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四十八章 一家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四十八章 一家

簡繁轉換
作者:音冰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8 04:50:55 来源:源1

第四十八章一家(第1/2页)

李白立刻就想叩首谢恩,一看陛下制止的手势,只好停下。

但仍旧心潮澎湃,深深的俯身拱手。

“臣……李白,领旨!必不负陛下信重!臣这一双眼,这一支笔,从今往后,便为陛下而看,为大唐而书!”

殷灵毓颔首:“朕会为你配备一个精干的小团队,负责文书整理,行程安排与安全护卫,具体的地方发展规划,案件审理,自有专业官员接手。”

“卿,只需做李白。”

李白硬是眼泪都出来了。

他这一生,狂放不羁,笑傲王侯,潇洒豁达。

可内心深处,何尝不曾有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苦闷?何尝不曾有过才华满腹却不得其门而入的彷徨?

他曾以为翰林待诏已是知遇,最终却发现那不过是君王酒宴上一道助兴的雅致点缀而已。

而此刻,陛下没有让他去学着处理繁琐公文,没有让他去适应官场规则,更没有将他当作粉饰太平的,只需要写诗的弄臣。

她理解他,成全他,甚至……珍惜他。

她给了他最极致的信任,最广阔的平台,最自由的灵魂!

他可以永远属于他自己。

而他的身后,是陛下,是盛世大唐。

李白去找了杜甫。

杜甫已经托人把家里人护送来了长安,现如今定居在一座朝廷分下来的宅院里,每天忙的团团转,一边又要记录他所见的民生疾苦,整理起来交给陛下留存,一边又要在朝廷的支持下去改善这些问题,让百姓的脸上重新焕发笑颜。

但心中是高兴的。

府邸不算多宽敞,但胜在清静,也足够住下杜甫一家老小,临近西市,能听到些许市井的喧嚣,反而添了几分烟火气。

院门虚掩着,李白推门而入,只见杜甫穿着身厚实暖和的衣裳,正伏在院中石桌上,借着明亮的天光,对着面前的卷宗与稿纸,提笔疾书。

“子美!”

杜甫闻声抬头,见是李白,笑着放下笔起身相迎。

“太白兄!你怎么得空来了?快请坐!”

他一边招呼,一边手忙脚乱的想将石桌上的文稿收拾出块地方,又朝屋内喊道:“夫人,太白兄来了,烦请再沏壶热茶来。”

李白却浑不在意,一撩衣袍就在杜甫对面坐下,目光扫过那些写满字的纸张,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某地灾情,某处水利待修,某户抚恤发放情况等等,不由笑道:“子美如今可是大忙人了,案牍劳形,心系黎庶,真乃吾辈楷模!”

杨氏远远在屋内应了一声,很快便端着一壶新沏的茶和两个陶碗出来,对李白微笑着颔首致意:“李翰林。”

李白连忙还礼:“嫂夫人,叨扰了。”

杨氏放下茶壶便又回了屋内,继续哄着孩子午睡。

李白接过陶碗,也不嫌烫,呷了一口,长长舒了口气。

杜甫端起自己那碗,也喝了两口暖和了一下身子,道:“兄长就莫要取笑我了,陋室初定,无酒待客,只有清水一碗,兄长莫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八章一家(第2/2页)

“能得陛下信重,做些实事,又能与家人团聚,比之昔日漂泊,如同隔世。”

杜甫答了李白的话,又看向李白:“倒是太白兄,一向如闲云野鹤,如今留在长安,可还习惯?”

李白便兴致勃勃向好友分享自己的喜悦。

杜甫当然也很为李白高兴,但也担忧,嘱咐道:“兄长,孤身远游,风餐露宿,更要小心谨慎,江湖险恶,官场波诡,纵有陛下信重,亦需处处留心。”

“哈哈,我省得!”李白朗声大笑,意气风发。

“有陛下在,还有手中剑,囊中酒,笔下诗,天下之大,白何处去不得?只是这一去,不知何时再能与子美兄灯下对酌,论文赋诗了。”

杜甫笑道:“太白兄何必作此儿女之态?你巡游天下,记录风物,揭露时弊,我于长安,梳理民生,起草条陈,你我虽身处异地,所为皆是陛下社稷,亦是殊途同归。”

“他日你倦游归来,你之见闻,于我亦是宝贵的讯息,届时,你携四海风尘,我备浊酒一壶,再听你讲那天下奇闻,岂不快哉?”

“好!一言为定!”李白大笑,端起陶碗:“便以茶代酒,敬子美,敬陛下,敬这大唐盛世重光!”

“敬盛世!”杜甫也端起碗,与李白轻轻一碰。

他选择俯身大地,倾听社稷深处的叹息与希冀,扎根于尘世的脉搏,细数黎民的叹息,拭去百姓的泪水。

他得以纵情云霄,勾勒山河卷上的风骨与气象,遨游于时代的穹顶,采撷光风补月,化作天下的记叙。

虽殊途,却同归,共赴一场关于大唐风骨的盛会。

杜甫重新为李白续上热茶:“太白兄既领新职,何时动身?欲往何方?”

“随行人员尚在遴选,总要些时日,何况还有家小要安排,总还是要在长安停留许久的。”李白笑道。

杜甫想起自己收到的消息,道:“对了,前日收到达夫来信,言道…他跟着的那位,即将返回长安,他作为随行官员,不日也将抵京,我们三人,或许很快便能重聚了。”

“哦?达夫也要回来了?”李白眼睛一亮,随即抚掌笑道:“好!好啊!当年梁宋之游,恍如昨日,待他回来,定要拉上他,再寻一处好山水,痛饮三百杯!”

杜甫也笑了起来。

“好啊!一醉方休!”

李隆基的确在回来的路上。

而且因为其现在身份尴尬,所以比他更先到的,是他派来试探和示好的,殷灵毓的母亲。

仪琳郡主,李瑶。

群臣们稍有些担忧过此事。

怕殷灵毓再做出什么不理智的决定来。

他们可不认别人!

但李瑶只是大大方方见了殷灵毓一面,随即带上自己的男人,报了和李白出游的队伍名额,便不再露面。

也让众人狠狠松了口气。

李瑶和殷灵毓的见面很简单,看了看殷灵毓的模样,大小,和画像上比了比,又告诉她了李隆基的小算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