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150章:进取则同心、维持则内斗

第150章:进取则同心、维持则内斗(第1/2页)

“真乃当世大才也,此人我早年在雒阳多次听说,但性子孤傲不与我结交,日后一定要见一面,”曹操本人素来亦喜文学,对陈琳当然知晓。

只是他当年在雒阳圈子里算不上什么高层人物,只是跟在袁绍身后挤入士族圈层而已,肯结交的大多也是奔着袁绍来的。

这些年在多名文臣不断的劝说下,写出了很多体恤百姓、感怀乱世的诗文,编纂成歌流传于街头巷尾。

因此也让曹氏父子多了仁爱的名声,许都附近子民常常感念其好,谈论曹操的仁厚。

许泽在角落和典韦等扎堆,没有参与核心层谋士的谈论。

毕竟他现在通过进言、商讨等已经不能得到多少奖励了,或者说,需要长时间保持这项行为,方可在日积月累之后得到稍许。

智力和武力一样,越高就越不容易获得,想要提升需要满足许多条件。

许泽的智力卡在【89.9】不得提升,就是还需掌握一些前置条件。

当然,这些都可留在日后去探索。

按照以往的经历,提升到一流的层面,还可以得到一项独特的能力。

“那边在聊陈琳呢,”贾诩冲许泽挤了挤眉头,“此人我听说过,颇有先见之明,而且文采的确出众,这次袁绍送来的奏表,若非是有此人笔墨润色,未必能这般动人。”

“据说,陛下得闻当日,还打算追袁谭为将军呢。”

许泽哂笑道:“区区笔墨而已,无非动情惑心,并非正合之道,真正要命的不是他的文采,乃是袁绍这果断的决策。”

“没有袁绍大胜,他拿什么写?”

烦死了。

许泽发现自己的运气可能还是不够好,目前这“福运加身”的状态,不过是在小范围、小事件上让自己得到利好的机遇而已。

若是什么鸿运当头、天降洪福,说不定真能影响某些格局。

现在倒好,惹了个逆风袁出来。

“袁绍弃青州而取幽州,日后恐怕要韬光养晦、厉兵秣马了,不知何时才能收复三州之地。”

“君侯所言甚是……”贾诩喝着酒,低头沉思。

许泽不以为意,贾诩也没有继续说下去。

他知道许泽对口舌之快并不感兴趣,这是个务实之人,对于些许外界的传言评价,不是那么看重。

顺着许泽的思路想下去,贾诩忽然抬头道:“老朽倒是认为,无论日后谁得势,谁先出兵,战场无非都在大河之两岸。”

“关键之处无非乃是渡河二字而已。”

许泽听完微微点头,“说下去。”

贾诩悄声道:“袁绍麾下文武,派系众多,进则同心、维则内斗,此乃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嗯,不错,你的意思是他们现在团结,只是因为陷入逆境,方才同心,一旦久持又会分化?”

贾诩顿了顿,咋舌道:“啧,老朽的意思是,待平稳之后,便可拉拢分化,引得彼此攻讦,只需一点引导便可让他们彼此相攻。”

“譬如审配、许攸这样的人,品行本就不端,清河贤士常自诩天下清流,他们怎么会看得上呢?一旦传出不端之事,就会越发厌恶。”

“厌恶,就如同海底波涛,酝酿久了终究要爆发。”

“你太坏了吧,”许泽瘪了瘪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0章:进取则同心、维持则内斗(第2/2页)

在这方面,他的确比不过贾诩。

许泽还停留在看清湖面的层次,而贾诩满脑子都是怎么把水搅浑,然后从中捞鱼。

“所以,袁公能度过此劫,的确难能可贵,但他解决不了麾下之患。”

“恐怕这也是司空能够谈笑风生、夸赞陈琳的缘故。”

许泽登时点头,同时说道:“还有一种可能。”

“两个老头都有些浪漫英雄主义,觉得彼此若都孱弱,反倒无趣,有这般绝境逢生之能,相斗方才有趣。”

“何为浪漫英雄主义?”贾诩知道大概意思,但又听见个新奇的说法,暗暗觉得有意思。

许泽道:“也就是惺惺相惜。”

“是这样,”贾诩感慨道,“只可惜,老朽从来不会有这种情感。”

他只想把人阴死。

曹操远远地看见许泽躲在角落里和贾诩窃窃私语,眼角不禁一颤。

这老毒物和小毒物在一起,不知又在商量什么毒计。

“子泓。”

“到!”

许泽高声回应,把曹操惊得一愣,然后乐道:“到个屁,过来吃酒。”

一番招呼之下,郭嘉、戏志才等人起身来拉他,全都聚在了一起。

将袁绍易京之战复说一遍后,曹操问道:“如今,袁绍又取人心,定三州之地,北方英豪、贼雄尽收麾下,我听说他和乌桓亦是关系较好,欲同盟辽东将幽州百姓收治,不断屯种粮食、壮大兵马。”

“如此韬光养晦,数年之后定能再起数十万刀兵,雄兵南下,仍然乃是巨大的威胁。”

“朝中有些人,原本将死之心又要复燃也。”

曹操意有所指,在场的谋臣自然都知道是何人一党。

现在八大校尉还有一名为他所用,其余皆是逐步除去,而京兆尹、京都府、校事府、廷尉,亦是分庭抗礼。

钟繇始终还没有松口。

钟廷尉松口的标志很简单,就是愿意持节往长安督关中诸侯。

京兆尹司马防则是个老狐狸,同样也是时常称病,长久隐忍,上次的事,后来都让他厚着脸皮恳求司空,度过劫难。

不过也耗掉了自己对曹操的些许恩情。

“你,觉得如何?”曹操斜着眼睛看向许泽,很想知道他的看法。

许泽道:“我觉得袁谭没战死,袁绍恐怕舍不得。”

“幽州安定之后,最后仍然会以其子统领,譬如当初袁谭领青州一般,恐是其次子领幽州,且结交各族人士,结成同盟。”

“幽州开胡市可以靠乌桓等马背民族换取许多物资,并州多族同盟亦可广揽兵马,而袁谭若是在外,袁熙在内,实则袁氏能掌控更多。”

“切不可因为这一封奏表,就认为袁绍已无威胁。”

“嗯,说得好。”

曹操满意的一笑,戏志才、郭嘉亦是附和,显然他们方才也做出了如此判断。

许泽又道:“而冀州,也并非就此能够安宁,袁绍麾下文武,派系众多,进取则同心、维持则内斗,所以如今应该是转为暗战。”

“说下去!”

曹操双眼一亮,这份论断十分清晰,和自己所想如出一辙,他兴致盎然,立刻追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