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一柄陌刀压大唐 > 第七十二章:李光弼

一柄陌刀压大唐 第七十二章:李光弼

簡繁轉換
作者:成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4 14:28:33 来源:源1

第七十二章:李光弼(第1/2页)

沈潮生带着众弟兄骑马出营,其他弟兄都骑着马,唯独张六奴在给哥舒燕驾车。

沈潮生并未穿正式的官袍,而是一身甲胄。

绯红袍已经不合适,那紫袍却又过于显眼。边关将帅,一身甲胄在身,无论何时都不算出错。

更何况,甲胄在身,冲杀起来也方便……

众人骑着战马前行,其他人不知何时,都特意落后沈潮生一两个马位。与沈潮生并排的,除去哥舒燕的马车,就只剩下了沈啸。

众人就这般进入姑臧城,朝着河西节度使使府而去。

当日沈潮生回姑臧城时。

文臣武将城外相迎,王元帅并驾齐驱的画面。只过了一夜,就被传遍了姑臧城。

“大郎,别睡了,你没看见那些马车都在往使府赶吗?只怕是使君要上任了!你昨日不是后悔没见着?”

“真假?七郎你可莫要拿我逗耍!”

“你自己去看那些个马车!”

“走,咱们也去凑个热闹。”

身居高位,免不得会有人羡慕,更少不了受人嫉妒。

“看,那就是新任君使。”

“怎的还是个尚未及冠的少年郎?”

“啧,紫袍郎啊……”

……

河西节度使使府外,不知何时被围了个人山人海。

哥舒燕敲了敲马车内的案台,张六奴便故意将车速减缓。

沈啸此时也识趣,稍勒马缰,落后沈潮生一个马位。一个马位,若有人冲杀,护下大哥也来得及。

大哥不需要自己来护,是大哥的事。自己要不要上前,是自己的事。

行驶至此,唯独留下沈潮生一人走在最前处。

少年郎一身明光铠,腰佩无铭,一骑当先。

或许是那车驾后的旗帜徽记过于显眼,沈潮生一眼便瞅见在道路两边停靠的车驾。

沈潮生并未停留,策马而过。

河西节度使使府前站着一人。

那人身材魁梧挺拔,浓眉深目,蓄着浓密的须髯,神情稍显冷峻。

一身戎服,腰佩横刀,杀伐之气极沉。

见沈潮生策马而来,李光弼前踏几步,抱拳沉声道:“河西道赤水军兵马使李光弼,参见沈节帅。”

这员久经沙场的悍将此刻神情冷峻,望着沈潮生的目光却无半分轻视,那声节帅喊得中气十足,全然没有因沈潮生年少而有半分迟疑。

沈潮生见状连忙翻身下马,双手扶住李光弼的手臂:“折煞晚辈了!”

李光弼神色微变,正要开口,扫视一眼周围,这才生生按下。

沈潮生也不顾周围人的惊讶,扶着李光弼便往使府内请。

众弟兄翻身下马,等哥舒燕先行,这才跟在哥舒燕身后入府。

沈潮生一直都在打量眼前这李光弼。

这位“守城第一将”。

别人或许不明白,为何沈潮生如今身为节度使,却还能对一军兵马使自称晚辈。

可沈潮生却是门清。

李光弼得尽王忠嗣真传,在唐朝便已经学会使用地道战,心理战。与史思明在大唐这张版图上斗的有来有回,最终平定安史之乱。

可如今,这正当壮年的天骄,却还是明珠蒙尘。

沈潮生正要叹气,李光弼却率先开口说道:“沈节帅虽未及冠,可军功做不得假。如今节帅在百姓面前自降身份,只怕有损威严,末将诚惶诚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二章:李光弼(第2/2页)

沈潮生依旧没有松手,轻声笑道:“管那些做甚,今早哥舒公不也将我那家中两匹战马全都牵走了?我自当是晚辈。”

李光弼闷不做声,这倒是真让沈潮生有些尴尬了。

这李光弼莫不是个闷葫芦吧……沈潮生暗自寻思。

“沈节帅,如今身居高位,还是稳重些……”李光弼开口再劝。

得。

当真是个倔驴脾气。

沈潮生刚刚落座。

“这是近日吐蕃掠边得军报。”

“这是还未审批的粮秣文书。”

“这是还未重新核对的户籍与年末赋税,当初王公已经算好送往长安,如今还需要节帅尽快核实。”

……

沈潮生看着那案上越堆越高的文书,整个人头都大了,难怪古人都要培养心腹。

就这么一大堆的事情,让自己一个人忙活,不知道得忙到什么时候。

“李将军,我这还未巡视各大军营,这些事情还望……”

沈潮生面露狡色,这种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办理就好了,何苦为难自己。

“沈节帅,身居其位,当谋其事。”

李光弼的声音不卑不亢,显然不准备替沈潮生分担。

沈潮生暗自咬牙,难怪啊难怪,难怪李光弼出身名门,早早得门荫入仕,如今依旧还只是兵马使,在帮忙处理政务。

同样是别将,哥舒翰都已经快升任副节度使了……

难怪王忠嗣当时会说用不顺手就送回来!

……

街道上,喧闹之声依旧不绝于耳,大多都在感慨这少年使君的风采。

恰在此时,阴氏车驾内走出位锦袍公子。

阴弘济望着沈潮生径直扶李光弼入府的背影,忍不住凑到崔砚之的马车边低语:“崔郎你瞧,这乳臭未干的节帅连个尊卑都不懂,崔氏的车驾就在这儿,他竟连个招呼都不打,分明是没把博陵崔氏放在眼里!”

阴弘济眼角余光瞟着崔砚之的脸色。

崔砚之闻言只淡淡掀了掀眼皮:“阴贤弟这话可就说差了。节帅新上任,先见军中重将乃是常理。”崔砚之声音不高,却不容阴弘济反驳。

阴弘济身为武威郡的氏族,自皇甫惟明倒台后,军中关系便已经被王忠嗣清理了一遭。

如今没了军械门路,相比起巴结送礼,自然更想让这节度使下台来。毕竟当初在那胡麻铺子前,这年轻的节帅就不收自家名刺!

崔砚之把玩着手中玉石,今日之事不过意料之中。

毕竟哪怕是自己带着博陵崔氏名号前去军营,也还未彻底盘上关系。

再加上这几日长安传来消息:那桩与雪糖相关的买卖,虽然是王家在管,可是出口却是着落在河西道。

作为博陵崔氏五房的次子,崔砚之被族里打发到这边塞之地,本就是权力倾轧的弃子,否则怎会不入朝堂入边疆。

如今家中争权之势愈演愈烈,大伯与二伯互不相让。

长安传来的线索,才是自己一家人买命的筹码。

只要能抓住雪糖背后的财路,就算在这使府门前雪地上站三天三夜,崔砚之也有的是耐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