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572章 提点!诸王齐聚勘察加!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572章 提点!诸王齐聚勘察加!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2 16:44:02 来源:源1

第572章提点!诸王齐聚勘察加!(第1/2页)

俞通渊听后却笑着摇了摇头,在二人不解的目光之中,直接开了口。

“你们说得是!粮种之事刻不容缓。我这就让人给你们准备最快的战船,再派一队精锐护送,确保粮种万无一失。”

“另外,我会将大明湾的建设情况,还有你们找到粮种的消息,一并写成文书,托你们带回勘察加,交给胖殿下。”

二人听后有些迟疑,对视一眼,眼中满是不舍。

李景隆伸手摸了摸战船的船舷,感慨道:“俞将军,你是不知道,这美洲的土地有多神奇,山川河流、奇花异草,都是咱们在大明从未见过的景象。好不容易踏上这片新大陆,还没来得及往内陆多探探,实在不甘心就这么回去。”

徐增寿也跟着点头,语气中带着惋惜:“是啊,殷遗部的族人们还说要带咱们去看西边的大湖,据说湖里有比船还大的鱼,这要是错过了,得多遗憾。”显然,探索新大陆的新鲜与兴奋,还萦绕在他们心头,让他们对返程之事迟迟不愿点头。

然而俞通渊却上前一步,压低声音提醒道:“你们两个家伙,别光顾着看眼前的热闹。这次回去,可不是简单的‘返程’——先说开拓美洲,你们是第一批踏上这片土地、建立据点的人,这份功劳足以载入史册;再说寻得粮种,那土豆、红薯、玉米,往后能救活大明多少百姓?这可是实打实的‘救万民’之功。两项功绩加起来,堪称滔天,足以让你们名垂青史、流芳百世。陛下素来重功,这般大的功劳摆在眼前,定会降下重赏,或封爵,或加官,这般荣耀时刻,你们岂能缺席?”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柔和了些,继续说道:“此外,你们出来快大半年了吧?李景隆,你父亲曹国公,上次还命人传来了信件,还反复叮嘱要照看你,句句都透着担心;徐增寿,你父亲魏国公,在京中时常打听你的消息,就盼着你平安的信儿。还有那些亲朋好友,哪个不是日日盼着你们能平安返航?你们只想着探索新大陆,难道就不为他们想想吗?他们要是见不到你们回去,得多揪心?”

这番话如同重锤,敲在李景隆与徐增寿心上。二人脸上的迟疑渐渐褪去,神情一肃,眼神中泛起了思念的涟漪。

李景隆想起父亲临行前,握着他的手反复叮嘱“万事小心”的模样,鼻尖微微发酸;徐增寿则念及父亲,每次书信都少不了“早日归乡”的嘱咐,心中满是愧疚。

他们沉默了片刻,李景隆率先开口,语气坚定:“俞将军说得是,是我们只顾着自己的兴致,忽略了这些。这趟回去,既是领受皇恩,也是给家人一个交代。”

徐增寿也点头附和:“没错,粮种之事本就刻不容缓,早一日回去,就能早一日让粮种在大明扎根,咱们也该启程了。”

接下来的一天,李景隆与徐增寿忙着整理粮种、核对文书,俞通渊则亲自指挥士卒,为他们准备返程的战船。

港口内,士卒们往来穿梭,有的搬运粮袋,有的检修船只,一派忙碌景象。

傍晚时分,一切准备就绪,一艘崭新的福船停靠在码头边,船上满载着粮种与物资,甲板上站着数十名精锐护卫。

俞通渊亲自将李景隆与徐增寿送到船边,握着二人的手说:“一路保重!若有任何情况,可随时发信号联络,我们会立刻支援!”

