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386章:可恶啊!既生议,何生亮!!

第386章:可恶啊!既生议,何生亮!!(第1/2页)

贾玑挠了挠额头一侧,咋舌道:“其实,君侯说你将账目还原,他已准备了一万贯,还有一间宅邸,嘉奖伯言此次上缭之功。”

“而且请了扬威将军的封号。”

“当真?!”

陆议顿时眉开眼笑,像乌云瞬间散去似的,“其实师父对我还是很好的。”

“但是这么一闹,不一定有了。”

贾玑淡淡的道。

“今日之事,在下会如实告知君侯。”

“贾壮宪!”陆议忙拉住他,这浑人办事没得商量,满脑子都是算账的事,“别别,你隐瞒几句,大家相安无事,不好吗?!”

“而且本来也没什么事啊!”

贾玑眼睛忽然一亮:“我忽然明白,为何君侯对伯言和对孔明兄长有所不同了。”

“为何?”

“品性,因为孔明兄长的品性不需要鞭策,已经达到了令人敬佩的地步,可伯言并没有。”

“……”

他说得好有道理,我竟然无法反驳。

鲍邵拍手道:“说得对,你小子看人算是很准了。”

“鲍伯业!!你到底是帮谁的!”

“我帮孔明,”鲍邵毫不犹豫,半点不迟疑。

陆议差点就落泪了,你们这帮混账!没一个为我发声的!孔明到底有什么魅力!

这一刻,陆议竟然有点理解孙策了!

这真是,既生议,何生亮!

“做账!退钱!”

陆议气愤不已,把营帐的门帘掀得老高,气呼呼的回去交出了原来的账目,让贾玑查看之后,确信钱财都已分至各处,方才作罢。

“伯言,君侯还有一言,大丈夫不作女子态,不服就去征伐立功,让人提及陆氏伯言,皆交口称赞。”

陆议沉默了片刻,思索良久微微点头,默然道:“孔明不受激将法,谁让我却易受之,这闽越之战,非我不可。”

“你要是能争到这一仗,我日后真服你,”鲍邵咧着个嘴笑道。

闽越余部早已在准备,扬州各将军都知道,势在必得也。

此战拿下,难度不大,声威可不小,平定闽越余党、建立交州官道,而后便可让交州士燮朝贡大汉,这是一州之功绩。

谁不想要?

这功绩传到许都、乃至更北方,不知道要传成什么样,这是收复之功、征外之功,日后陛下祭天时都要放在颂文里的。

那他娘的就真的是青史留名、祖宗光耀了,老爹在徐州不知道要高兴成什么样!

自己在家族兄弟面前,那也是昂着头横行无忌了!

所以鲍邵去新营讨要过,想私底下走动点人情,让日后甘宁将军点兵的时候,问君侯要青虎骑。

没想到被甘宁赶出来了,鲍邵怒而奋起,被打趴在地上,略输一招!惜败!

“要!”

陆议高声怒喝道。

“先去要钱!把那一万贯弄来,那银魁真的是一匹绝世良驹!”

鲍邵:“……”

……

庐江舒城,许泽在大门前的门坎上坐着,一只手撑住下巴,恍神发呆,穿着十分散漫随意。

“你是说,驺郢是亲自带人在打家劫舍?”

“不错,有人看到了他,驺郢年过半百,年轻时亦是族中勇武之人,据说……当年北上劫掠,曾被一个小将打败过,老朽找到了那个小将,他已不记得驺郢这个人了。”贾诩也是蹲在路边聊军情。

这场景路边的侍卫、巡守看着都觉得亲民得很,这州牧、长史,一点架子都没有,就这样话家常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6章:可恶啊!既生议,何生亮!!(第2/2页)

其实许泽刚从丝织品研究中出来,所以神清气爽的走出来晃荡一番。

“那小将叫什么?”

“文峙,会稽人士,就只是一名普通百姓投身的乡勇,现在是丹徒守军,曾经先后跟从王朗、刘繇,是个不错的人。”

许泽想了想,道:“许南营门下督缺人,让他补了王勖的位置。”

“这人出身有问题,有越人血脉,有个越奴,叫他曲阿犽,疯狗的意思。”

“哈,”许泽乐着拍了一下大腿,“这名字有意思哈。”

“的确,一听便是作风硬朗,作战勇猛,只是他这出身被人看轻,不得重用,无论王朗还是刘繇都不会看重他,所以到现在仍然只是个牙门而已。”

“去带他来见我,然后,发信给黄祖,让他尽快找仲景先生,找不到,就举荐一些别的人来,我记得他黄氏一族,还是有很多能人的,但凡能立功者,日后我都会感谢。”

“记住,”许泽拉住了贾诩的手腕,“我不是无人可用。”

“明白,许扬州心胸广博,可容天地,乃是为了给江南英豪一个扬名的机会,这种心胸,袁绍比不了许扬州一根!”

“诶!”许泽眼神一亮,笑着点向贾诩:“老贾,最后这一句话,水平太高了!”

“哈哈哈,谬赞谬赞,”贾诩拱手退下,许泽休息了一会儿,又连忙回院去,近日真是忙得……忙得乐不思闽了有点。

……

豫州颖水,沿漕运道途,有无数商贾等着初春南下,已成了今年的壮景。

特别是,许泽在许都宴请万民之后,中原大地一片豪杰声!无人不在称赞起英雄豪迈,所以各家更愿意南下。

更何况,许都之繁华,已是众所目睹,最近丞相府已开始造高塔、高阁,又开拓城池向外,建造兵堡。

许都的繁华,真是从未停止,一年更盛一年,如此看来不过十年,群山环抱之间,皆是京师盛况,那时一城可容百万民、往来车马如河川,也并不是什么妄想呀!

一艘楼船上,一名体魄坚实、目光精悍的长者正往南方,水烟雾绕的山间构成宁静的画面,此楼船穿于山峡之间,周遭皆是峰峦叠翠,和北方新长的山道景色大为不同。

一到南方,烟波浩渺、人烟安宁,自有一种宁静之感。

“先生,可用午饭了。”

“嗯,多谢,”长者微微躬身还礼,毕竟在照顾他起居的,乃是当初颍川府、长社县赫赫有名的后进人物。

在许靖的品评之中,都可排进前三,紧随曹子昂、杨德祖之后的陈长文。

陈群在家守孝已足,于是他便按之前立下之愿,往南方游历,想去看一看许君侯治下的江南已是如何景象,于是呼朋唤友、结伴同行。

这一路是真正领略了“复兴”之相,好几次遇到支流小村沿途叫卖,贩夫走卒带大量货资、淡水沿途设摊,货物也是繁多。

哪里还是以前放眼望去皆为冷清的模样?

若以长江一线为界,则北为重兵之地,森严肃穆;南为富庶之地,山水绘卷、人如繁花。

大汉能至如此,其实的确令人欣慰,陈群总觉得自家父亲可能是错的。

当年陈纪反对曹操唯才是举,几次当殿斥责、据理力争,他觉得不重德行必难管辖。

可现在陈群自己亲眼得见驿亭那些护道的退伍老兵,商贾雇佣的经验丰富的“青徐狼”,越发觉得父亲主张不然。

因为陈纪没有走出来看过,许泽把这些人管得很好,有许泽在,仿佛皆有主心骨。

是以,至少曹丞相、许君侯在世的时候,不会生大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