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51章 但行好事

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51章 但行好事

簡繁轉換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1 02:19:20 来源:源1

第51章但行好事(第1/2页)

湘王竟然死了。

李景隆带回来的消息堪称石破天惊。

纵然是朱允炆也呆愣在殿中,他即便是再想削藩,也没想过要把亲叔叔逼死,更何况是湘王。

“湘王死了,湘王怎么会死呢?”

“朕只是要议他宝钞之罪,朕甚至不会废掉他的王位。”

“先生。”

朱允炆望向方孝孺,眼睛通红,喃喃道:“该死的人没死,最不该死的湘王死了!

天下人会怎么看朕?”

方孝孺也很头疼,他万万没想到湘王会这么刚烈,竟然会直接**。

以孝治天下,结果把没有过错的亲叔叔逼死了!

“陛下,臣理解你的心情,但现在最要紧的是将此事定性,绝不能放任流言横生,以损伤了朝廷和陛下的颜面。”

这话的潜台词很明显,湘王死了不可挽回,但他不能没有过错,他若是没错,岂不是朝廷错了?

朱允炆霍然直直望向方孝孺,良久,他才无力摆摆手道:“就依先生之言。”

荆州到应天不过咫尺而已,湘王之死的消息根本就瞒不住,建文帝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召集群臣进宫,但此事还是第一时间在长江中下游传开,继而向着大明南北诸省而去。

……

临安公主府,李祺整理着朝服衣冠,临安公主眼眶通红,她自然已经知道朱柏**而死,她比朱柏大了十一岁,曾真心的疼过朱柏,在早熟的古代,长姐如母,是以她的难过伤心无以言表。

“夫君,妾知道你今日定会仗义执言,十二弟从小到大都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他死的冤枉,若是没人为他发声,他真要永世堕入黄泉,不得翻身了。”

言语中已然对皇帝侄儿极度失望,临安公主甚至能猜到皇帝接下来会做什么,无非是给十二弟身上泼脏水,说他畏罪自杀。

李祺没说话,只是神情认真的再次点点头。

一切准备就绪,李祺出府,方一出府便见到府外零落站着一些人,有学子、有官员亦有普通的行商、百姓,这些人面容大多有些憔悴,有的人看着奔行了很久,他们向着李祺行礼后便离开了,不发一言,李祺却陡然明白了些什么。

这些人可能是从荆州而来的吧。

而他曾为湘王仗义执言。

他坐上马车一路往皇宫而去,路上不时有人指着他的马车道:“那便是临安大长公主的驸马李祺李大学士,就是他为湘王仗义执言,若是皇帝听他的,湘王定不会死。”

“可惜了,湘王殿下是个好人。”

“慎言,那可是朝廷……”

李祺攥紧了拳,人常言道:民心如流水,易散而难聚,天下大势就在人心之间,势之变幻,就在旦夕。

马车走到朱雀大道时,突然停了下来,赶车的马夫急声道:“驸马,前面有士子拦路。”

士子拦路?

李祺眉头一皱,难道又是江南士子要来作妖?可自己已经很低调了,拦车做什么。

一边想着一边挑开车帘,他放眼望去,却不是他想象中的江南士子,而是许多受过他恩惠的北方士子和南方士子,最前面站着他的弟子王艮。

这些人见李祺出来后,齐齐向前而来,围在车架前。

“李师,事已至此,请保重自身。”

“湘王已矣,还请李师节哀。”

“李师,您曾教导过学生,退步是为更向前,还请节哀。”

王艮泣泪跪在马车前,“老师!”

这些士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1章但行好事(第2/2页)

李祺愣住了,而后一股酥麻之意从脊梁骨陡然传到了他的头皮上,他明白了他们在做什么!

自洪武二十三年返回京城以来,李祺一言一行皆用圣人的规矩要求自己,他或许是个假圣人吧,可他装的很像!

当初廷中李祺为湘王发声之事朝野皆知,而如今湘王**,外人不知道,可这些曾近距离接触过他的学生,却知道李祺是何等光明之人,自然知道他一定会在廷中抗辩,为湘王请命!

可如今朝中陛下锐意削藩,信重方孝孺等人,李祺上书不过是以卵击石,虽然皇帝大概率不会杀他,但必然会彻底失去圣意。

他们可不曾忘记,李祺身上还背着李氏的罪孽,若当真如此,李氏平反就再无希望了。

李祺没想到他们会聚集在这里,为保全自己而努力,来到这世间近十年,终究是有些用的。

他李祺或许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圣人,可受他思想所影响的人中,日后总会有圣人出现。

这天下的读书人,也不尽是猪狗之辈,皎皎于其中者,亦不可胜数。

正如鲁迅先生曾说过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诸生所想所愿,我已知晓。”

李祺向诸生回礼,而后平静道:“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能够再为诸生授学,往日里我曾对诸生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今日我再向诸生言: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仅此二句,再不复言。

请诸生各自归去,我去也!”

说罢李祺回到马车中,马夫一扬马鞭,那车架便再次轰隆隆向前而去,唯独留下车架之后的一众学子,注视着车架走远。

突然有学子说道:“早就知道会如此。”

周遭响起一阵叹息之声。

“李师心坚如铁,乃是明心见性的圣贤,又岂是我们这些挠挠之语所能改变。”

“学士曾言:为道纵死心如铁,今日之事早有预料。”

“李师曾是公侯冢子,又经历家族剧变,于生死间有感悟,继而成就今日,他的境界又岂是我们所能够揣测的。”

“究其根本便是朝廷根本不该治罪湘王。”

王艮想起了老师曾教导过他的——“过于刚直的人难以活下来,有时我们不得已算计人心、大势、玩弄权术,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该逆势而上时,虽死亦无憾。”

言犹在耳。

一道道夹杂着叹息之声的交谈声渐渐远去。

李祺的马车落在宫门前,他下车时见到许多朝臣已经到了,众臣自然也看到了李祺,几乎所有人都望向了他。

当初李祺是不赞同治罪湘王的,而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不知道李祺会不会在殿上发难。

细细想来,还真的是非常有可能。

李祺虽然不以直谏著称,但在大是大非之前,他是一向非常不绕弯子的。

尤其大家都知道先帝临终前,也曾单独召见李祺,虽然先帝没有点出顾命大臣,但李祺事实上便是先帝留下辅佐的臣子。

而以李祺对先帝的诚谨侍奉,他一定会纠正新帝的错误。

今日的朝会,怕是不会平静。

李祺自然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他平静的等待着宫门打开,而后随礼官进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