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397章:今天之后,谁人不知许扬州!

第397章:今天之后,谁人不知许扬州!(第1/2页)

“祢衡,汝欲何为!”

刘协都被吓得调整了一下坐姿,他是第一次见也是第一次听说有人敢在殿上朝议干这种事,这不是给那些御史递攻讦的刀子吗?

实际上,此刻御史台一帮官吏也是懵乱的,他们不确定自己是兴奋还是不悦,总之心境浮动极大。

公卿老臣,特别是清流自居的那些所谓名师高贤,平日里将某些事的话语权压得太久了。

年轻人哪有不气盛的,他们也想像祢衡这样张狂的喷薄而发,裸衣上殿直奔面前!

祢衡看着连连后退的崔琰,笑容更加恣意,甚至是放声喊起来:“崔君莫走,你来看看学生的脏腑,看学生的衷肠!是否脏污!”

崔琰差点被惊得后退跌坐在地,冷着脸不知如何回应,指着祢衡道:“无礼之徒,大殿之上岂容你这般狂悖!”

“人出身时本就不着一物,怎么崔君觉得乃是无礼羞耻之事吗?”

“还是说,心中藏事,不敢直面清白之身?”祢衡冷笑不止,还欲再言,却是曹操打断了他。

“正平,如此行事容易吓到陛下。”

“丞相,在下亦是不愿为人诟病,必须要自证,”祢衡面对曹操的时候反而要缓和许多,毕竟他刚刚来到许都的时候,就得曹操赠予了一座宅邸。

而且是礼遇有加,更何况曹操还是许泽的岳丈,在大汉有仁德之名,威望很高。

所以,哪怕是祢衡,也要稍微给点面子,耐心解释,“在下并未玩忽职守,乃是公务已毕,方才去求闲。”

“嗯,既有奏疏,亦有官吏指责,正平可以休息一日,两府定会有人查证,本相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

“好,多谢丞相。”

祢衡眯了眯眼,盯了崔琰一眼。

今日堂上这状况,明显是要攀咬自己共沉,连带着青州学派也要拉下水,好在我平日虽好酒气,却都是为了文采、诗意,从未有过擅离职守、贪恋玩乐的行径。

“臣认为,应当趁此时机,整治风气,令许都官吏正襟治政,方才不会再有宵小之风。”

崔琰稍微缓和了一番后,起身再次直言,似乎很快将方才的不快抛诸脑后。

曹操、杨彪、刘备等人都诧异的看了他一眼,心里略有奇异。

他们都想看出崔琰此人是故意为之,还是真心如此,若真是天生就是这般刚直清廉的心性,那说不定他是真的打算趁机惩治,方才出来揭发祢衡,以正视听。

但,想法是好的,人却不对。

许泽干这个事,资格足够。

他还不行。

大汉官吏几乎不分文武,儒生大多都很能打,本身能打的武将也可以半路转习儒学。

所以,在朝堂的高官,特别是三公九卿这种,想要有话语权,那背后就必须带着军权,至少要有一方武将支持。

否则连管粮草去扼住武将命脉都做不到,许泽在扬州有完整的军粮储备,有江东、上缭为兵源,他到许都来就代表了背后的十几二十万兵力。

崔琰有什么呢?

只有一个被华歆狠狠压制住的清河,而华歆和许泽的私交还非常不错。

刘协“嗯”了一声,稍稍松了口气,缓解气愤的笑道:“爱卿有如此心思,朕心甚慰。”

“如今大汉,还真的适合趁此时机肃清风气,毕竟最近也揭发了不少官吏恶行,”刘协想了一会,对钟繇道:“这样吧,钟爱卿将这些官吏仔细查处,如有罪行按律论罪,和上次一样,罪责较轻者,可以交纳罚金论罪。”

上一次各官吏文武送来了几千万钱,对于惩治风气,肃正德行亦是极有好处。

至少能够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这一次继续效仿未必不是好事。

崔琰一听这话,才稍稍松了口气,至少是放下心来,陛下只要不责怪此事便好。

他反正也不是非要真的将此事闹大,无非是借此时机,下个台而已。

……

祢衡借此发的火仍然还未散去,即便是得令休息一日,走出来的时候依然满是火气。

周围也有同僚时不时的来劝上几句,但也都是御史台的人。

现在也只有御史会和他说上几句话了,其他各部的官吏,哪怕是台阁的人,都不太想来接近祢衡。

他在殿上那裸衣的行径,简直是离经叛道,为世间所不容,这件事若是传出去,也必然会被人津津乐道的谈论很久。

而且名声不一定会好。

“正平!”

