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393章:许子泓,又要回许都啦!?

第393章:许子泓,又要回许都啦!?(第1/2页)

“你,你们是何人?”

“在下士稷,字子丰,交州士家之人,伯父乃是交州牧士燮!诸位可否通情一二?”

“还士家呢,收你来了!”

陆议对着脸就是几巴掌轻拍,嚣张得很:“你伯父是交州牧很了不起吗?我从祖父大汉御史大夫,我师父安乡侯、征东将军、大理寺少卿、扬州州牧。”

这一通吹,把士稷吹得都懵了一下,心想这人有几个师父?也太会拜师了吧!

后面想了想,这些官位可能都是同一个人,那他这师父的确是厉害。

很多人穷极一生,能得到其中一个,就已是极限了,这些爵位官位里面,只有那个安乡侯听起来要容易一点,因为只需要生在刘氏宗家,再犯点错,贬几次就到乡侯了……

“伯言,先抓回去,而后带人将这个驻点拔了。”

“唯。”

陆议、鲍邵得令,清扫了战场余下的战斗,许泽则是抓着士稷往武夷山营地而去。

短短半日时间,甘宁领着各部回来,皆带着不少战俘,他们交战时兵力虽然分散,可也足够强悍。

大获全胜之后,半天内张飞领着中坚兵力运粮而来,顶替了前哨的先锋。

许泽一行则回庐江去,还有不少公文需要赶制,需得将这消息传告江淮,且禀报陛下。

……

庐江,船只往来繁盛,近日盛传许泽亲自攻伐之事,也传得十分热络,成了饭后谈资。

特别是那些港口、渡口的商船,本来扬州就处在全民漕运的风气下,消息走得比平日里要快上许多。

衙署附近的一处官宅内,小院植被考究,古色古香,陈群和刘晔在此小酌,亦是说起了此次交战。

“君侯亲自出征,定是手到擒来,况且还有江东相助,再过不久,又是大功一件。”

“扬州这两年的变化,可谓是天翻地覆,以往在下曾经来过扬州游历,却未曾见到这般雄伟的航运之景。”

“水道通达,蜿蜒绕山,沿途皆有护卫,大汉若能一直如此,那就真的是再次兴盛了。”

陈群身姿颀长,肩宽背厚,是个武人模样,但气度却又儒雅,相比之下,显得身为太守的刘晔个头反而较小。

刘晔抚须轻笑,摇头道:“养不了,养不了啊,沿途水道上的渡口,皆是有君侯旧部那些退伍的老兵担任,用度其实不少。”

“随着君侯不断招募新兵,亦会不断有旧部退伍,这水道上还要养多少,现在还不可知晓。”

陈群笑道:“其实还可设立青备,予青年入营,在沿途操练,最初以招揽各家子弟为主,后可面及整个江淮。”

“这样能再向许都要一笔财资。”

“已经在做了,文长费心了,”刘晔乐呵呵的笑道,预备队、退伍兵,这两点都是君侯抓得较紧的要务。

以前他说过,从头抓到尾,从小抓到大,甚至还养老。

大汉给他们保证到终老,子民方才会不顾生死的卖命。

这些保障虽然很难,而且极其费钱,可是,只要不是全大汉全部如此施行,只在扬州范围内,君侯就肯定兜得住。

至今只有一人知道许泽到底多有钱,那就是贾玑,实际上许泽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家产。

“希望惠政能一直在扬州施行。”

“那就要看君侯怎么想了,他现在可以随时回去任上卿之职,无非是找到一个扬州的继任者推举罢了。”

刘晔说这话的时候,神情都有些得意,因为料想这个扬州刺史的位置,也是能说一句舍我其谁了。

许泽的继任当然不会是州牧,肯定是从几名太守之中挑选一人来兼任。

“呵呵呵,哈哈哈!仁兄政绩斐然,又是天子皇亲,族谱为证,这个位置,看来非仁兄莫属了。”

“不敢不敢,此次征闽越余党,本太守坐镇庐江,三次调遣钱粮,人手不曾短缺,之前听闻缺少货船,更是立刻调集了几家三十艘船只。”

“这些都算是功绩,不过,不提也罢,吾不会去宣扬这些事罢了。”

但是友人在前,又不能不说!

