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226章 金陵四害!流民问题!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226章 金陵四害!流民问题!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8 02:29:10 来源:源1

第226章金陵四害!流民问题!(第1/2页)

洪武十八年,金陵城虽已入寒冬,却因一场暗流涌动而显得格外“热闹”。

寒风裹挟着细雪掠过皇城的飞檐,在红墙碧瓦间呼啸盘旋,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纷争而哀鸣。

小胖墩朱高炽慵懒地瘫在躺椅上,周围的喧嚣声此起彼伏。

徐增寿与李景隆正为了些琐事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朱雄英则在一旁叽叽喳喳,不停地说着些新奇事儿。

可朱高炽却有些心不在焉,眼神中透着一丝迷茫。

自穿越到大明,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彻底改变了大明的走向。

朱雄英躲过了早夭的命运,与他成了过命的兄弟;马皇后身体康健,成为他们坚实的依靠;李文忠和徐达两位战神,在精心调养下暗疾尽除,依旧能驰骋沙场;那野心勃勃的朱棣,也被他打发去了倭国,没了掀起靖难之役的机会……

可如今,大明的命运已然偏离了原本的轨道,未来变得扑朔迷离,这让他心中不免生出一丝不安。

“高炽,你在想什么呢?”朱雄英见他一直不说话,好奇地凑了过来。

朱高炽伸了个懒腰,强打起精神笑道:“没什么,觉得现在这日子倒也不错。”

朱雄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突然眼睛一亮,语出惊人:“说起来,咱们也好久没搞事了啊!有没有啥好主意,重振我们‘金陵四害’的凶名?”

这话一出,原本在一旁争吵的二丫头和徐老三也立刻围了过来。

他们最近都在负责栖霞镇工业区的事务,早就闲得发慌了。

朱高炽一脸茫然地看着三人,瞪大了眼睛:“什么……金陵四害?咱可是大明的功臣,你们不能凭空污人清白啊!”

“得了吧!”李景隆嗤笑一声,“你这个小胖殿下就是金陵四害之首,那些御史言官天天上奏弹劾我们,连雄英都不放过!”

“他娘的,这些狗东西是吃饱了撑的吗?”朱高炽顿时火冒三丈,拍案而起,“走,找老逼登算账去!”

朱高炽顿时就不乐意了。

咱们都是安分守己的本分人,你们怎能凭空污人清白?

说罢,他气冲冲地直奔乾清宫御书房。

到了门口,他也不管太监是否通报,一脚就踹开了房门。

可当他看清屋内的情形时,瞬间就慌了神。

只见大明皇帝朱元璋一脸阴沉,太子朱标眉头紧锁,李文忠、徐达等一众军机大臣也是面色凝重,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兔崽子,你找抽是不是?”

朱元璋眼神如刀,狠狠地瞪着朱高炽,那目光仿佛要将他看穿。

朱高炽身子一颤,冷汗瞬间就冒了出来,勉强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咳咳,皇爷爷,诸位大佬,御书房服务需要吗?”

众人面面相觑,然后又齐刷刷地扭头盯着他。

“啊……不需要是吧?这就走……”朱高炽讪笑着,和朱雄英一左一右准备关上房门开溜。

“滚过来,站好!”朱元璋一声怒吼,如炸雷般在屋内响起。

得,这下子真是血亏,刚好撞到了老朱枪口上面!

两小只交换了一下目光,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到一旁站定。

朱元璋狠狠瞪了这两个孙儿一眼,这才将目光移到奏章上面。

户部尚书郭允道皱眉开口道:“眼下正值寒冬,大批逃荒的流民正往京城赶来,目前在京城的外城中已经有数万流民涌入,五城兵马司不知该怎么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6章金陵四害!流民问题!(第2/2页)

礼部尚书赵瑁闻言,微微皱眉,不假思索地提议道:“不如……驱逐?这些流民聚集京城,不仅扰乱治安,还会消耗大量物资。一旦开了收容的口子,日后恐怕会有更多流民涌来,届时京城必将不堪重负。”

朱高炽一听这话,顿时诧异地看了这厮一眼。

他并不认识赵瑁,只是觉得这厮狼心狗肺。

老百姓因为天寒地冻活不下去了,这才会离开故土逃往大城,寻求一线生机。

可是这***倒好,直接一开口就要将这些流民给驱逐。

真要是这么干了,这些流民下场如何?

无非是变成一个个冰雕,一堆堆尸骨!

“绝对不行!”太子标直接出言反对,“赵尚书此言差矣!这些流民皆是我大明子民,因天灾**被迫背井离乡,实在可怜。若将他们驱逐,无异于将他们推向绝路。天寒地冻,缺衣少食,他们出去后必死无疑。我大明以仁治国,怎能如此冷血无情?”

赵瑁却不以为然,冷哼一声,说道:“太子殿下,您心地善良,这天下人皆知。可您想过没有,京城物资有限,收容这些流民,不仅要耗费大量钱粮,还会挤占城中百姓的生存空间。而且,一旦开了这个先例,各地流民必然蜂拥而至,到时候京城根本无法承受。这不是仁政,而是妇人之仁,会给朝廷带来巨大的负担!”

见此情形,朱高炽顿时有些惊了。

他捅了捅一旁的朱雄英,低声询问道:“英哥儿,这王八蛋谁啊?如此张狂?”

那可不是张狂嘛!

他连太子丧标都敢怼啊,还说丧标“妇人之仁”!

“好像叫什么赵瑁的……新晋礼部尚书。”朱雄英嘟囔道。

朱高炽闻言眉头一皱,这名字好像有些耳熟啊!

不过一时间他也没有想起来,也懒得过多去想。

“赵尚书!你怎可如此铁石心肠?”太子标的语气饱含怒意,“百姓乃国之根本,若连百姓的生死都不顾,朝廷存在的意义何在?钱粮不够,我们可以想办法筹措;物资不足,我们可以节俭度日。但这驱逐流民之事,断不可行!”

赵瑁却不依不饶,继续争辩道:“太子殿下,筹措钱粮谈何容易?如今各地赋税都有定数,骤然增加,百姓也难以承受。再说,收容流民就像是一个无底洞,填不满也填不起。与其将来陷入更大的危机,不如现在快刀斩乱麻,将这些流民驱逐出去,以绝后患!”

太子标眼中闪过一抹寒芒,懒得理会这厮,直接看向了老朱。

“父皇,儿臣请旨拨款赈灾,收容流民。”

赵瑁见状,也看向了老朱,说道:“陛下,太子殿下的想法固然好,但现实却很残酷。收容流民弊大于利,还请陛下三思!”

丧标有些恼怒,瞪了赵瑁一眼,再次说道:“父皇,儿臣愿亲自负责流民安置之事,定能妥善处理,还请父皇相信儿臣!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激烈的争辩声在御书房内回荡。

老朱看着争吵不休的两人,头疼不已。流民问题自古就有,可到了大明却愈发严重,每年寒冬都有大量流民涌入京城,而且人数逐年递增,这让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瞧见老朱这态度,朱高炽顿时觉得不对劲。

赈灾就赈灾呗,朝廷现在又不是没有钱粮?

老朱到底在想什么,这可是活生生的人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