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宋秀 > 第五十六章 刘继业?杨业!

宋秀 第五十六章 刘继业?杨业!

簡繁轉換
作者:渔舟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30 02:31:32 来源:源1

第五十六章刘继业?杨业!(第1/2页)

待初步收拢完军心后,赵德秀就在殿前诸班直的护卫下回到了开封城内。

在收服两百府兵之前,深知五代动乱的赵德秀,怎可能就带着一个呼延赞贸贸然去往城外教场。

就算赵德秀放心,从乱世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赵匡胤也不放心。

赵匡胤听到吕余庆禀报赵德秀欲借兵开封府的行为后,觉得开封府兵都是废物的他,直接派张琼率三百殿前诸班直精骑,护卫着赵德秀前往城外。

将赵德秀成功护送回来后,张琼就回到了皇城中。

一回到皇城中,张琼就被赵匡胤召到了万岁殿。

“他可有吝啬?”

张琼初至,赵匡胤就忙不迭问道。

察觉到赵匡胤的关切心思,张琼一五一十得将他在城外的见闻禀告了出来。

听完张琼的禀告后,赵匡胤满意地点了点头。

为壮士不惜金银,方才有为将的气概。

除去是一位关爱儿子的父亲外,赵匡胤还是一位成熟的帝王。

重新琢磨一遍赵德秀今日的表现后,赵匡胤很快发现了几分意外收获。

“入伍费”后梁时就偶有先例,赵匡胤不在意这一点,他在意的是赵德秀对士卒的死后保障措施。

想到这赵匡胤下意识拿起朱笔,在御案上的一张纸上记下了这想法。

自开国以来,赵匡胤每一日都在思索对禁军的改革方案。

“以恩收虎狼之心”,是赵匡胤构思中的一个核心思想。

见赵德秀的某些举措与他不谋而合,坐在御座上的赵匡胤喜悦地轻声自语道:

“释兵权一事,未必不能与他共谋之。”

赵德秀的小翅膀扇了扇,悄然间在某些方面正引起着大宋的改变。

而赵德秀改变的,会仅仅是这一处吗?

...

宋建隆元年四月下旬,在大宋朝廷紧锣密鼓安排出征事宜时,北汉的国都太原内城,近来爆发着多场争论。

四月中旬时,大宋叛将李筠逮捕监军周光逊,并将周光逊送到太原给北汉皇帝刘钧,表示臣服之意。

李筠手握五州之地,精卒数万,有这样一股强大势力愿意臣服,对刘钧来说可是天大之喜。

兴奋之余,刘钧立即派内园使李弼携带诏书、众多金银良马南下赏赐李筠。

可李筠身为一方强镇,需要的又不是这些东西,他需要的是北汉的军事援助。

不久后李筠派使者来到太原城中求见刘钧,请刘钧率大军援助他的军事行动。

当这件事被满朝文武得知后,一场场争论在朝中展开。

以皇帝刘钧为首的一派,是很倾向于出兵的,这源于他与后周的国仇家恨。

北汉起源于后汉,北汉的开国之君刘旻是后汉开国之君刘知远的弟弟。

周太祖郭威本是后汉的辅政大臣,却通过一场军事政变篡夺了后汉的基业。

以上是国仇。

家恨是刘钧的亲兄刘赟死在了郭威手中。

国仇家恨在心,北汉皇帝自刘旻开始就对后周恨得牙痒痒的,现在后周虽然灭亡了,可大宋是通过禅让的方式,接过了后周的一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六章刘继业?杨业!(第2/2页)

自然而然的,刘钧对大宋有着天然的敌意。

而北汉朝中反对出兵者,以左仆射赵华为首。

赵华是河东本地人士,他反对出兵的内心理由是,当年的高平一战北汉不仅大败,甚至还让周军反攻至太原城外。

这导致本地士族在那一战中损失惨重,这样的悲痛过往,赵华觉得他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当然明面上赵华的理由很正大:“李筠轻率无备,不足以与谋。”

本来纵算有着赵华等本土势力的反对,刘钧有皇帝之尊亦足以压制,然就在刘钧逐渐占上风之时,一道惊人消息传到了太原城内。

“宋帝赵匡胤亲征!”

历史上赵匡胤并未一开始就打算亲征,可今世为了考察赵德秀,赵匡胤打算一开始就亲率一路大军平叛。

一听到这消息,北汉满朝上下都有些瞠目结舌。

当年高平之战后周军反攻,一路率军从泽州打到太原城下的便是赵匡胤。

想起往昔之事后,支持赵华的人变得越来越多。

眼瞅着反对派越来越多,不甘心放弃良机的刘钧,让人召来了刘旻留下的刘继业。

刘继业在后世有个更响亮的名字——杨业!

刘继业原名杨重贵,少年时就跟随北汉世祖刘旻,深得刘旻宠信,刘继业这名字就是刘旻赐的。

早年时间刘继业一直镇守代州,数次成功抵御契丹入侵,在边疆有“无敌”之美称。

后因功累迁为代州防御使,刘旻去世前,特地将刘继业召回太原拜为侍卫司都虞候。

因北汉未如后周般改革过军制,北汉的侍卫司就是战力最强的禁军。

刘旻有这安排,便是让刘继业帮刘钧保驾护航的。

当然刘旻留下的保皇将领不少,可刘继业是当中最出名的一位。

在新一次的朝会召开后,刘继业便当先而出,对着赵华指着鼻子叱喝道:“尔等深受先皇之恩,难道不知先皇驾崩前,最遗憾的就是不能还于旧都吗?”

“今李筠举义,中原震荡,正是我朝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你们怎可妖言惑众,阻碍陛下继先帝之宏业?

你们怕那赵匡胤,我不怕!陛下,臣愿率军出征!”

刘继业慷慨激昂的声音飘荡在大殿中,震的赵华等人汗颜无对。

要是旁人出来这番话,免不得被人讥笑。

当年赵匡胤一双盘龙棍差点打上太原城门,吓得刘旻脸无血色,岂是寻常武将可以轻视的?

可刘继业被北汉国人誉为“无敌”,他说这番话就容易让人信服多了。

倒不是说刘继业一定能打败宋军,主要是若由刘继业领兵,凭他的能力是能够做到败而不伤撤退回来的。

有着这一点考量在,朝上无人再对出兵之议提出异议。

刘钧见状大喜,他迫不及待下令道:“擢升刘继业为建雄军节度使,领兵两万南下支援李筠。”

下完这道军令后,刘钧又想起刘旻生前的告诫,为了稳妥起见他又下令道:“令命宣徽使卢赞为监军,辅弼刘将军!”

听见这一道军令后,赵华看向刘继业的眼神变得玩味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