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24章 丧钟已鸣

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24章 丧钟已鸣

簡繁轉換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1 02:19:20 来源:源1

第24章丧钟已鸣(第1/2页)

地处长江南岸的应天府,竟在洪武二十五年初的冬日中,落下了薄薄一层白雪。

李祺、刑部尚书陈英几人围着铜炉而坐,笑谈着国子监中,李祺扬名、群儒噤声之盛事。

“南人强势,自诩正统,对北人多有贬意,今日驸马狠狠挫其傲气,当浮一大白。

缙绅,此言不是针对你。”

缙绅便是解缙,除了李祺外,大概任谁都想不到,他竟然会向李祺递上拜帖,想要结交。

李祺知道在历史上,解缙曾在洪武二十四年上书朱元璋,为李善长鸣冤,又因为解缙实在是明初少见的大才子,他有心让解缙做李显穆的老师之一。

最重要的是,李祺虽然现在是北方士林领袖,但他并不想激烈搞地域党争。

日后打趴下江南士林,他还是要接纳南方士子的,所以对解缙的示好,他欣然接受。

解缙无所谓的摆摆手,“缙也对南人浮华讷讷风气多有不满,况且缙祖籍山西,倒也算是北人,景和挫败诸儒,自此士林将要一变了。”

李祺将温热的酒灌下,摇摇头,“说起来容易,可又哪有那么简单,今日南人群儒噤声,正是其老谋深算之所在,他们知道争不过我,所以不下场论道,既然不曾论道,又何谈胜败呢?”

陈英、解缙几人一对视,皆微微皱起了眉头。

“朝堂、士林,名为两分,实则一体,自古以来想要压制异端学说……”

陈英缓缓道:“皆用强权,如焚书坑儒,焚其书卷,灭其肉身,继而践踏其道。”

解缙等文人不禁打了个寒战。

李祺缓缓举杯,“怀城所言,正是真相。”

学术之争,便是权力之争,向来是你死我活的,正如李祺所言,今天虽然大显威风,李祺声名鹊起,成就大儒之位。

但南人是绝对不甘心将士林中的权力让渡给李祺的,日后定然还有一番番的龙争虎斗。

战争才刚刚开始。

南人广布朝堂,掌控士林,一旦形成合力,其力量之强,绝不是区区李祺一人所能抵挡。

若非李祺背后有皇权支撑,怕是论道刚刚开始,他就已经死在权力之下了。

“景和可有应对之策?”

李祺沉吟,他手中有一张致命的底牌,在合适的时机,足以掀起不逊色于洪武四大案的滔天血案。

但他觉得不是现在。

因为如今已经是洪武二十五年,马上朱标就会病逝,而后是蓝玉案,立皇太孙等一系列大事。

这个底牌在这些涉及天下的大事面前,很可能会泯然众人矣。

这张牌若是留到建文四年,朱棣靖难杀进应天府后,将会有奇效。

想到这里,李祺将心中所思按下,澹澹道:“他们若是与我辩论,尚且有几分胜机。

若是想要动用其他的手段,我有圣意垂青,在北人没有占据上风前,我们无往而不利。”

解缙、陈英二人一滞,对视一眼,李祺所言已经是明显,圣上对南人把持朝堂不满,所以要扶持北人,而李祺便是立在士林中的标杆。

只要李祺不犯根本性的错误,圣上就会一直保他。

“莫要停著,此肉正值柔嫩。”

李祺一言冲散了凝滞的气氛。

“当浮一大白!”

“景和倒酒!”

暖屋中有白气蒸腾而起。

外间的雪竟也渐大,落了地上一层白,折着月色,泛着银丝若流盈。

……

洪武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七,太子朱标自洛阳归来,向皇帝献上了西安、洛阳两地的考察奏章,他认为综合各方考虑,应当迁都洛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章丧钟已鸣(第2/2页)

但天有不测风云。

朱标回京第二夜便直接病倒,太医诊断是心神耗费过大导致身体内虚,再加上舟车劳顿,洛阳与应天府气候差异大,导致邪风入体。

一直到这时,众人还以为只要好生休养即可,但很快宫中朝中就发现,一碗碗药喂下去,太子的身体却丝毫不见好,还每况愈下。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势之一字,摸不着、看不到,却真实存在,太子如今便颇有大势难回之相。

朝野内外上下一时万众失声,唯有奉天殿上的阴云在不断汇聚,没人知道上天之怒,将会降落何方!

……

李祺和临安公主静悄悄的走在东宫中,每个宫人皆是谨小慎微,生怕闹出些不妥当的声音,打扰了病中的太子。

太子寝殿的外殿中,李祺夫妇二人见到了太子妃吕氏和诸位皇孙,吕氏瞧着很是憔悴,身子单薄、清减了许多。

浓重的药味弥漫在殿中。

临安公主上前握住吕氏的手,神色焦急,“皇嫂,皇兄身体如何了?”

吕氏惨白着脸摇摇头,“殿下身子每况愈下,不见好转。”

里间突然传来一道虚弱的声音,“是临安和景和吗?”

听到朱标的声音,吕氏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水,带着李祺夫妇进入内殿中。

殿中烛火飘摇明暗,好似在预示着朱标风雨飘摇的生命。

李祺一眼望去,当初那个英武的皇太子,已经病入膏肓,甚至脸上显出死气。

吕氏和皇孙们满脸悲戚。

李祺心中很是复杂,临安公主已经控制不住心中悲痛,快步走到朱标病榻前,泣泪道:“太子哥哥,怎么会走到如今的地步呢?”

朱标勉强笑道:“这大概就是天命如此吧。”

他话中充斥着浓浓的不甘,又有一股无可奈何的灰败之意,生老病死,生人所注定要经历之事。

临安公主、吕氏以及皇孙们闻言又是一阵垂泪。

“景和。”

“咳咳。”

“臣在。”

朱标望向李祺,脸上满是遗憾,“我本想招纳你入东宫,日后还能为韩国公府平反,你有惊世的才华,不该因为家族的罪责而埋没。

如今看来,却是没希望了,不知父皇又会如何安排你的未来。”

李祺面上动容,若是朱标真的即位,大概真的会因为自己,而为韩国公府平反。

只是……

天意便是如此。

李祺哀声悲道:“太子兄长仁慈,自有天相护佑,臣……

臣还等着做您的臣子,如何能倒在这里呢?

性命只在神中,太子兄长定要振作精神,自愈之日,亦不远矣。”

……

离开东宫时,临安公主哭成了泪人,甚至几番悲痛的要昏厥过去。

她哽咽的揪着李祺的袖子,含糊不清的问道:“驸马,你说皇兄还能……

还能……”

她已然说不出话来,唯有泪水涕下。

李祺环拥着她回了公主府,多余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但凡是来看过朱标的人,心中都已经有了答案。

甚至就连朱标自己都已经没了求生的意志。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

历史上的那个日子,东宫敲响了丧钟。

呜咽沉闷,如呕哑沸沸。

为太子朱标而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