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 第891章 那凭空消失的两百多万顷田地,

第891章那凭空消失的两百多万顷田地,去哪了?(第1/2页)

“诸位大人,说完了吗?”

他环视一周,目光平静如水,却让接触到他眼神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是一凛。

“既然说完了,那便听我说三条理由。三条,为何此事,不但要做,而且必须立刻就做的理由!”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目光直视着户部尚书陈文辉。

“第一条,为‘续命’!陈大人,你掌管天下钱粮,我只问你一个问题,我大奉如今在册的田亩,相较于百年前,是多了,还是少了?”

陈文辉一愣,下意识地回答:“自然是少了许多……”

“少了多少?”林尘追问。

“这……户部卷宗记载,太祖年间,天下垦田约八百万顷。而到去年为止,在册的田亩,仅余五百八十万顷。”陈文辉说完,立刻补充道,“但这百年来,天灾**,土地兼并,都是常有之事……”

“那我再问你,”林尘打断了他,“我大奉的人口,相较于百年前,是多了,还是少了?”

“自然是多了。”

“田地少了,人口多了,可为何朝廷的税收,却并未感觉增加了太多?甚至在几年前,还一度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陈大人,那凭空消失的两百多万顷田地,去哪了?它们是真的被天灾损毁,变成了不毛之地吗?”

陈文辉额头出现冷汗。

“不!它们没有消失!它们只是被从朝廷的税册上,‘抹掉’了!它们通过‘诡寄’‘投献’等种种手段,挂在了那些享有免税特权的士绅名下,变成了一颗又一颗,趴在王朝身上,疯狂吸血的毒瘤!诸位大人!”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你们只看到了如今国库七千万两的存银,便觉得可以高枕无忧!可这不过是‘火耗归公’等策,从地方官吏的指缝里,硬生生抠出来的钱!是治标之策!而我们真正的赋税根基——田亩,正在以一个恐怖的速度,不断地流失!这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我们只是给它修剪了一下枝叶,让它看起来更茂盛了,可它的根,正在被无数的蛀虫,一点一点地啃食干净!”

“今日不治,十年之后,国库或许还能维持;二十年之后,便会再度紧张;倘若五十年后,再遇上什么天灾**,边疆战事,届时,天下田亩十不存三,朝廷无钱无粮,拿什么去赈灾?拿什么去打仗?到那时,才是真正的国本动摇,回天乏术!所以,此番改革,不是为了开拓,而是为了续命!为我大奉的江山,再续百年之命!”

一番话说完,陈文辉的脸上,血色尽褪。他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因为林尘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他这位户部尚书的心坎上。他比谁都清楚,林尘所言,句句属实!

林尘没有停顿,他伸出了第二根手指,这一次,他的目光,望向了御座之上的任天鼎。

“第二条,为‘正心’!陛下,圣人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万民之天下。我等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说到底,是为天下万民,谋一个太平。可如今,士绅一体,官官相护。他们享受着见官不跪的尊荣,却不行教化乡里之责;他们享受着免除赋役的特权,却行着兼并土地、鱼肉百姓的恶行!长此以往,民心何在?”

“当一个百姓,辛劳一年,所得粮食,大半要上缴国库,而他隔壁的劣绅,坐拥良田万顷,却一粒米都不用交,甚至还要反过来盘剥他的时候,他心里,会有怨恨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91章那凭空消失的两百多万顷田地,去哪了?(第2/2页)

“当一个百姓,受了冤屈,告到官府,却因为对方是士绅,而被官官相护,打回原形的时候,他心里,会有绝望吗?”

“这怨恨与绝望,日积月累,便成了**!只需要一颗火星,便能燃起燎原大火,将这锦绣江山,烧成一片白地!史书之上,那些因暴政而亡的王朝,哪一个,不是亡于民心尽失?我等今日,剥夺士绅特权,看似是与天下士人为敌,实则是向天下万民,表明朝廷的态度!表明陛下的决心!告诉他们,在这大奉的天下,皇天后土,人人平等!士,不能压民!官,更要为民做主!如此,才能正天下之人心,才能让我大奉的子民,真正地拥护朝廷,拥护陛下!这,才是真正的万世基业,是比任何城墙关隘,都更加坚固的国本!”

“正心”二字,重重地砸在了任天鼎的心里。他握着扶手的手,青筋暴起。作为帝王,他比谁都明白“民心”二字的分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悬在每一个帝王头顶的利剑!

最后,林尘的语气,变得平和了一些。

“第三条,为‘立新’!王大人,你方才说,剥夺特权,会寒了读书人的心,让他们没了盼头。此言,恕我不敢苟同!”

他的目光,扫过王奎,扫过在场所有读书人出身的官员。

“我以为,真正的读书人,其盼头,绝不应是那区区几亩田地的赋税,更不是见了县官,可以不下跪的虚浮体面!正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读书人真正的荣耀与盼头!读书不是让人成为特权阶级,而是为了消除特权阶级。”

“所谓特权,从来不是荣耀,而是腐蚀人心的毒药!它只会让士人变得贪婪、自私、不识稼穑之苦,视万民如草芥!长此以往,我大奉的官场,只会劣币驱逐良币,充斥着一群精致的利己官员,而非真正心怀天下的国之栋梁!”

“所以,臣以为,此番改革,更是要为我大奉的士人,‘立新’!立下一个新的风气,新的榜样!告诉天下的读书人,从今往后,身为士绅,不再是你们可以作威作福的资本,而是你们需要承担更多责任的开始!你们要带头纳粮,是为国分忧;你们要一体当差,是与民同苦!这,才是真正的士绅!是国之基石,是民之表率!”

“如此,才能筛选出真正有担当、有抱负的国之栋梁!也唯有这样,我大奉的江山,才能真正做到人才辈出,长治久安!”

“续命”,“正心”,“立新”!

三条理由,层层递进,从财政、民心,再到立国之本的士人风气,构成了一套完整而又无可辩驳的理论闭环!

文渊阁内,鸦雀无声。

之前还激烈反对的陈文辉、王奎等人,此刻都呆立当场。他们发现,自己所坚守的那些“祖宗之法”“士林风骨”,在林尘这关乎王朝生死存亡的三大论点面前,显得是那样的苍白,那样的不堪一击。

他们,被彻底说服了。

不是被林尘的权势,而是被他那无可辩驳的道理,和他那颗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彻底击溃了所有的防线。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也是最后一次,望向了御座之上的任天鼎。

现在,只等他,做出最终的裁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