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178章:把他轰走,别让丞相误会

第178章:把他轰走,别让丞相误会(第1/2页)

回到衙署,许泽请曹昂来商议此事,从雷泽营挑选曾任过曲军、都伯的人为府兵总兵,分派至各地,很快就将一份名录商议了出来。

而后曹昂再和许泽一同去拜会鲍信。

许泽花费了数日,准备了大量价值不菲,且颇为用心的礼物,还专门为鲍信亲自制了几刀精美的熟纸,挑选一匹卫氏送来的宝驹。

到东海郯城相见时,鲍信亲自出城迎接,拉着许泽、曹昂的手一路有说有笑,百姓得见,亦是传为佳话。

到府上设宴,许泽宴席之时不提正事,对鲍邵赞不绝口。

“伯业身上有一股狠劲,最早他入营的时候,我曾觉得如不下狠手操练,日后若是大家都送子嗣到我营中,雷泽营岂能保持常胜?”

鲍信一听这话就明白许泽的意思,心里也更为感动。

毕竟他明知道这会折损声望,也还是同意收取自家长子。

许泽接着道:“所以,我每日在校场亲自操训,几乎都以将伯业练趴下为主。”

“实不相瞒,若是连一个月都撑不住,那泽便有理由将他调任别处,想来鲍公也不能说什么。”

“哈哈哈,那是,”鲍信频频点头,但是表情还是很骄傲,许泽能当众说出这些事,则说明自己儿子是撑住了,没丢份!

他亦是语气真诚的道:“子泓和我相交多年,数年前就是并肩作战,不必这般生分,你直接称伯父即可。”

“好,”许泽欣慰的看向鲍邵,接着道:“没想到,他不光能撑下来,还日夜加练,同时夜里巡视不曾荒废,虽然年轻,但是已深得将士敬重。”

“前段时日,我遭刺杀,伯业冲上来为我挡了一刀。”

其实不用挡,当时的情况很安全,但是鲍邵以为许泽旧伤未愈,还中着毒,心里着急就扑上来挡了。

“如此英勇无畏,日后必成大器。”

“好,”鲍信也不是那种庸庸碌碌的父亲,他瞥了一眼在位置安坐的儿子,欣慰点头,“有情有义,才是吾儿。”

“子泓教得好。”

而且看这小子活蹦乱跳的,估计根本没把那一刀当回事。

军营之中,刀伤太常见了,许泽早年冲杀不知挨过多少刀。

宴席一直持续到后半夜,散后许泽、曹昂留下和鲍信继续深谈,将自己带来的礼物一一奉上,表明谢意。

鲍信都有点不好意思收了,说起来,自家儿子还是第一个对许泽有恩的将领,平常都是别人欠他恩情。

聊到最后,曹昂才说起了重启府兵之政的事,鲍信听完后当即同意,并且开府库支粮草用于厉兵秣马。

青徐便可联合兵力北抗袁绍、南防孙策,一旦布防牢不可破,局面稳固,便可让曹操抽得出身来去对付关外诸侯。

到那时,优势便尽在掌握。

……

许都,董承沉寂了许久,一直不敢冒头反对曹操。

在朝堂上,曹操的任何政令他都是拥护,什么决议都不会拒绝,哪怕是让他调兵离开许都,也笑脸应承。

对于他来说,可谓是身处颓势之中。

此刻在府邸之内,他在书房深处盯着一封书信,百般叹息。

那是袁绍当初给他的一封密信,信上所言多是愤怒之语,那是之前袁绍丢失平原,朝贡许都时顺带送来,正是盛怒之时,言语自不客气。

袁绍所求很简单,他只需要一个出师之名。

其余的都不需要董承去暗中谋划,想要向许都用兵,若是名义上不占上风,没有合适的理由,基本上全天下都可将他视作谋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8章:把他轰走,别让丞相误会(第2/2页)

那么需要筹划的事情可就太多了,光是后方幽、并两州的很多同盟,都要大费口舌去拉拢,还要重利来笼络,才能让同盟牢固。

所以这个要求看似只有一句话,却对袁绍非常重要。

而对于董承来说,现在想要给袁绍拿到出师之名,更是难上加难。

圣驾已经全然倒向了曹操。

可是,董承心里还是不明白,天子在长安受尽侮辱,董卓、李郭三人都将他视作玩物,到了曹操这其实并没有什么改变,无非是曹操隐藏更深,对天子尊敬而已。

其实嫁女一事乃是监视、朝堂请示更是早就织网蒙蔽,天子难道一点都感受不到吗?还是说他早已在一声声陛下中迷失了自我?

“唉!”董承心头复杂。

司马防出事、杨彪无权、伏完早死,许都附近原本五校尉军归自己管辖,现在只剩两支,合六千余人,但都离京都偏远。

最让他心烦的是……许泽要回来了。

那混账,在外督巡一年,收尽了好处,还能搅动许都的风云,若是回来还得了?不得把皇宫大院的砖瓦都掀了。

想了半天,董承又坐起身来重新盘算许都犬牙交错的势力。

陈纪、韩融、钟繇为中立,颍川众多名族贤才,其实是部分亲曹,部分忠汉,还有部分依旧处于观望之态。

陈留边氏和曹操有仇,且鲁国孔氏、边氏都有对曹操主张有排斥之言。

京兆韦氏、京兆金氏,都绝不会归顺曹操,一定站在我这边。

越骑校尉王子服、屯骑校尉种辑、议郎吴硕……

一个个名字写下,又焚烧。

董承心里想法很多,很杂,但是毫无计划。

想了半天,又不由长叹,恨自己才学不足、计谋不深,枯坐了一整日还是毫无计策!

“袁公要出师之名,难道只能献首相赠不成?”

想了半天,董承脑子里忽然又现出一个人的名字。

宜城亭侯、汉左将军刘备。

此人,刚好是今年闲时因功封侯,且他在陈国治灾之中声名鹊起,为百姓所拥戴,又累积战功得了左将军。

和许泽乃是先后封赏。

到如今消息传开,刘备事迹逐渐为人所知,才得到了尊重。

曹操对他也很不错,还特意带他去见了陛下。

然后寻刘氏之宗谱,并没有在景王那一支找到他的名字,刘备的家谱里却有,于是天子作罢此事,日后再议。

曹操也承诺刘备,定会为他寻来宗老,日后请天子修补家谱,一旦认定刘备的身份,存于宗祠之中,那么他好歹也是皇叔啊。

这身份就真正尊贵了。

曹操搞不好是想让他做宗正的。

这个人,嫉恶如仇、忠汉不阿,说不定能成为助力!

董承当即来了兴致,从密室里出来。

现在许都很多官吏家中都修建密室,防备校事府耳目,在密室里谈事也放心许多,他急匆匆出门去,换上了便衣,乘坐马车去左将军府求见。

刘备正好在家中看书,听闻董承来见,立即眉头皱起。

和张飞咋舌道:“这人麻烦得很,翼德去说我不在,免得丞相误会。”

“诶。”张飞放下酒碗起身。

他也觉得董承烦,现在日子过得好好的,一沾上他准有内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