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228章:他这离间计,一点不高明!

第228章:他这离间计,一点不高明!(第1/2页)

“许子泓,你当真是奸诈狡猾!”孙策咬牙抵住,两人角力十几个呼吸,许泽果然还是和此前一般,老力未竭,又生新力。

要是跟他一直如此僵持下去,吃亏的定是自己。

“许君侯,议和之事好商量。”

孙策脸憋得通红,感觉些许屈辱的情况下喊出了这一声君侯。

许泽微笑收力,两人心照不宣后撤了几步,孙策脸上阴晴不定,抱拳道:“许子泓,山水有相逢,今日之事我铭记于心!”

“上次也是这么说的!”

许泽开怀豪迈的大笑道,此刻小舟之上,谁也奈何不了谁,否则许泽还真动了心思直接射杀。

孙策返身看去,随着号角声、鸣金声越发的急促,一艘小舟也自岸边而来,孙策等了一会儿,待船到了边缘之处后和周瑜纵身一跃。

许泽在后头喊道:“伯符,江夏归还荆州,还请多加考虑!”

“混账!”

孙策回头怒视许泽,心乱如麻,可是许泽这话却很是耐人寻味。

江夏若是不归还,是否他会亲自从浔阳渡联合荆州攻打下稚。

这样一来江夏的八千水军可就真的回不来了,也许还要将叔父黄盖搭在里面。

“许君侯,我随后定会给你答复!”

孙策身影远去,许泽亦是回到枞阳北岸,安全下了船只,典韦来只是扫了一眼,就知道方才在舟上已动了手。

“怎么?那小王霸还敢动武?”典韦瞪着眼吼道,“和他们打呗,打一年就老实了!”

贾诩和诸葛亮在旁笑道:“防备住长江天堑,拿下江东亦是迟早的事。”

“江东虽有江岸为险要,可凭借天堑驻防,可同时亦是牢笼,防备得当能让孙氏一辈子都在江东,”诸葛亮笑着背手,“是以,完全不用在此耗费数年岁月以交战。”

“我们自有更大功绩要去立。”

典韦朝着孙策离去的方向看了一眼,挠了挠头憨厚的笑道:“孔明所言极是,为他们耗费精力、时日,倒是不值当。”

“今次之后,淮南、庐江防线的厉害,孙策也应当能窥见一二了,想来日后再欲进军,自己也会好生掂量。”

“说得不错,”许泽、贾诩等人皆是赞同。

……

回军营的路上,孙策拧着自己衣袍上的湿润,听着身旁宿卫的人说此刻的状况。

柴桑遭到骑兵劫掠袭扰,料想应该是许泽的黑袍甲骑,且有善射者随军进攻。

而丹阳城亦是丢失了所有水路掌控,陈登以两支水军分别攻打曲阿、长荡水路,均以奇袭击溃了守军,现在曲阿城岌岌可危。

曲阿城若是丢了,那丹徒的兵马便可更进一步,再三条水路上建造水寨,紧接着便是攻打毗陵,然后太湖自然就危险了。

太湖乃是孙策水军的重中之重,谁也不愿意卧榻之处被他人酣睡,那刘繇也是个记仇的人,指不定哪一日就会醒来狠咬一口。

周瑜听完之后,在地上用树枝粗略的画着地图,沉声道:“我果然没猜错,许泽和陈登并非是命令相连,这两人用兵应该均是凭借默契。”

“或者,是早年在设防的时候,就已制好的战略。”

孙策也是盯着那画出的示意图发愣,知道这绝对不是靠命令来往吩咐,否则陈登肯定来不及调兵遣将,这的确就是默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8章:他这离间计,一点不高明!(第2/2页)

“没想到,庐江、九江的水路交通,竟还真的让他们制出了如此防备,如今江夏恐怕也要丢失,许泽此贼,屡次辱我!”

孙策甩了甩衣袍的水渍之后,心里也在后悔,咋舌道:“公瑾,是否用错计策了?不该听权弟的策略?”

“我若是和许子泓交好,说不定还能拿到江夏一只脚踏入荆州,毕竟那小子亦是吃软不吃硬的主,我亦可假意投诚曹氏,待他与袁绍相斗最为激烈之时,我再趁机取荆州,岂不比现在更易得手?”

周瑜苦笑道:“事已至此,去考虑这些对错自无甚意义,伯符,为今之计要守住太湖、鄱阳,丹阳三处,你可知我们为何屡次被许泽牵着鼻子走?”

孙策低头自省,反复沉思了片刻,抬头道:“将,不如也。”

“对了!”

周瑜长叹一口气,以拳捶掌道:“许子泓连太史子义、典韦这样的猛将,都能待在身边,且他驻军各要地都有猛将、名将镇守,可见其麾下能人极多。”

“那陈元龙便是其一,我江东……人才不足以应对许子泓也。”

“他有句话说得对,若是将他惹急了,放弃北方战局,就坐镇舒城,再遣将守合肥,无需攻打江东,能和我们耗一辈子,若真如此,还谈什么霸业?”

“日积月累,未必没有机会,”孙策对自己依旧颇有信心。

周瑜也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哪里会轻易的认输,但是许子泓所说的那人丁之限,却是非常长远,不管如何收治流民,休养生息,百姓繁衍数代之后,仍然会有一个限制。

江东之地不过几郡,能有多少人丁?如何与曹操五州之地相比。

“都督!都督!”

两人快步而行的时候,身后有骑兵追了上来,此刻浓雾密布,星光点点,那人举着火把翻身下马,将一封书信和一个包袱递给了周瑜。

周瑜和孙策对视一眼,都觉得莫名其妙。

他打开书信一看,乃是诸葛亮执笔,许泽口述的一封书信。

“素问周郎英武,今日得见倾心,世间文武全才者少,子敬常与我说,你为居巢长时初显治国、治军之才……不可埋没于江潮也。”

书信上洋洋洒洒一大篇,将周瑜夸赞得宛如世间之瑰宝。

最后一句则是:“泽,赠予麂皮大氅,此为陛下所赠,知周郎渡江而去,此去江风慑人,不可受凉也。”

“君渡江去,则江东从此有英雄也。”

“附:你我为知音君子之交,伯符应该不会生气吧?”

周瑜:“……”

他是坦然念出这些话,可却还是很尴尬的看了孙策一眼,苦笑道:“这许子泓,当着面使这等拉拢的离间之计,实在是不高明也。”

“高明啊,怎么不高明?”孙策酸溜溜的看了他一眼,“许泽称公瑾为江东唯一的英雄,以他在许都的声望,以及在庐江舒县与你周氏一族的恩情,公瑾日后无论大业是否可成,都能有出路也。”

“伯符,这是什么话!”

周瑜佯装怒意。

孙策当即缓和而笑:“方才戏言耳!公瑾何须在意!”

“哈哈哈!”

两人对视而笑,笑了三声马上就收了。

现在笑个鸡毛,各地都被入侵了,要马不停蹄去救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