐田一直到海边,连绵不绝的堤坝将滩涂划分成一块块整齐的盐田,一眼望不到尽头。

阳光洒在盐田上,像是为这片滩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他忍不住瞪大了眼睛,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开始计算:这么大的盐田,一亩地一天能出多少盐?十亩呢?一百亩呢?若是全部投入使用,一年能为朝廷产出多少精盐?

想到这里,朱标心中一阵激动——以往朝廷每年的盐税,很大一部分都耗在了煮盐的成本上,还常常因为灶户逃亡、盐税拖欠而发愁。

如今有了晒盐法,盐的产量和品质都能大幅提升,成本却大大降低,不仅能充实国库,还能让灶户们过上好日子,这简直是一举多得!

旁边的盐运使们也纷纷注意到了盐田的规模。

两浙盐运使李成谦忍不住蹲下身,仔细查看结晶池底的盐层厚度,又抬头望了望连绵的盐田,手指下意识地在手心比划着。

他常年掌管两淮盐税,对产量格外敏感——按眼前这盐层厚度,一亩结晶池至少能出盐两百斤,而芦台盐场的盐田,保守估计也有上千亩。

若是全部建成,单是芦台盐场的年产量,就能抵得上以往两三个盐场的总和!

“上千亩盐田……”山东盐运使刘昭喃喃自语,眼神渐渐变得灼热,“若是晒出的都是这般好盐,那每年的盐税……”

他没有说下去,可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白花花的盐,就等同于白花花的银子!

以往煮盐产出的粗盐,利润有限,可这精盐,无论是卖给朝廷还是百姓,都能卖出高价,国库的收入必然会大幅增加!

一时间,所有官员都沉默了,他们的脑海中仿佛被无数雪白的盐粒填满,紧接着又浮现出堆积如山的银子,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震撼与兴奋的光芒,竟连话都说不出来。

他们原本是抱着质疑的心态来的,却没想到会看到这样一场颠覆认知的变革——朱高炽不仅没有“不顾民生”,反而为盐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朱标看着官员们的反应,又看了看身边从容淡定的朱高炽,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语气郑重地说:“高炽,你做得好!这晒盐法,不仅要在芦台盐场推行,还要在全国的盐场推广!孤会立刻向父皇上奏,让各地盐运司都来芦台学习,早日让天下的灶户都能摆脱苦役,让朝廷的盐业更上一层楼!”

朱高炽躬身行礼,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有了老朱与太子标的支持,有了这些盐运使的认可,晒盐法的推广便再也没有阻碍。

他抬头望向结晶池,池底的盐层在阳光下愈发雪白,像是在预示着灶户们光明的未来,也预示着大明盐业的新生。

旁边的老陈和几个灶户也赶了过来,看到官员们震撼的模样,又看到池底的雪白精盐,老陈激动得热泪盈眶,对着朱高炽和朱标连连磕头:“谢殿下!谢太子殿下!咱们灶户,终于有好日子过了!”

其他灶户也纷纷跪倒,欢呼声在盐场上空回荡。

朱标连忙让人扶起他们,温和地说:“这是你们应得的。以后好好种盐田,日子定会越来越好。”

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官员们的震撼、灶户们的喜悦、朱高炽的从容、朱标的欣慰,交织成一幅充满希望的画面。

芦台盐场的改革,不仅晒出了雪白的精盐,更晒出了灶户们的新生,也为大明的未来,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