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 第878章 春耕大赏!

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第878章 春耕大赏!

簡繁轉換
作者:漫步风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0 03:24:53 来源:源1

第878章春耕大赏!(第1/2页)

他顿了顿,声音中透着一股雄心与气魄:“朕今日,就要让我大奉的文武百官都亲眼看一看!看看我大奉的根基所在,让他们明白,刀笔吏的案牍文章固然重要,但这田间地头的学问,才是我大奉江山,万世不移的基石!”

“遵旨!”吕进应了一声,苍老的脸上也泛起一丝激动的红晕,匆匆领命而去。

一时间,整个皇城都为之震动。各部衙门的官吏们,无不惊诧莫名。皇帝陛下竟然为了一个小小的司农寺,临时召集了几乎整个朝廷的核心官员,这在大奉开国以来,还是头一遭!

半个时辰后,当林尘陪同着天鼎帝与太子的御驾,抵达位于皇城东南角的司农寺时,这里早已是冠盖云集,人头攒动。

司农寺,这个平日里在六部九卿面前几乎没有半分存在感的清水衙门,今日却成了整个大奉的政治中心。

司农寺寺卿孟元正,一个皮肤黝黑、身形微胖、看着像个老农多过像个官员的中年人,正诚惶诚恐地率领着他手下那一群同样朴实的官员,跪在门口接驾。

在他们身后,户部尚书陈文辉、吏部尚书王奎、礼部尚书孔昭林、工部尚书郑有为,以及那位以刚正不阿著称的六科给事中邬思辨等一众朝廷大佬,皆已到齐。他们神情各异,有好奇,有不解,更多的,则是一种对皇帝陛下心思的揣摩。

“臣等,恭迎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之声,响彻云霄。

“众爱卿平身!”任天鼎春风满面地走下御驾,虚扶了一把最前方的孟元正,“孟爱卿,今日,你这司农寺,可是要给朕,给满朝文武,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孟元正激动得浑身发抖,连声道:“托陛下洪福!托陛下洪福!臣等不敢言惊喜,只求不负陛下所托!”

一路上,任天鼎兴致不减,他对林尘和任泽鹏说道:“朕还记得,当初林尘提出这个改革春耕礼的计划时,朝中还有不少反对之声,认为这是轻慢祖制。可现在看来,一个真正能让百姓获益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今日,便是检验这制度成色的时候了!”

众人簇拥着帝王,浩浩荡荡地走进了司农寺的主殿。

甫一进入,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给吸引了。

原本空旷严肃的大殿,此刻被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展览厅。数十张长条形的展台,整齐地排列着。有的展台上,摆放着各种闻所未闻的植物根茎、种子;有的展台上,陈列着各式各样、造型奇特的农具;还有的展台上,则是一叠叠厚厚的书籍,上面用娟秀的楷书,写着《江南稻作精要》、《北方旱地改良法》之类的标题。

任天鼎目光扫过,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他笑道:“孟爱卿,别愣着了,你这个主人家,该给朕和众爱卿,好好介绍介绍这些宝贝了。”

“是!陛下!”孟元正压下激动的心情,走到第一张展台前,拿起一本装订精美的书籍,高声介绍道:“启禀陛下,诸位大人。此物,乃是苏州府吴县的一位名叫‘张远山’的举人,耗时十年,遍访江南稻农,所著之农学书——《江南稻作精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78章春耕大赏!(第2/2页)

“书中,详尽地记述了双季稻的育苗、插秧之法,更重要的是,他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施肥理念!将豆饼、河泥发酵后,混合作肥,可令水稻亩产,凭空增加一成有余!此法经过我司农寺反复验证,真实不虚!”

“哦?”任天鼎闻言,眼前一亮。

在场的官员们,也发出了阵阵惊叹。户部尚书陈文辉更是抚须点头,若有所思。对于他这个大奉的“财神爷”而言,粮食亩产增加一成,这背后所代表的,是难以估量的税收和国力增长。

“你觉得如何?”任天鼎看向孟元正。

孟元正躬身道:“回陛下,臣以为,此书,利在千秋!当为大赏!”

“嗯。”任天鼎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孟元正又引着众人,来到另一座摆放着一个巨大铁家伙的展台前。那农具造型奇特,下方有三个如同犁铧般的铁嘴,上方则是一个漏斗状的木箱。

“陛下,诸位大人,请看此物!”孟元正的声音里充满了自豪,“此物,来自河间府,名为‘三脚耧车’!乃是一名老木匠,结合了播种与犁地之法,所造出的新式农具!”

他亲自上前,演示道:“使用此物,只需一人在前牵引,便可同时完成开沟、下种、覆土三道工序!其播种之效率,是寻常人力的五倍以上!且下种均匀,大大节省了种子的用量!我司农寺测算过,若此物能于北方旱地普及,仅凭节省下来的人力与种子,便可让一个中等农户,多开垦出十亩薄田!”

这一下,连工部尚书郑有为,这位大奉的首席技术官,都忍不住走上前去,仔细地观摩着那耧车的精巧结构,口中啧啧称奇。

大殿内,议论纷纷,惊叹之声不绝于耳。从肥料改良,到农具革新,这些实实在在的进步,让在场的每一位官员,都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场“春耕礼改革”,给大奉带来的巨大潜力。

林尘负手而立,也在环顾四周。这些东西,在他看来,确实是这个时代了不起的创造。那本农学书,已经有了近代化肥的雏形。那台耧车,更是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就在此时,任天鼎含笑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林尘,你这位春耕礼改革的始作俑者,光看不说话,可不行啊。”皇帝笑道,“你也给朕好好看看,给孟爱卿他们参详参详。待会儿司农寺排出的名次,你可是要替朕,做最后的审核的!”

此言一出,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

几乎所有官员的目光,都齐刷刷地集中到了林尘身上,眼神中,多了几分审视,几分不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