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222章:我的弟子,我岂能不管!?

第222章:我的弟子,我岂能不管!?(第1/2页)

“伯符这话说得好,能将那不可一世的袁绍逼到这种绝境,看来北方战事胜负已分了。”

“曹操自官渡渡河,攻入黎阳,据说许泽设计连取黎阳、清河,并且立下碑文刻一句诗羞辱袁绍。”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好诗句,豪情万丈、大义凛然。”

周瑜一边品评一边发笑:“只是这人写诗不成赋,常只有一句,音律更是只有制琴之法,却未曾听闻有琴谱传扬。”

“什么都只学一半。”

“伯符,”周瑜很敏捷的转身而来,眉飞色舞道:“我一身所学,便是想立下功业。”

“如若偏安于江东,依靠天险可守数十年,待局势大定则归顺中原腹地,你我皆有富贵。”

“可若是如此,和那些盘踞山林的贼头子又有何异?我料定伯符志向不止于此。”

“伯父遗志岂是这般?我们苦于宦官当道,党人又遗祸当世,方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天下英豪辈出,终有一人可光复山河,汉,名存实亡,为曹氏续命也,即便天下一统,江山亦不会再为汉室。”

“袁绍既有此请,则应遥与为援,不可令曹操一家独大。”

“伯符若是如此,局势必将割据对峙,长久不破。”

孙策坐着思索了片刻,心中不断沉思。

他想起袁绍暗中花万金买他首级,导致这几年来,遭到数十次刺杀,心里却还有些怒火。

哪怕现在袁绍低下高傲来求盟,却也没有为刺杀之事诚心致歉。

“兄长,”刚和步氏通婚,地位已初显峥嵘的孙权拱手,“弟以为,袁绍此盟意为请兄长出兵震慑曹军,逼迫曹操派遣许泽守南部。”

“在当初,许泽和兄长斗得旗鼓相当,在江南、江东传为一时双雄。”

并非双雄。

孙策心里苦涩的道,我全是败名。

碧眼儿真是我亲弟,又提这事儿也就罢了,还粉饰一番。

“只要逼得许泽南来,他在北方战场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既是权衡,则应取我之所需也。”

“权弟,你的意思是让我去问曹操要荆州?或让袁绍助我得荆州之地?”孙策一瞬间明白了孙权的意思。

可这么干,他总觉得抹不开面子,以孙策的性格,宁可自己先登破城去把襄阳打下来。

这般去讨要,非英雄也。

“不错,”孙权点头拱手,笑道:“二人既然要争,则必会顾忌兄长之立场,此时再谈及父仇有何不可?”

张昭一言不发,在一旁偷看孙权一眼,再看孙策的迟疑,他心中觉得这位弟弟似乎更懂取舍权衡之道。

不过兄长却很有领袖大将的魅力。

这两兄弟若是能一直相互扶助,说不定江东还真是能成就大业之地。

“主公,在下认为权公子所言极是,当以取荆州为重。”

周瑜亦是目光灼灼看向孙策:“伯符,取荆州,一旦取得荆州,大业便跨出了第一步!”

这几年,孙策和周瑜、孙权相继联姻当地氏族,得到扬州无数豪族归附,又清扫山越,大力收募兵马,可谓是飞速壮大的一年。

若是能够趁此时机,夺得荆州,则大业方略可成一半。

周瑜在划定方略的时候,将荆、益两州定为重中之重,假若江东能够以江夏为进军之地,夺得荆州、益州,可为南方霸主也,和曹、袁亦能分庭抗礼。

“好!”

孙策也不再犹豫,决议趁此时机在两家之间取利,夺取荆州立足。

……

许都。

时值大雪纷飞之时,曹操收到了消息,孙策取沙羡之后,陈兵曲阿、沙羡,同时北上逼近合肥、濡须口。

许泽因调走了周泰、蒋钦,现在濡须口布防并无大将,只有靠陆康统率旧部先行抵挡,陆议深知从祖父不能敌,所以非常着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2章:我的弟子,我岂能不管!?(第2/2页)

只想尽快回庐江,为从祖父分忧,或将甘宁、太史慈带回去,再调任周泰、蒋钦镇守濡须口,此关极其重要,一旦为孙策所夺,则庐江日后只能固守,水路通达必将受限。

“伯言,还有时间,我刚得到消息,孙策向朝廷索要荆州。”

“老师,这是何意?!”陆议明显慌了,根本没办法迅速思考。

诸葛亮拉了他一把:“说明孙策想要在曹、袁相持时,索要更多的好处。”

许泽点了点头:“他以父仇为由,对荆州用兵,实际上趁此时机陈兵北部。”

“威逼陛下、丞相做出抉择,予以安抚,否则就投向袁绍一方。”

“坐地起价,真乃鼠辈也!”陆议咬了咬牙,还是放心不下,即便如此分析,但镇守儒须口的是他亲人。

若是孙策不讲常理,假意向许都上奏来迷惑人心,实际上是寻找时机夜袭儒须口,又该当如何?!

“老师……”

陆议欲言又止,同时也被诸葛亮拉了一把,许泽刚从北方战场下来,如今得了封赏,好不容易在家中可以休息到来年开春。

若是立马又南下,身子能否扛得住还未可知。

他们两个年轻人是没上战场的,只随军缓慢迁徙营房,算不得累。

而且军中粮食足备,可以说是衣食无忧。

许泽伸出手拍了拍陆议的肩头,道:“别担心,这段时日周泰和蒋钦、刘晔他们也从青州往回赶了。”

“相信孙策短时间内不会攻打儒须口。”

“好。”

陆议捏了捏拳,稍稍舒缓下心绪,但仍然还是魂不守舍。

接下来一两日,陆议皆是如此,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致,遣家中门客全部返回庐江。

且不断向为卫臻请求,让十余支走庐江的商队送消息回来。

许泽一怒之下,抓着他骂了好一顿,“急急急,吉吉国王!”

“说了孙策绝不敢奇袭儒须口,他们一定不会轻易做出选择!”

“为将者岂能不明局势?岂能为情绪所累!?”

“而今我若是离开许都,岂不正中袁绍下怀!接下来他定是会以离间之计,不断挑动荆州、江东的关系,使南方大乱,将我留在南方!”

“你可知会造成何等后果!”

若是全军调防庐江,则抽走半数悍将、精兵,我军备之事亦受迟滞。

若是独自前去镇守,则我辛辛苦苦收拢的这些文武,岂不是都要转为汉籍?

袁绍这招毒就毒在,要么曹氏宗亲对我不满,要么我对他们不满!

那糟老头子没想的那么不堪,坏得很!

“老师,学生错了。”

“错什么?!”许泽又骂道:“我发发牢骚还不行了?我又不是在压力你!收拾好行装,立刻随我南下。”

“老师!”

陆议猛然抬头盯着他。

“局势是局势,你是我弟子,我还真能不管吗?放心吧,我自有计策。”

许泽深吸了一口气。

陆议感激叩首,立刻回房拿厚实的衣物,这一刻他心中认定,老师不光解惑、议论、予以功绩,还如此恩待,可当做自家亲人。

这世上至亲除却从祖父之外,还可多一人矣。

……

临出发前。

“老贾,情况就是如此,想个计策。”

许泽郑重地抓住了贾诩的肩头。

“这,这……”贾诩人麻了,这我有鸡毛计策,“短时间内,想不出来啊。”

“我不管!我不听!”许泽傲然撇头,一副混不吝的模样,“一路南行,有数日时间可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