不说!

你们怎么知道我淡泊名利,不在乎这些呢!

所以还是要传扬出去!然后我再谦虚推辞,不受此功!

这样就,舒服了……

当着外人,刘晔直接一吐为快,感觉心里疏通了不少,就像是……囤积之后的释放。

陈群闻言哭笑不得,当然也是很给面子的附和夸赞了几句,然后正色道:“刘太守,在下此来,其实还为了寻一位故友,据说他在君侯手下任幕僚,很多策略都是出自于他,可是这段时日多处走访,却未曾发现踪迹,甚至没有打听到消息,是故只能请求太守相助。”

“说来听听,何人?”刘晔眉头一挑,

“司马懿,字仲达,太守应该是听说过此人。”

非但听过,甚至还见过,刘晔摸了摸鼻头,有些事说不得,这个人是君侯特别看护,陈群既然是来找他,那还是让此人直面君侯比较好。

想罢刘晔笑道:“的确在此,而且很多大策其实都是出自司马懿之想,不过他现在并不在庐江之中,所以长文想要见他,还得等君侯回来。”

“哦!?”陈群稍加惊讶了一下,司马懿腿都断了,难道还能和许君侯出征不成?

看刘晔这反应,的确是见过仲达,难道说……仲达在庐江其实过得还算不错?不似外界传言的那般遭到了非人的虐待。

那些恐怕都是司马家担心他,刻意捏造的传言。

“好,那就等君侯回来,太守可知晓他何时回来?”

“应该快了。”

刘晔也皱起了眉头,讲道理应该已经在路上了,照约定的时日迟了一两日,战报还没有传来,总不能是有什么节外生枝的事情吧?

“快了吗?”陈群神色略有担忧,叹道:“今日来时,已经听闻有人在传君侯兵败了……在山林之中染了瘴气,不敢泄露出来,此等言论,太守必须要杜绝。”

陈群也是善意的提醒,若是这种话被有心人传开,以后只会对庐江的局势有害。

“你这话就不尽然,非是我不信,”刘晔依旧带着轻松的笑容,“这扬州各族,特别是庐江、九江两郡之地,都是一条心,没有人会传君侯的坏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3章:许子泓,又要回许都啦!?(第2/2页)

“那些百姓不会,各地豪族更加不会,以前上缭那些宗贼可能会为了利益胡言乱语,可现在也已不可能了。”

“那还有谁会传这种言论呢?想让扬州混乱?好从中取利?听起来倒像是那些商贾干的事。”

刘晔摸了摸下巴,心中思量,若是此事为实,看样子要和子敬商议一番了。

“此事我已知晓,长文提醒得是,一定彻查。”

“好。”

陈群起身离去,没有过多逗留。

庐江龙舒的流言传了一段时日,刘晔让自己的家族子侄在商会里四处打听,眼看卫臻、糜竺要坐镇到庐江来,这时传出这种不利的传言,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当然,过得数日之后,许泽带兵渡江而回,且俘获了上千的越奴,三船的金银财宝,队列欢庆的模样,让人立刻就放下心来。

扬州热络的迎回许泽的兵马,刘晔、鲁肃第一时间纵马来相见,陈登亦是派使者等候了多日,知晓战况后立刻回去禀报。

各方势力的耳目,就像暗涌一样,来时悄无声息,去时也是背离人声。

许泽在龙舒的大猎场休息了一段时日,陪同吕玲绮练习弓马,同时偶尔也相互练习骑术,并没有理会任何政事、军事。

三月上旬的时候,卫、糜的大商队到达了庐江,许泽才出山来相见,商议征讨交州的大事。

“那个士稷,就是关键人物。”

“士稷的身上,有往来闽越的信令,而且有闽君驺郢的供词,驺郢想用这个功劳换他自己的命,”陆议紧跟着许泽身旁,趁着师父出来,把这段时日积压的事情赶紧说完。

顺便说点贾诩的坏话。

贾老头在师父入静养息的日子里,自作主张做了很多决策!

