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战:大陆第一悍将! > 第327章 军备竞赛,推倒重来!

抗战:大陆第一悍将! 第327章 军备竞赛,推倒重来!

簡繁轉換
作者:小烟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9 14:57:17 来源:源1

第327章军备竞赛,推倒重来!(第1/2页)

不光是马来半岛上出现了小鬼子的二式战机,高丽半岛那边冒出来的更多。

马来那边就一个飞行师团,大概三百来架。

高丽这边可狠,足足六百多架,差不多是两个飞行师团的规模。

搁在原历史,43年那会儿二式战机总共也没多少,也就六百出头,直到44年才过千。

可这个时空的小鬼子,显然是被天朝空军揍急眼了,咬碎了牙也要量产新家伙。

不过,虽然在高丽半岛砸了六百多架二式战机,结局也没好到哪儿去。

因为这边,天朝也有三百多架崭新的H-3等着。

二式战机确实是高空机,爬得快、冲得猛,但灵活性就差了老大一截。小鬼子再一次尝到了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滋味。

一架二式战机想咬住一架H-3,打算在高空把它干掉。

没成想,那架H-3半道儿一个漂亮的筋斗翻到了二式身后,机炮“咚咚咚”一串炮弹狠狠砸在二式的机身上。

紧接着12.7毫米航空机枪又是一通猛扫。

这架二式立刻拖着滚滚黑烟,一头栽向地面。

H-3的飞行员冷冷瞥了一眼下坠的敌机,一拉操纵杆,又扑向了另一架二式。

小鬼子的二式,发动机底子不行,为了硬上高空,增加了结构强度,飞机死沉死沉的,速度没提上去,爬升也比P47慢。

在H-3面前,它那点本事真不够看。

........

“嚯!”黄海飞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天空中坠落的敌机,撇了撇嘴,“这就是小鬼子憋出来的新宝贝?看起来……也不咋地嘛!”

站在他旁边的第十集团军司令伍天明,闻言呵呵一笑:“老黄,话也不能这么说。小鬼子这股子不服输,爱学习的劲儿,还是值得表扬一下的嘛!

能从咱们手里吃了那么多亏,还能琢磨出这么一款能跟咱P47掰掰手腕的新飞机,已经算本事不小了。

你瞅瞅,现在天上,咱们的H-3新鸟还在换装,飞得最多的还是P47。小鬼子的这二式战对上咱的P47,勉强能打个五五开,场面至少不那么难看了。”

伍天明的语气里,带着一种老兵油子点评新兵蛋子的调侃,但眼底深处,还是藏着对战场变化的清醒认识。

第九集团军的司令李亮明摸着下巴,笑呵呵地说道:“老伍这话在理!

我倒是觉着啊,这场空战,小鬼子憋着劲儿,主要就是想试试咱们P47的深浅,找回点场子。

可惜他们不知道,咱们这些年也没闲着,手里还攥着H-3这更硬的新牌!

而且这场仗打到现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小鬼子跟咱们的斗机大赛了。”

他抬手指了指远处炮声隆隆的前线,“你看,天上要是没拿到制空权,咱地面部队打起来都费劲,推进速度都慢了。”

伍天明点头赞同:“没错!早些年打小鬼子,只要家伙比他们硬,炮比他们猛就行。

但现在可不一样了,这才几年光景?这仗啊,真成了小鬼子跟咱们拼手艺的较量了。

咱们出新飞机,他们也出。要是咱们没及时拿出H-3,这次抢制空权,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哈哈!那就等着瞧吧!”黄海飞大笑起来,带着十足的底气,“瞅瞅现在这架势,小鬼子的新宝贝在咱们的H-3面前,照样是挨揍的命!

我看啊,用不了多久,这片天还得是咱们说了算!”

与此同时,溧水武器研究所内,一项新实验正在悄然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27章军备竞赛,推倒重来!(第2/2页)

风洞实验室

“动力系统,提升至三级!”

“样机模型稳定,未见异常!”

“前风机关闭,后风机启动,动力维持一级!”

“样机稳定……”

……

“两侧风力开启,动力提升至二级!”

“样机稳定!”

“动力反转!前风机启动,动力提升至四级!”

“样机数值超标!快降动力!”

观察室内,钱成宁、李启樘、杨格明这三位航空界的元老,正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紧盯着风洞内的动静。

钱成宁接过研究员递来的报告,扫了一眼数据,眉头立刻拧成了疙瘩。

“唉,这坎儿还是迈不过去啊!”钱成宁把报告拍在台面上,声音带着忧虑

“咱们H-3新式战机,说实在话,够争气!俯冲起来像鹰隼,格斗起来也算灵活,高空作战也不含糊。

可它这毛病,就像根刺一样扎在这儿!速度一飙起来,它就僵了,高难度的缠斗动作根本做不了!”

H-3作为天朝第一款真正拿得出手的自研战机,最大平飞速度能冲到每小时750公里左右。

但实战中,为了安全和操控,飞行员往往把作战速度压在550公里上下。

这速度比起小鬼子的零式舰载机是快了不少,但对钱成宁他们这些疯狂的科学家来说,远远不够。

他们现在铆足了劲,就想搞出一款能在高空高速环境下、作战速度稳稳超过六百公里的新战机。

可惜,风洞里试了好几种方案,都在高速高压下折戟沉沙,飞机承受不住那种极端应力!

李启樘拿起另一份数据翻看着,忽然抬头道:“老钱,老杨,你们说,咱们是不是钻进死胡同了?”

他放下报告,手指习惯性地敲着桌面,“咱们一直在材料、在机体结构上使劲儿,想着怎么让这铁疙瘩更硬、更能扛揍。

可问题的根子,是不是从一开始的气动布局上就歪了?或者说,咱们的设计思路本身就有点……嗯,不够奔放?”

“哦?启樘,你有什么想法?”杨格明立刻来了精神,身体微微前倾。

钱成宁也投来询问的目光,紧锁的眉头稍微松动了些。

李启樘放下数据,比划着说:“一架飞机能不能扛住高速高压,关键在哪儿?”

没等两人回答,他就自顾自说了下去,“我看就三块:座舱气压、机翼和尾翼!

高空高速下,座舱气压会猛增!咱们之前借鉴零式搞的飞行服和座舱,是有进步,但还不够。

我在琢磨,能不能搞一套真正全封闭、能加压的飞行服?同时把座舱密封性做得更好,内部加压。

这样既能保护飞行员,又能腾出手来,在机翼和尾翼的结构材料上做更大胆的文章……”

李启樘的思路正逐渐接近问题的核心,高空高速飞行,飞行员承受的过载和压力是首要考虑。

后世成熟的战机座舱加压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而机翼和尾翼的结构与材料,则直接决定了飞机能否在高速下完成剧烈动作而不解体。

至于机身主体,在承受这种高速应力方面,反倒不是最关键的部分。

三个老家伙一讨论起来就忘了时间,几个小时后才终于达成共识。

他们决定彻底推翻之前的几个保守方案,按照李启樘提出的新思路。

大刀阔斧地重新设计下一代战机的气动布局和关键结构,准备在风洞里再搏一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