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 第848章 春闱在即

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第848章 春闱在即

簡繁轉換
作者:漫步风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9 03:09:07 来源:源1

第848章春闱在即(第1/2页)

他站起身,走到三人面前,眼神锐利而又充满了期待。

“朕要你们当这个‘博士’,不是让你们去引经据典,掉书袋子!朕要的,就是你们脑子里那些,真刀真枪,从尸山血海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朱爱卿,”他拍了拍朱照国的肩膀,“你就把你这辈子,是如何练兵,如何在大漠中寻找水源,如何判断敌军的动向,如何临阵鼓舞士气,一五一十地,原原本本地,写下来,说出来!这就是最好的教材!”

“张爱卿,你善于布阵,齐爱卿,你精于后勤。你们就把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整理出来!你们口述,朕派最好的翰林学士,给你们当书吏,帮你们记录、润色!”

“这,就是朕要的教材!这,就是我大奉最宝贵的财富!”

任天鼎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此事,就这么定了!你们三个,就是我大奉军事学院的开山祖师!你们的名字,将与这所学院一起,流芳百世!这是军令,也是朕对你们的,最高封赏!”

朱照国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只能苦着脸,无奈地单膝跪地。

“臣……领旨!”

解决了军事学院的问题,任天鼎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他回到龙椅上坐下,目光一转,看向了那个从始至终,都含笑不语的年轻人。

“林尘。”

林尘立刻起身,拱手道:“臣在。”

“军事学院,有了将,也要有帅。此事,朕和你,都还要多费心。”任天鼎话锋一转,提起了另一件事,“不过,朕今日更想问问你。今年开春后的恩科,马上就要进行了。你的那个‘京师大学堂’,教出来的那一批学生,准备得怎么样了?”

此言一出,殿中许多文官,都竖起了耳朵。

特别是吏部和礼部的官员,他们对于林尘那个不走寻常路的“大学堂”,早就充满了好奇与一丝若有若无的敌意。

在他们看来,那里面教的,都是些“奇技淫巧”的杂学,与圣贤之道,相去甚远。

任天鼎的语气中,充满了期待:“朕可是等着你给朕输送一批,能用、好用、敢用的人才啊!朝中这些位置,可都空着呢!”

面对皇帝的期许,和满朝文武的注视,林尘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压力。

他只是微微一笑,对着龙椅之上的任天鼎,自信地拱了拱手。

“陛下放心。”

“臣保证,此次科举,我大学堂的学子,必将让陛下,也让满朝诸公,大开眼界!”

……

天鼎五年,二月初。

京师的冬天,终于在连绵的几场春雨中,露出了退却的姿态。御道两旁的柳树,已经悄然抽出嫩绿的新芽,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与淡淡的寒意。

然而,对于这座庞大帝国的都城而言,真正的热浪,并非来自季节的更替,而是源于一场即将到来的,足以牵动天下无数人心弦的盛事——春闱。

科举会试,即将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48章春闱在即(第2/2页)

从天南海北,五湖四海汇聚而来的数千名举人,早已将京师大大小小的客栈、会馆挤得满满当当。一时间,京师之内,墨香四溢,书声琅琅。无论是清晨的街巷,还是深夜的酒楼,处处可见埋头苦读、或高谈阔论的士子身影。

他们的命运,乃至背后无数个家庭的荣辱兴衰,都将在这短短的九天三场考试中,尘埃落定。

城南,宣阳坊,一间名为“闻香品茗”的茶楼。

这里是外地来京士子最喜欢聚集的结社场所之一。此刻,茶楼二楼靠窗的位置,早已坐满了来自各地的读书人。茶香袅袅,伴随着压抑不住的议论声,显得格外热闹。

“诸位兄台,此次春闱在即,不知都有几分把握啊?”一个来自江南的士子,放下茶杯,笑着问道。

此言一出,周围立刻响起一片或谦虚、或苦笑的回应。

“唉,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我等寒窗苦读十数载,成败在此一举,说不紧张,那是骗人的。”

话题兜兜转转,最终,不可避免地,落到了今年最引人瞩目的一个考生群体身上。

“说起来,今年京中,可出了个新鲜事物。”一个身材微胖的河东士子,神秘兮兮地说道,“不知诸位,对那威国公创立的‘京师大学堂’,有何看法?”

“京师大学堂?”

这个名字一出,整个茶楼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古怪。

一个面容倨傲的年轻士子,冷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屑:“呵,不过是威国公一时兴起,弄出来的玩意儿罢了。我听说,里面什么都教,天文地理,格物算学,简直就是个大杂烩!这科举取士,考的是圣人文章,比的是经义策论,跟他们那些‘奇技淫巧’,有何相干?”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不错!科举之道,乃是看个人之天赋与数十年之苦功。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哪有什么捷径可走?更何况是被人‘教’出来的?”

就在这时,一个坐在角落里,一直沉默不语的青年,忽然开口了。他的脸色有些苍白,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意味。

“诸位……或许有所不知。在下……在下就曾在京师大学堂,读过三个月的书。”

“哦?”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那青年名叫钱浩,乃是两浙路的举人。他感受到众人的注视,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不瞒诸位,当初在下也是冲着威国公的赫赫威名,第一批考入了大学堂。想着能得威国公指点一二,金榜题名,岂不是易如反掌?”

他自嘲地笑了笑,继续道:“可进去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大学堂请来的先生,的确有一些是声名显赫的大儒,可大部分,都是从国子监请来的助教和讲师。他们教的经义,和国子监教的,并无二致,都是那一套东西。”

“那不一样的是什么?”有人追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