“放心吧!”李景隆与徐增寿挥手告别,踏上了战船。

他们来的时候,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彼时美洲航线尚未探明,海图上只有模糊的标记,沿途的暗礁、洋流、风暴全是未知,船队好几次闯入无风带,粮食淡水险些耗尽;途中还遭遇过海盗袭扰、船只漏水等危机,好几次都被逼到绝境,险些丧命,全靠着将士们一股不服输的孤勇,硬生生闯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72章提点!诸王齐聚勘察加!(第2/2页)

而如今返航,情况早已天差地别。

先锋舰队带来了充足的物资,粮食、淡水、药品、修缮船只的耗材一应俱全,足够支撑全程所需;更重要的是,他们往返两次,已经摸清了整条航线的细节,绘制出了精准的海图,标注了所有避风港、补给点、危险区域,连何时会遇到洋流、如何规避风暴都了如指掌。

有了这些保障,返程之路顺畅无忧,自然不会有什么闪失。

随着一声令下,战船缓缓驶离码头,朝着大明的方向进发。

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繁华港口,二人心中充满了期待——他们知道,一场改变大明命运的“粮食革命”,即将拉开序幕,而他们,正是这场革命的推动者。

与此同时,勘察加半岛的港口上空,三杆截然不同的王旗相继升起,在海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

秦王朱樉的“秦”字旗、晋王朱棡的“晋”字旗、燕王朱棣的“燕”字旗,与港口内飘扬的“大明水师”旗帜交相辉映,引得码头上的士卒与百姓纷纷侧目——三位藩王,竟几乎同时率领船队抵达了这片曾经的“偏远之地”。

事实上,三王在接到太子标的密信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调动所有人员物资,暗中集结兵马、筹备粮草、检修船只,将朝鲜的驻军、倭国的贸易商号尽数托付给心腹打理,随时准备动身前往勘察加半岛。

随后不久,朝廷“命各藩王遣兵参与美洲开拓,可自主经营所拓区域”的正式命令便抵达封地,三王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朝鲜的赋税征收、倭国的商路维护,当即下令船队拔锚起航,浩浩荡荡地朝着勘察加半岛进发,船队日夜兼程,将士们恨不得插上翅膀,直接飞到美洲这片充满机遇的新大陆。

作为老朱陛下的亲儿子,大明初代藩王,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都不是什么耽于享乐之辈。

相反,他们一个比一个野心勃勃,一个比一个精于算计,一个比一个渴望建功立业。

秦王朱樉乃老朱嫡次子,素来骄横,一心想在美洲抢占最富庶的矿脉,借此扩充财力、彰显威势;晋王朱棡沉稳善谋,看重长远利益,盘算着拿下大片沃土,建立稳固的封地根基,让晋王一脉在海外站稳脚跟;燕王朱棣深谋远虑,既想争夺战略要地掌控贸易航线,又想借着开拓美洲的机会,收拢水师力量、积累军功,为自己在朝堂上增添更多筹码。

三人心里都清楚,美洲是大明未来的“新天地”,谁能在这片土地上抢占先机,谁就能获得远超中原封地的资源与权力,甚至有可能改变藩王群体在大明的格局,这份诱惑,足以让他们放下眼前的一切,全力奔赴。

其余后面的周王、楚王、齐王等等,并未接到朝廷命令,所以暂且按兵不动,在封地内紧锣密鼓地积攒家底——周王在琉球召集工匠打造远洋船只,楚王在湖广收拢粮草、招募农夫与矿工,齐王在山东联络水师旧部、筹备护航船队,各自暗中布局,只待朝廷诏令下达,便立刻奔赴这场开拓盛宴。

毕竟,美洲极其辽阔广袤,远超大明本土数倍,既有无尽的沃土可开垦耕种,产出足以支撑万千百姓的粮食;又有遍地的金矿、银矿、铁矿等资源,能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更有漫长的海岸线与天然良港,可发展跨洋贸易,建立稳固的海外据点。

如今秦王、晋王、燕王先行一步,不过是抢占了冰山一角,后续仍有大片未被探索的区域,足以让其余藩王各展拳脚、分一杯羹。

他们深知,这场美洲开拓,不仅是为大明拓展疆土,更是藩王们壮大自身势力、为家族谋求长远发展的绝佳机遇,自然不愿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时机,只能在封地内做好万全准备,静候出发的信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