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四十七章 巡察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四十七章 巡察

簡繁轉換
作者:音冰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8 04:50:55 来源:源1

第四十七章巡察(第1/2页)

“窝在这里当降卒,一辈子抬不起头!是爷们儿的,就跟老子去西域!让朝廷看看,咱们河北儿郎,不止会打内战,更能为国开疆,扬威域外!”

有将领们带头,又刚被长安百姓的犒军洗礼过,底下原本萎靡不振,惶恐不安的叛军士兵们,此刻听闻有机会戴罪立功,重返战场,而且是为国征战,不少人的眼神重新亮了起来。

尤其是那些本就悍勇,却被裹挟造反的士卒,更是心动。

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主将的态度。

连史思明,田承嗣这样的大帅都豁出去了,他们这些小兵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报名处排起了长队。

不论叛军,还是唐军。

名单初步拟定后,被呈送给郭子仪和李光弼。

郭李二人仔细审核,又派人暗中核查,确认无误后,才开始进行下一步的打散整编。

这个过程,史思明等人全程配合。

甚至主动将自己麾下一些特别骁勇的亲兵也推荐了出去,以示绝无保留,并主动协助新上任的唐军校尉,安抚那些因为要与旧日同袍分离而有些情绪的士兵。

“看什么看?以后都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跟着咱们陛下,还能亏待了你们?比跟着老子有前途!”

“记住你们现在的编制!不是老子的范阳军了!也不是朔方!是大唐军!谁记错了,军法处置!”

他们态度的转变,极大地促进了整编的顺利进行,这些降卒看到自家将军都如此识时务,并且似乎真的得到了陛下的任用,那点不安和抵触也渐渐消散,开始尝试融入新的集体,熟悉新的军制。

就是这政委是干啥的?

怎么还说以后要教俺写字呢?

是的,殷灵毓顺手把军队制度稍作修改,提前预防藩镇割据。

当郭子仪和李光弼看着名册上那一个个被打散重编的名单,以及营中逐渐焕发出新生的士气时,心中对殷灵毓的威望和手段,更是叹服。

恩威并施,阳谋驭下。

陛下不仅收服了这几头桀骜的狼,更借着他们的手,彻底消化了这批数量庞大的降卒,将其转化为可用的力量。

数日后,西征大军在郭子仪,李光弼的率领下,带着整合完毕的精锐,浩浩荡荡向西进发。

城楼之上,百官肃立,目送大军远去。

人群中,李白望着那远去的烟尘,胸中豪情与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交织。

他慕义来投,渴望在这再造盛世的伟业中一展抱负,如班超投笔从戎,如司马相如檄定西南。

可如今,最宏大的战事已毕,西征之路虽艰险,可军阵之间的具体庶务,他并不擅长。

他想起在天宝年间那段看似风光,实则憋闷的岁月。

如今这位陛下,英武果决,气度恢宏,与沉湎声色的李隆基截然不同。

他渴望能真正施展抱负,参与这再造盛世的伟业,而非仅仅作为一个吟诗作赋的客卿。

数日后,李白终于按捺不住,求见殷灵毓。

紫宸殿内,殷灵毓正在批阅各地送来的关于恢复民生的奏章,见李白进来,便放下了朱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七章巡察(第2/2页)

“李翰林求见,所为何事?”

李白深吸一口气,撩袍跪倒,不再是之前宴饮时的随意,而是带着郑重的恳求。

“陛下!臣李白,蒙陛下不弃,厚待于朝,然臣投奔陛下,非为安享尊荣,实欲效犬马之劳,为陛下分忧,为这煌煌盛世尽一份心力!”

已经带着很明显的求官意味了,李白抬头看向殷灵毓,生怕得到的答复仍是“卿且安心诗酒”之类的话语。

但李白只看见殷灵毓急匆匆侧身,然后叫他起来。

李白:?

然而还是听话的站好了。

“李卿之才,朕深知之,诗才天纵,剑术超群,更兼一份遍历名山大川的阅历,与体察民情的热肠。”

上首陛下的声音平和而清晰:“随军西征,或留京任职,皆非最能发挥卿长处的去处。”

李白的心微微一沉。

却听殷灵毓继续道:“朕欲设一职,名为‘大唐巡察使’,直属朕之驾前,不受三省六部常规节制,遇事可密奏,直呈御前。”

李白一怔,抬头望去。

殷灵毓对他轻笑。

“李卿之才,不在琐碎政务,而在旷达胸襟,敏锐感知,锦绣文章,若将你束缚于一地一衙,才是暴殄天物。”

“巡察使无需固定驻所,可持朕之节钺与特制鱼符,代朕巡阅天下,东临碣石,西极流沙,南抚百越,北望阴山。”

“卿之职责有三。”

“其一,览名山大川,访市井乡野,察各地风土人情,物产特色。”

“何处丝绸精美,何处陶瓷出众,何处有技术可为国用,何处有丰饶物产尚未开发……皆可记录在册,呈报于朕。”

“朕要知道,朕的大唐,除了稻麦粟米,还有哪些珍宝埋于尘土,哪些潜力藏于民间。”

“其二,体察民情,观政得失。”

“地方官员,是勤政爱民,还是庸碌无为,甚至是贪赃枉法?民间有何疾苦,有何冤情?卿可暗中查访,若遇贪恶,证据确凿者,有权调动当地不良人即刻锁拿,但需立刻呈报朕与刑部,御史台,不可擅专判决。”

“卿是朕的耳目,是利剑的指引,而非持剑之手。”

“其三么……”殷灵毓微笑道:“便是将卿这一路所见所感,无论是山河壮丽,还是民生多艰,无论是官场积弊,还是人间温情,皆化作诗篇文章。”

“朕要让后世之人,不仅通过史书,更能通过李卿的笔墨,看到这个时代最真实,最鲜活的气息。”

李白听着这前所未有,超乎想象的职务描述,眼睛越来越亮,胸膛剧烈起伏。

这……这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职位!

无需困守衙门,可纵情山水!

无需处理繁琐政务,却能以天子特使的身份洞察世间!

更能以手中之笔,记录这个时代!甚至……甚至能直接向陛下呈报所见之黑暗,直达天听!

这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知己!

浪漫,理想,却又实实在在的参与着这个国家的复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