比如把司马懿从山里接了回来,养在一处僻静深幽的别院内,当然了,对于他来说是没什么分别,反正在哪里坐牢都是坐牢。

“还有,贾老头擅自接了司马懿出来,他还下令,所有枞阳兵马调防去江夏、浔阳边,不知道这一动是何意!师父你要小心这贾老头,他心思歹毒得很。”

“嗯嗯,嗯好。”

陆议脚步一顿,这么敷衍??

一句完整的话都舍不得说了?我还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

“那调去浔阳边是何意?”陆议咬着牙问,他猜了很久猜不到贾诩的用意。

“我哪知道,”许泽坦荡的说道:“他要调肯定是有自己的布局,不要随便去打乱,我放权给他了,承颍都在他手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哪天看我不顺眼,可以持我的将令斩杀我。”

陆议:“……”

你心是真大啊!!你要是这么没了,我都继承不了多少东西!

不过,再给贾诩十个心思,他也不会对师父动手,这倒是不必担忧。

“那司马懿呢?放他出来干什么?这人可怕得很,我和他共处一室,都能感受到他的怨念和阴翳,已经疯了。”

“马上要用得上他了,我要带他回许都。”

这件事到真是许泽吩咐的,很多砍士族根基的策略,在四月回都之后都需要推行,趁着扫清闽越的功绩,把司马懿推到明面上,让他们司马家先成为骑墙派被口诛笔伐,逼司马防、司马朗不得不站在对立面。

此事势在必行,否则,那些世家的火就没处发泄了,因为许泽外战已经开始积攒功劳了,他们在许泽面前只能憋着。

推司马懿上去,也不是为了让他当什么孤臣,其实两派老狐狸都心知肚明,那是推出去让人集火的。

顶得住是他司马懿的本事,顶不住司马一族就难了,当然,凶手也会自然转嫁给别人。

“那现在,师父先跟我去一趟枞阳,孙君侯等了很久了,说请师父休养好后,务必去枞阳相会,有大事相商。”

“不去,让他自己回去忙吧,成熟一点,没事别整这些私会的事。”

陆议:“……”

还在记仇啊……这心眼,以后可千万不能再跳了,万一被盯上,后果不堪设想。

“让德祖拟战报,送往许都!我七日之后便启程,多月不见,许都的那些权贵肯定想我了!”

许泽咧嘴而笑,每次回到许都都会有巨大的变化,就好像回娘舅家要红包似的,总有收获!

每年逛两次许都之家,就够了。

……

许都。

丞相府。

“许子泓要回来了。”

曹操的目光非常凝重,左手右手,皆有书信,笑着摇头看向刘备、郭嘉等人,道:“这一封,是袁绍将过生辰,近日病重,他想在中山边境小城,约本相见一面,还想再见见子泓。”

“这一封,是子泓说四月要回来,闽越之事已平,彻底灭除驺氏,得数千越人工匠,探得几处矿山,收获大丰。”

“这两件事碰到了一起,倒是值得在意。”

“丞相要提防那袁绍奸诈。”程昱不信这些,连忙躬身劝说。

“无妨,”曹操起身摆手,笑容自在,“我了解他,正如他了解我。”

“我们都会选择去赴约。”

这是骨子里的浪漫主义。

“正如当初玄德独身过江,劝降敌将,何等的风采!”

刘备忽然被提及,错愕半晌,旋即豪迈的大笑起来,言语无奈:“丞相怎么还忘不掉啊。”

真该死啊!

曹操羡慕得紧,那种一往无前、背影如岳的风采,若是我多好!

刘玄德这该死的魅力!

竟不亚于本相!

“最近朝堂在争青州、颍川立学之事,颍川四长之族都想争一个正统学府,好得士子门生,此事看似平常,其实非常重大,不如——”郭嘉目光微抬,顿了顿道:“将子泓回来的消息压下来,让他们再争锋相对一点。”

曹操和刘备顿时对视,逐渐浮现出笑意,一副看热闹的模样。

这主意好像很不错。

反正,曹操和刘备,都没有这个根基渊源去收天下学子,他们两家都没有天下名师,刘备更是惨,学派就是死鬼老爹留下的几本经学书记,还有些许纸张而已。

就这,已经比家里全部的田产地产还珍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