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309章:群商毕至,意外之喜!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第309章:群商毕至,意外之喜!

簡繁轉換
作者:喜欢吃牛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2 14:48:02 来源:源1

第309章:群商毕至,意外之喜!(第1/2页)

刘议被轰出衙署大门的时候,在门口蹲了好久,听了叔父把事情摊开来说明,心里像针扎一样难受,现在再去求步氏已经无用了。

好在叔父又指了一条明路,日后可以多收亚麻、苎麻,以成麻布,这些布匹较为简单,可以用作民生之物,在扬州通行。

虽然错过了一个阖家富贵的机会,但是日后也能去和众多布商争一个麻布的商贸市场,仔细想来也还算不错,至少家族商贾日后还有出路。

但是他这个人口风不是很严,当天夜里,被几个友人请去吃酒,一兴起就把这件事说出来了,引起了在场人的震惊。

也终于摸到了一点许扬州心思的脉络,这漕运通渠之后,水网发达可兴商贾,卫氏果然还是要从中揽财的。

这两万亩桑田若是真能收成,可就是数万筐蚕丝,高档的锦缎数万匹不在话下,绢帛也不少,从中获利令人眼馋。

当然,这也不是谁家都能养得起的,两万亩的桑田来养蚕桑,且不说损耗如何,就算全无损耗,每年的成本可能在两万余万钱,能拖垮好多商贾了。

有了这个消息,这些商贾更加愿意请刘议吃酒,让他过了一段众星捧月的日子,到八月时节,许泽已开了芍陂,沿肥水而行,决通了一条山道令水通行,填河床以利船行,可省去数日时间,将这一水路的复杂程度减少了大半。

若是日后有足够的硫磺来制作雷火破山,恐怕还能更快,当然那需要繁复的计算和试验,现阶段还并不合适。

如今走水路从寿春到龙舒,基本上一日就可到达,而且水路日夜能行,哪怕是粮草辎重这种吃水很深的船只,也只有几个地方不能通行,许泽还在等着船运给于试运的汇禀。

如此经过又一旬的试验,许泽和几十名水工匠人修订了几次水图,重新敲定路线。

这时他发现一个奇怪的事。

来探工的大商越来越多了,每次来都是提着大量的肉食、米粮,直接在河边煮肉烤肉,用水煮了酒又放置于水中冷藏,再来献给许泽等人尝鲜。

许泽都赏赐给了休息的民夫,也赏赐给了罪徒。

起初他还奇怪,这些商贾之家向来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以往要他们出血来攒点“功德”,至少要诸葛亮、贾诩、典韦这种为人所知的亲信去。

或者让信令持自己的剑、符节而去,否则也不舍得给多少好处。

这几日却是接连不断的来,唯恐来得慢了,有些来了好几次的才慢慢的透露了诉求,想要许泽租他家的田。

“州牧,老朽家在桐乡附近,有良田五百亩,若是州牧有需要,可租去耕种,租金无需多少,老朽只想求一个凭引,日后可营绢帛、麻布,能少些商税即可。”

家里的田如果和州牧府或者卫氏商会挂上关系,那么日后好处肯定会更多。

别的不说,卫氏的一个信物,在很多地方都能走驿亭,而无需溢价支付驿亭的货马、住宿、酒食,每年省下来的钱都有几万了。

更何况还有关税的减免,沿途官府的照顾等等……这可真是攀上高枝的好机会。

不过想要拿到这种特权也不简单,许泽一般不会因为些许款待劳工的好意就松口,这位州牧的威严还是十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09章:群商毕至,意外之喜!(第2/2页)

“租田之事,待秋后会有详细的筹划,不必着急。”

来人往往听见这句话后都会暗暗叹口气。

想起那个叫张叶的商贾,那就是标准。

你想要特权,很简单,你像张叶那样,背弃整个家族的族老,全力的支持徐州牧所有工造之事,自己不赚钱也要完善。

然后再付出一个车队来雪中送炭,自己再去河里死里逃生一次,在床上躺半个月,州牧自然会有所动容。

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那就动不了他的心。

许泽如今到了这个位置,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后,才明白这个位置的好处。

怪不得陈元龙经常宴请广陵大量贤才,身居高位而听策论,而后择人而推举,其余不得者常愤然离开广陵。

那不是在享受,而是在告诉他人自己的标准,能得到我举荐的人,必须做到什么地步,否则人人都来找我,岂不是忙都要忙死。

有张叶在,打发这些商贾就很容易了,但是许泽的回应也无异于是告诉了他们,待水网启用,开始通商之后,布匹一定是重要的商货。

所以很多家族的田地在秋收之后,明年想要改为桑田,也有人觉得既然大家都想要织布,那米粮肯定会贵,则再复垦许多贫瘠田土,来种粟米。

这消息甚至还从庐江传到了江东,丹阳、吴郡、会稽之人也尽皆有所耳闻,开始紧锣密鼓的征佃农、灰养田土,为来年准备耕种之事。

但是所有人都万万没想到……

卫臻亲自到了江淮,在庐江、九江两地斥巨资购置了工坊、商会地址,然后先行卖出一种叫做江南犁的农具。

小巧灵便,可以减少一个人力,便能扶住,且着力点更低,足以轻松开垦犁田,并且转向轻便,做工精良。

卖价也不是很贵,只是原本直犁的三倍,看起来翻了许多,但效率倍增而且每年都能用,卫臻还很有商业头脑,他可以接受用直犁来抵价,直犁折价300钱,以旧换新只需付1200钱。

秋收之后,不到一个月就卖疯了,各家商贾争相购买。

许泽还下了一个农器专营令给卫臻,只能在他的商会购买,且招募附近匠人居住于聚集区,以宅邸、田产为酬不予远迁居住。

短时间内想仿造都无法,短短一个月,卫氏利收了千万钱,还有许多郡县未曾购置,江南犁的消息仍在不断传开。

……

合肥新城。

文武聚于巢湖堤坝的施工地,做了个简易的宴席,近年来已逐渐富态的卫臻大笑不止。

“哈哈哈,还是兄长的心思敏捷,立马就猜到了这些商贾想要多种农田。”

许泽谦虚的摆了摆手:“这曲辕犁我以前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要瞒冀州五年,没想到十一年未曾外流,只在军中使用。”

“如今到了扬州已无所谓了,可趁此时机大赚一笔。”

“两郡之地短短一个月就有千万之利,若整个扬州如何?若卖至荆州如何?!”

许泽意外的发现,这里竟然有上亿的收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