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430章 :恍惚间,有几分宗师风范

第430章:恍惚间,有几分宗师风范(第1/2页)

许泽命录事将今日的口供全数记录,安排了证人的住所,一一记下了各家凭证,忙完的时候已经下午了。

甄俨活动着手臂,见到许泽和满宠正自内院有说有笑的过来,连忙施礼让路。

许泽看到了他,走近道:“阿俨,你家祖宅我帮你问了,如今在后将军曹子廉手中,若要买的话需要五千四百金,可买回祖宅和田产,那些田地有人每年养护,上千亩地,还很肥沃。”

“五……”甄俨闻言一颤,心里一片悲凉,那这就不可能了。

若是千金,这辈子还能想想办法,五千金哪怕当年家族商旅皆在、肥田丰收,也要好几年才能拿到这么多钱。

更何况现在家里就他和母亲二人,早成了平民,还居住在了许都府赐的民舍里,土墙灰地,进出皆有尘埃。

许泽和善的笑道:“五千金对于你来说,恐怕是很难,多立功绩,在许都附近先买一座宅邸,娶妻生子,将甄氏安定下来,以后再图祖宅。”

“是。”

甄俨打起了精神,他算是最老实的一帮冀州派了,因为被赶出冀州,所以没有归降之功,他来许都来得早了,什么好处都没有,只能自己兢兢业业的干。

满宠点头向许泽道:“甄书吏很不错,学识修养皆出众,在衙署之中较得敬重,办事也妥当。”

“你看,满府君都这么夸了,用不了几年便可擢升,俸禄、赏赐自然也会更多,前日台阁上奏了新的俸禄赏赐法,你们书吏私底下可以了解商讨一下。”

“好,好,多谢君侯。”

甄俨感觉许泽有点变了,这番话以前他可不会说出口,现在一言一语,皆有勉励,带着一种平和的力量感。

言行,竟然有了几分宗师风范。

这种气度,寻常人在他面前自然会矮一头,并且他说的话都会去记住、深思,反复咀嚼,可能这就是大人物吧。

“吏员好像没有赏赐。”

满宠打断道,这要是全发,这么多书吏、文学掾,不知道要发多少。

许泽笑道:“各府的衙署主官当然负责各自书吏,总不能拿了奖赏,自己私吞吧?若是如此也无妨,人散财聚、财散人聚嘛,得不得人心的区别而已。”

你不发,别的官吏发,过几年你的风评自然就不行了。

满宠也明白这个道理,苦笑摇头:“真有你们的,能想出这种政策。”

“初平时嘛,最好是上下一心,谁也不能去想躺着揽权,总归是要荣辱与共的。”

“大汉若是再次颓败,而世家又揽财巨富,凭什么?”

“不错,君侯说的对,”满宠也深以为然,“先办好此案,人证、物证已问好,如今再去审问张氏之人,等结果出来,便可上呈陛下。”

“需要多久?”

“大致半日,”满宠办事雷厉风行,自然也想尽快解决,他好再去办别的案子:“今夜便可有奏疏上呈台阁,对石苞的通缉现在就可取消。”

“多谢。”

“不必,是君侯路子走得好,在下依律行事,不过,这石苞虽然戴罪立功,但难以出任,最好是入军营积攒军功,走另一条路。”

“明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0章:恍惚间,有几分宗师风范(第2/2页)

当天夜里,许泽已将所有罪证全部闭环,张氏的人也都供认不讳,低买的肥沃田土有两万多亩,大多都在冀州。

他们便是趁着冀州归降,治理还不算严格的时候,打算与河东的家族同盟,为的是日后能够在大汉占据一席之地。

世家的思维其实也很长远,他们愿意抱团起来,在暗地里赚取长期保证地位的资底,而后等待曹、许死去。

他们能够等到那一日,再来庆贺,所以朝堂才会呈现如此祥和的态势,是因这些世家将权柄交给了丞相府而已。

毕竟世间不会有人一直是常青树,等他老了、故去,很多都能再改变,他们定下的许多政令都可逐步改变,那时地位、风潮、话语权,一切都可以卷土重来。

有了这个结果,钟繇那边也就忙完了,出关来主持大局,并且还拿出了修订过后的汉律,听完许泽最近办北临案如此迅速,他也很震惊。

“什么?天子脚下,竟有此事?”

“是啊,寺卿闭关深研,不知此事,许某若非是遇到石苞,恐怕也不知晓,竟是局势刚定,就出现这等丑闻,日后办学如何能推行?”

“子泓,多亏了有你,否则此案至今无人发觉,他们隐藏也太深了。”

两人从库阁并肩走出,钟繇脸上全是敬佩。

“子泓啊,你办了这等大案,足以颠覆许都学子的认知,不日便可取缔北临学府,而老朽却不能做什么,实在是愧疚。”

许泽也很受用,拱手道:“那,大理寺的奏疏就交给寺卿来写了,卷宗都在正堂,许都府的奏疏亦在正堂,校事府也有统领随时可以传唤。”

钟繇:“……”

我忙了一天,现在夜深了,我饭都没吃!

一出来你就说这种话,你没有心吗?

“你不陪我吗?那你去何处?”

“我进宫一趟,这件事得提早告知陛下,陛下可还在等呢,支出多少、赏赐几何,今夜就要讨来,”许泽凑近小声道:“我至少能请来千金为赏赐,到时可以发给大理寺、许都府的兄弟,最近都辛苦了,熬更守夜四处奔波的。”

“哦……”

钟繇顿时无奈了起来,那这个本事我确实没有,还真留不住这小子,“那就拜托了,许少卿。”

……

刘协在深宫亦未睡,因为荀彧在与他说乌巢附近发生的那场大火,其中亦有蹊跷,但却没能抓到了纵火之人。

正恼火的时候,听许泽来禀报,连忙抽身出来,亲自下台阶去迎,听闻北临案已结,人证物证齐全,可以查处三儒,揭露丑行,公之于众。

定可让许都学子欢颜,日后举荐官吏亦可从名士举荐、清谈逐步的转为考校。

“那,子泓你觉得乌巢那场大火,和这件案子是否有关?”

“肯定有关,”许泽咧嘴而笑,“这里面有多少勾结尚且不知,一把火烧尽了账簿和书信往来,这样就很难追查了。”

“所以那场火,没办法,此案只能到此为止,”许泽肯定的劝告,让刘协不要继续追查下去,一来可能徒劳无功,二来耽搁大事。

“好吧,不过朕还是想派遣校事暗中查访,看看是否能得到些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