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战:大陆第一悍将! > 第523章 聪明的郑家,遇阻!

抗战:大陆第一悍将! 第523章 聪明的郑家,遇阻!

簡繁轉換
作者:小烟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8 16:32:33 来源:源1

第523章聪明的郑家,遇阻!(第1/2页)

和平常一样,踩着点踏进家门,就看见两个穿开裆裤的小家伙已经在院子里等着了。

张元初刚下车走进去,两个娃就叉叉的跑上来叫爹。

一手抱起一个走进屋内,钱诗瑶正穿着一身粉白色的居家服坐在沙发上看着书,旁边有女佣在清扫地面。

听见动静,她抬起头浅浅一笑:“回来啦?”

“嗯!”张元初应着,朝四周望了望,“爹呢?平时这个点儿不是在院子里喝茶吗?”

“下午郑士良来过,说是找爹喝酒,俩人一道出去了。”

钱诗瑶合上书说道:“看郑士良那样,像是有事商量,不过也没明说。”

“郑士良?他找爹能有什么事?老郑家现在不是在西南搞旅游搞得风生水起吗?最近生意不顺了?”

老郑家是当初支持张元初的家族之一,如今也算国内排得上号的家族了。

当初,在别的家族争着抢餐饮、服装、工业的蛋糕时候,老郑家却偏偏选了旅游业。

刚开始不少人笑话他们,说这洋玩意儿在国内哪搞得起来?

毕竟那会儿百姓日子都紧巴巴的,谁有闲钱旅游?

再说,景区门票收入都得归国库,私人根本沾不上边。都等着看郑家怎么收场。

可谁想后来经济越来越好,旅游还真成了风气。

谁知郑家脑筋活,他们不挣门票钱。

却在景区周边建宾馆、开饭店、设购物点,还培训当地老百姓当导游。

这一来二去,竟然真被他们摸出门道,赚得盆满钵满。

后来他们还搞起旅行团,在各大城市设点招揽客人,包吃包住包讲解。

新鲜又省心,一时间大受欢迎。

…………

一家人正吃着晚饭,张兴忠一步三晃地回来了,满脸通红,酒气熏天。

张元初摇了摇头,让佣人扶他到沙发上歇着,又吩咐厨房煮了碗醒酒汤。

等张元初吃完饭,老爷子汤也喝得差不多了。

“爹,老郑家找您到底什么事儿?他们好像有阵子没跟咱们走动了。”张元初点了根烟,舒坦地吸了一口。

“他们啊,是想托我问问你,能不能帮他们弄点入境证明,省点时间。”

“入境证明?那不是归办事处管吗?正常申请也就半个月,他们急什么?”张元初有点意外。

“办事处流程慢,一趟下来得十几天。老郑家想把旅游做到国外去,带国人出境,也引外国人进来。

要是成团出行,一批批的人,哪等得起那么久。”

那些看似随意简单的东西,背后往往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

入境证明,最初是张元初想出来的法子,为的是防止不法分子偷偷潜入天朝境内。

要是谁在天朝本土出现,却拿不出身份证明,那就一律算作非法潜入。

一旦被认定为非法潜入,处理方式也很直接,自己去修路吧。

别想着逃,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这一套,说到底也是为了维护国内的安定。

外教部那边也没闲着,在证明上设了不少条款和防伪手段,就怕有人造假。

可假货这东西,什么时候都断不了根。总有人办不下来,就动歪脑筋弄张假的。

所以每张证都是一次性的,还带着时间限制。

比如张某办了一张,上面会清楚写明办理时间、区域编号和到期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23章聪明的郑家,遇阻!(第2/2页)

持证进入本土之后,证明就会被海关收回,换成一本暂居证。

上面标注了你能待多久、住在哪儿。时间一到,必须离境。

在张元初看来,这办法虽然繁琐,但过去确实好用,没出过什么乱子。

可那是以前,如今老郑家的事让他意识到,如今贸易范围扩大到全球,人、货、资金流动频繁。

再靠证明那套,不仅拖时间,节奏也跟不上了。

……

“老郑家可以啊,生意都要做到国外去了?”张元初有点意外地对老爹说道。

“是啊,他们才是真精明。今晚我听说他们打算把旅游业务拓展到其他古国,正计划跟当地谈合作。

那些地方文明古老,估计不少国人会感兴趣。”

比起从前的老王家、老宋家,老郑家确实聪明。

战争年间他们没赚什么大钱,甚至有过一段挺难的日子。

可战争毕竟短,两次大战加起来也就几年,大部分时间还是太平年月。

而搞旅游业不招人眼红,也不犯忌讳。

你看老宋家他们,老想在敏感领域插一脚,结果一直被王文盯着。

可你做旅游,王文看一眼就懒得管了,毕竟碰不到金融部的底线。

“那倒是!”张元初应了一声,想了想又说道:“老郑家当年跟我们关系不错,您可以转告他们。

入境证明这事,我没法给他们开快速通道。规矩就是规矩,谁也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这点没得商量!

不过您可以透露一下,我正准备出台新策,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张元初已经有推行护照的打算了,虽然目前还没几个国家用这东西,但他可以先在周边试行。

这样的好事,估计别国也乐意。等时机成熟,再慢慢把推广到全球。

“这样最好。”张兴忠点了点头,老郑家本来也知道直接找张元初办证难办,才托他传话的。

………

西南云山深处

“天马计划”和“云计划”从立项至今,已经推进了好几年。

进展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一方面,晶体管计算机经过不断改进,算是达到了它的巅峰。

说得好听是巅峰,说得直白点,就是已经没多少提升空间了。

好处是,计算速度比之前的电子管计算机快了一大截。

坏处是,这也意味着技术到头了。

另一方面,导弹的精度问题依旧棘手。

两年前,导弹在五百五十公里内命中率还不错。

可两年过去,最大精确射程只提到六百三十公里,再远就保证不了精度。

想尽办法也突破不了,让人头疼。

不过也有亮点,月兔计划研发的火箭发动机被移植到导弹上,阴差阳错搞出了射程四千多公里的型号。

放在这个时代,这数据已经相当惊人。

可惜,没有军事卫星引导,精度差得离谱。

今年初做过一次试射,从云山深处的发射井打向海上目标,结果落点偏离了一百多公里,简直没眼看。

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提升精度,可就像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膜,摸得到,却穿不过去。

到底是什么在限制,他们至今还没完全弄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