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祢衡回头看去,陆康正快速走来,神情颇为欣喜,似乎并不在意方才殿上之事。

“陆大夫。”

祢衡躬身行礼,发完了火后,余劲未消,气性还有点大,所以说话的时候还有些发抖。

“不必在意,”陆康一来便是一句宽慰的话,让祢衡心神安定下来。

“此事,待子泓回来,定然会为你撑腰,是以今日在殿上其实如何张狂都不为过,正平行得端坐得正,无需在意,若是需要御史台相助,老夫可令御史为正平发声。”

“多谢大夫。”

祢衡松了口气,和陆康并行,叹道:“其实,衡并非刻意张狂,只是不明白这朝堂为何如此,前段时日彼此相争,皆是为了各自学派未来的地位。”

“个中用意、志向,全然没有天下百姓、大汉繁华,便只看着自家宗族的那些利益、地位,生怕日后大汉鼎盛时,手中无权也!”

“学生自青州时结识君侯,得知其志向,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方才明白何为崇高。”

“时至今日,他身负险境,亲身入闽越之地,而这帮朝臣在干什么?还在争学派正统。”

“嗯……”陆康稍微有些共情了,神情之内逐渐显出愤怒之色。

祢衡接着冷笑道:“衡才学粗浅,经国不足,唯有诗词文赋,聊展己能。为此亦是殚精竭虑,敢不为大汉舍命?至楼阁、山风光之地,无非是为一个才情。”

“可至今为止,在下未曾荒废过抄录、编纂之事。”

祢衡虽为议郎,可是在台阁内地位也是很低的,做的是编纂的事。

议郎这个职位比较宽泛,相当于一个储备官吏,他这样的才学,以后肯定和公文奏疏打一辈子交道,不会去地方治政,所以以后很可能就在台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7章:今天之后,谁人不知许扬州!(第2/2页)

走送抄录文书之类,或是管辖此类事务,有需时便以文采临事。

事虽繁琐,且地位极轻,未来仕途也并不光明,可是祢衡未曾有过怨言。

毕竟以前许泽也说过,以己能度天下人,便是不枉此学。

知行合一,方可证己分量。

陆康闻言感慨点头,慨然道:“议郎如此,老夫也不便多劝了,本来老夫当劝议郎宽心,可是听下来,此心何必宽?”

“此心若是能宽,怎还对得起在外卖命的将士,那些人战死沙场,难道是为了台阁诸老大谈学派吗?非也!”

“今日祢议郎之张扬,当得起一声夸赞,狂生之名如何?若议郎可将狂生之名抬为美称,何尝不是一段佳话。”

“惭愧。”

祢衡被这番话说得居然谦虚起来,不过实际上也是松了口气,陆康的话他很受用。

“就怕,今日之事给君侯带来麻烦。”

祢衡面露难色的说道,这才是他最担心的事,方才的确是冲动行事,未曾考虑太多。

……

许都征东将军府,中院贾诩听闻今日之事,一下子坐起身来,惊得双眼圆瞪、胡须颤动。

“啊?大殿上裸衣骂崔?这个祢衡!”

贾诩坐立不安,怎会这般冲动,竟然敢出如此离经叛道、广博风评的事来。

“真让他出名了还,”贾诩左右走动,于心不安,后又问陈到:“出来之后,如何模样?有没有痛不欲生,魂不守舍?”

“那倒是没有,和陆大夫有说有笑的出了皇城。”

陈到问得很清楚,他也怕这种事干了之后,祢衡马上回家就上吊证清白去了。

那要是真这样,君侯一到许都,可就是腥风血雨了。

“那就好,”贾诩松了口气,心性还未崩塌,那就没有玩出事来。

原本他推动这局势,无非只是打算将矛头指向祢衡,让他受点委屈,好给君侯一个理由。

没想到,现在这“师出有名”的由头,竟然来得如此的扎实!

