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371章:许子泓,果然许了好几家!

第371章:许子泓,果然许了好几家!(第1/2页)

刘协拿过奏疏一看,乃是一封请求成立大汉商会的策论。

启奏之人乃是扬州牧许泽。

其中所言设商会会馆于许都,将官职名定为界首,而界首则自然首推是卫臻,侍郎为糜竺,两人这些年在大汉商道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拿到了很大的隐性权力。

实际上,这一封奏疏便是将商贾的身份大幅度提升,日后的商人、贩夫、走卒,都有机会可以脱离贱籍,至少以平籍走商。

而商会之中的人,都可以是家族子弟。

这是一种出身地位的改变,足以颠覆如今士农工商的地位划分。

除却“士”之外,许泽为其他三界子民都做出了努力,提高了他们的地位和在世间的分量,因此受人尊敬。

“此言极有道理。”

刘协看了很久,还是很诚恳的叹了口气,知晓许泽此举的长远好处所在,别的不说,商会能够解决每年三成的税务收成。

同时控制各地商贾为大汉收治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穷苦百姓。

日后案比之事也不会再为了少交税收东躲西藏,甚至杀流民而冒名,送空名录以减免人头税,很多私底下的勾当,都能够通过商会来消除。

许泽在奏疏里给卫臻他们赋予了一个新的名称:商界代表。

各地的商界代表,会听从于卫糜两家,与其让他们游离在外,不如归附于大汉,赋予汉家之名,朝堂通过任用冀卫、糜两位,再掌控各地的商贾。

刘协仔细思考了许多,又向荀彧请问道:“荀爱卿,你一向忙碌,极少深夜入宫,为何今日独独谈及此奏?难道等不得明日?”

荀彧看了曹操一眼,后者微微点头。

见曹操首肯,荀彧腹中措辞,方才说道:“回禀陛下,此事颇为重大,以往商贾依附各家而活,甚至大部分商旅,都是世家身份,若是设立商会,以卫、糜为首,定会生乱,陛下定要做好准备。”

“嗯……”

刘协顿时了然,原来是担心此事,也就是明日提及,一定会让诸多爱卿颇为不满,顾忌极多,而后极力反对。

特别是三公九卿之中,大半都不会同意。

荀彧说到这忽然又笑道:“但是,子泓白昼的时候又跑来台阁,和微臣说他自有办法,待三日后再提此奏疏,那时陛下可以用不伤和气之名,让百官暗投意见,再来统计。”

“为何要如此?”刘协好奇的问。

“子泓说到时候就知道了。”

曹操回头看了刘协一眼,笑道:“他啊,就是鬼点子多,肯定又憋着坏去戏耍那些公卿呢,等他闹完拍拍屁股滚扬州去,许都就清净了。”

刘协没忍住大笑起来:“相父这话言不由衷,你和朕一样都舍不得他走吧?可说江南又不能缺了许卿。”

“嗯,这倒是,缺了他孙策要闹翻天了,”曹操鼻子里吐了口粗气,言谈之中还是有些在意孙策的,那小子的确颇有威名,有点他父亲的英雄气。

“那,相父对子泓这奏疏怎么看?”

曹操笑着欣慰点头:“好事情,商界横于中,不光是奏疏上所提的好处,还有白银之政。”

“我大汉五州,银山三座,以许子泓与江东众攻下的闽越银山为多,五年之内预计可换三十亿五铢铜钱为银钱,如何换?就要靠这些商贾流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1章:许子泓,果然许了好几家!(第2/2页)

“原本我以为,只需以银钱发俸即可,让官吏持银币至市集以采买,便可流通,可后来深思行不通,每年发放俸禄巨甚,若皆以银钱买卖,易成强买,且银钱不值,还是需商会行走流通,方可逐渐恒定价值。”

“譬如台阁出告示,先定为一银钱为一千铜钱,随市值浮动定有变化,商会要做的便是将价值衡在一千上下浮动,随时掌控。”

“如何掌控?”

刘协不明白,没有接受过这等学问,故此心思尚且还转不过来。

曹操耐心一笑:“陛下,最简单的办法,若是银钱贬值了,商会就收些许银钱回来,随着商货流通需求,自又会涨;若是银钱价值过大,则又自商会放些许银钱出去,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方法。”

“而且这商会设立,虽说会将许多兴造之事交托出去,令他们挣钱,但同时也可将征民夫、养流民,以工代赈这等事亦交给商会负责,如此一来丞相府可减轻很多繁杂的事务。”

“日后,陛下若是有令,更是可直接以诏书召集商会修建行宫,如此亦是便捷许多。”

“陛下,掌控商会便可掌控民生命脉,这是好事,大义上若是将权柄交给子泓,接下来便看他手段了。”

最后这一段话,算是曹操将自己的意见下了定论,劝刘协放权。

最后二人定下了八百石的俸禄,设立商会于许都,方才离去。

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宽敞直道上,曹操背手笑问:“文若今日特意让我陪同你进宫,也是为了完成对许子泓的承诺吧?”

荀彧闻言顿住了脚步:“也?”

曹操也顿住了,两人相视一愣,而后都绷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许子泓,果然是许了好多家,一个天灯之事,骗了不知道多少人!

笑着走了一段路,荀彧回忆起来:“子泓和我说,先前一计以赤陉天罚而败袁绍,如今再以上苍福佑罩我大汉,若能做到,我便助他成此事。”

曹操闻言大笑:“他问我要三十万石粮,三亿饷,人丁八十万迁徙往扬州,再罚罪徒六万去江东,要启征筹攻伐夷州之事。”

“真是目光长远,子泓越来越鬼精了。”

荀彧也忍不住感慨,这一次回来,他的很多手段、布局,看似荒诞其实立意深远,在大家都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就将自己的目的全然达成了。

只是司马家有点惨,奇怪了,每一次司马家都会很惨,也不知为何许泽这么喜欢捏这一家。

“你说,他要如何说动世家同意此事,不在殿前反驳呢?”

曹操这问话神情自若,有些考校的意思,其实他已经有些猜测了。

荀彧拱手道:“在下不去猜,但料想定能得逞,这满堂的公卿如今可斗不过他,能猜到的不敢反抗,气节硬的那些又猜不到,方才让他游刃有余。”

“可其实,子泓能依照此情形,左右逢源于朝堂之上,尽显自己才学,反而更令人敬佩惊叹。”

“说得好,”曹操点头称是,同时心里也感慨,不愧是你荀文若,说了一堆跟没说似的,但是又好像说了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