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316章:只看结果,他就是奔着归降去的

第316章:只看结果,他就是奔着归降去的!(第1/2页)

“公则以为如何?”

袁绍又问向了郭图,同时许攸也看了过去。

他亦想知晓郭图能够提出怎样的驳论。

可结果是,郭图说不出话来,仿佛脑子还在太行八径里转不出来。

最终只说了一句“此计可行,但需大将在漳水设伏”以此来策应邺城,让曹军损失再甚,最好直接拖过今年。

这也在许攸的预料之中,他知道郭图的性情,肯定会在自己的建议上,加以改进,好让人觉得他考虑更加周到。

而这个大将也无人可选,高览需要统兵,拥有多次精兵设伏、亲自冲杀经历的,无非就是张儁乂了。

“以何人为将在漳河设伏?”

“自是张郃将军,此为天应之地也,”郭图又开始卖弄巧言令色,意思是地名和张郃相符,肯定是上天要他在此立功的地方。

袁绍再次深思许久,点头同意。

早在去年,他就有迁徙向北方的心思,因为担心曹操会追击、士气会崩溃,未能成行,最重要的是未曾想到什么好的策略。

如今有许子远这一策,倒是能依靠太行,建起防备、连通并州,如此也算是依附天险地形,抗衡曹操的军势。

“子远,吾将魏郡战局,便交托给你了。”

袁绍语重心长的说道,其实心底里也并没有太过重视,他对许攸已经十分失望,只当他是弃子而已,如今正好可用作消耗曹操之兵马,何乐而不为也。

许攸神情动容,感激涕零,躬身应下。

不过心中却已怀着怨恨的心情。

……

邺城暗中迁移,袁绍带走了财资、百姓,许多华贵宅邸之中的珍贵建材都挖走,偌大的衙署多了几座残垣。

许攸得精兵四千,老弱兵马两千守城,而张郃则是率得一万杂部镇守在漳河岸边,两人营地相望,可相互驰援。

随着内黄大营后撤,曹军逐步推进,时节也从深秋即将到冬日。

待到气候更冷一些时,曹军未必会继续进军,故此许攸估算,就在这几日,便会动兵。

他确定袁绍等已远迁常山,并且在各关口设下重兵为防之后,本想立刻开城门投诚。

这是许攸最后献给袁绍的东西:给他一个教训。

但是转念一想,这么投诚过去,曹公未必会予以重用,那还谈何勾起往日同窗的情义?当然要有意义才行。

于是许攸以伏旗故作疑兵,利用曹洪贪功冒进的缺点,假意在邺城东侧露出破绽,先诱骗曹军以为邺城守备森严,有重兵把守,将他们逼去渡漳河。

在渡河半道时,张郃率军杀出,击退曹军渡河兵马,又沿途追杀了十余里,和曹洪激战数十回合方退。

而在邺城之外的营寨,亦是遭到许攸下令奇袭,两面遭敌,曹军顿时以为邺城兵马很多,乃是一场硬仗,只能退后十余里扎营,再打探情报。

这时,许攸又让人暗中放消息出去,将邺城的情况真假参半透露给曹军,曹洪不敢轻信,于是向后请曹操决断。

内黄曹营。

曹操正在整理斩获所得,加造兵刃、箭矢,营寨之内高喝不断、士气高涨。

曹洪部将任福亦步亦趋跟在曹操身后,说明前线状况。

“邺城城高墙厚,若是强攻死伤必定无数,如今临近大战尾声,将士们已快精疲力尽,只待能休息数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6章:只看结果,他就是奔着归降去的!(第2/2页)

“袁绍麾下大将张郃守漳水渡口,许攸守邺城,不见其余文武。”

“嗯?”

曹操的脚步一顿,狐疑的回过头来,目光凝重的问道:“谁?谁守邺城?”

“乃是许攸许子远。”

任福不知道许攸和曹操过往,只是觉得丞相似乎和此人有旧,于是又补了一句:“邺城城中好似兵士不多,只是少许精兵断后。”

“子廉将军断定袁绍已北迁,所以不敢妄下论断,亦不敢贸然攻城,否则徒增损耗,对军心不利,方才让末将来请问丞相。”

“嗯……”

曹操眼眸不断晃动,很快就有了诸多猜测。

子远早年跟随本初兄,到如今已有近二十年,如此之久,哪怕是养条狗,感情也必然深厚,却将他放在弃置之邺城,何为?

总不会是诱骗我攻城,好退兵吧?

想到这,曹操嘴角一扬,喃喃道:“子远打两场漂亮仗,以待价而沽,吾岂不知你心思?”

“哼哼,”曹操得意而笑,掀开帐门准备进去,转身对任福说:“告知子廉不必强攻,且在邺城三十里之外扎营。”

“给我写一封书信告知子泓,”曹操向身旁曹纯笑道:“邺城已得,袁绍退至常山、巨鹿,经略冀北,而冀南即将尽入我手。”

“啊?那要子泓做什么?”

曹纯挠了挠头,怎么就已得了,这不是刚打到门口,还没开始猛攻吗?

而且写这么一封书信,是让子泓来打总攻吗?

“无需他做什么,炫耀一番功绩耳。”

“……”

哦,炫耀啊。

不久之后,许泽回了一封亲笔书信,曹操在满脸嫌弃中看到了半夜,却对信中招降的理由深以为然,于是得腹稿于心,便再几次袭扰诈败,涨许攸之功绩声名。

邺城、漳河自有留下监军之人将战报不断告知后方。

……

冬月上旬,曹军久攻邺城不下,曹操亲自到城门之下邀许攸商谈,以天子诏书大义要挟、再以全城军民、漳河守军生死为由,劝许攸归降。

同时还说起了当年同窗之情谊,以许攸少年时欲达天下先的远大志向为呼唤,说得许攸热泪盈眶、痛心疾首,万般无奈之下,为了将士、为了百姓、商贾开城归降大汉。

也因此,曹操说降许攸之事,也在军中成为大义倾轧的典范,人人传颂其威也。

但实际上,是双方心知肚明的搭台,给许攸足够的台阶从邺城上下来,让他的归降看起来乃是无可奈何,且是在阻挡曹军十几次进攻之后,弹尽粮绝,方才无奈归顺。

以至于在冀北的袁绍知道了这件事,也只是扼腕叹息,认为许攸已经尽力了。

郭图在旁嘴唇偷偷的动了好几下,但却无声,他只是奇怪的看着袁绍的背影,偷偷在心里骂。

他又尽力了。

若是只看结果,这许子远就是奔着归顺去的,赢十几仗无非是为了混一个重要的地位罢了,邺城虽辎重、金银接运来了冀北,但是地盘却是实打实的。

如此一座城池,就这样交给别人,日后想要夺回来还不知要花费多少心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