比原先所预料的结果更加有力!

“还有,君侯差人来信,最多三日,就会到许都,问先生是否准备妥当。”

“妥当,非常妥当,原本还需推动,可有祢正平今日之事,尽可入许都!”

贾诩眉开眼笑,让陈到立刻去回信。

……

三日。

大理寺、许都府审理的各案逐渐梳理顺畅,告示是贴了一封又一封,将那些稍有劣迹的官员公之于众,且缴纳罚金所得充入国库,用于免除大汉欠收之地百姓的赋税。

这些告示一出,简直是大快人心,知晓天子脚下风清气朗,大汉亦可有惠政传扬,稍有劣迹便会惩治,如何不令人安心?

实际上有些侵占田土、私购商铺的事情,在很多久经摧残的大汉百姓眼中都不算是罪责,却仍然遭惩处,这等严令方才让百姓叫好。

便在此时,许泽一行快马自城外而来,押送着闽君驺郢,急切入城。

那些城门守备根本不敢阻拦,道路的商旅、百姓见是许泽,也纷纷让开道路,甚至传开了之后在道路两侧热闹非凡,只为一睹许泽的风采。

“那囚车里的便是闽君驺郢。”

“据说,此人力可扛鼎,天生神力,和君侯大战数百回合,方才分出胜负。”

“许君侯神勇无比,单枪匹马独进武夷山,涉险过了毒瘴之气,方才打开了骑军的关口。”

“当真如此?”

“南来的那些商贾都传遍了,说君侯有神药在身,当时采购了无数药材,亲自炼得了破瘴的丹药,无惧瘴气!”

“这闽君,在越人那些山族里,传为先祖君降世,有什么大君之力,两山八海无敌手,一柄大斧千斤力,愣是被君侯扛着打败了。”

“许君侯真乃军神也!”

有意无意的传言,在人群中正好散开,将许泽在闽越的一战传得越发的出彩,同样,为了抬高此战,也不得不让驺郢也享受到一些名望。

待日后再让百姓知晓真实的版本,乃是被许泽压着打了半日,那时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有个买菜的老妇人在人群中也听到了这些传言,捂住心口哎哟一声就跌坐在地了,别人问她怎么了。

她直说本来这天神般的将军应该是她家的女婿。

然后引起了哄堂大笑,有个人说“女婿?他本来还应该是我爹呢”,欢声笑语中,把老妇人挤到树根子底下去了。

想攀附又想疯一个。

不过许泽却没工夫听这些奉承的话,他已经沿着直道,加速行军去内城,直奔皇城大门。

贾诩在皇城已经站立等候了许久,见到许泽到来,直接大步迎了上去。

许泽板着脸翻身下马,一把拉过贾诩到身前,嘴角猛压着笑:“真的不能笑吗?”

“千万不要,忍过今日,这是君侯的奏表,尽快看看。”

两人急促的走着,凑得很近其实在暗中谋划,贾诩将最近的事情快速说了一遍,然后拍打着许泽手中的奏表尽是词赋,全都是祢衡的才学之言。

等会一定用得上。

许泽低头扫了一眼:“用不上多少,我自有话说。”

“君侯斟酌,当真无需?”

“当真!”

许泽拍打着贾诩的肩膀,笑道:“这么好的台子,我岂能无话说!!我让典韦、许褚准备了许多,老贾你搭的这个台子真好,我绝对不会浪费!”

“那就好,那就好!”贾诩欣慰的笑了,像扶着儿子学骑马的老父亲,可以放手了!

君侯绝对没问题!

他转头再看,典韦、许褚扛着一张匾,再往后还有整齐肃杀的蛟龙猛士百名,都是功劳簿的前百之人。

再往后便是囚车、仪仗、战利车马,何等的威仪,以这样的姿态进皇宫,何等快意!

今天之后,谁人不知许扬州!

贾诩心里非常的激动!他造势如此,一是为了让君侯朝堂扬名,二是为了以此奠定他在青州学派的绝对权威,三便是为了将此二事和征闽越紧密相连!

一举!功盖九卿!

自此之后,定无人再能动摇许扬州的功勋地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