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 第165章 舌灿莲花,陈明利害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第165章 舌灿莲花,陈明利害

簡繁轉換
作者:琅邪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8 02:28:59 来源:源1

第165章舌灿莲花,陈明利害(第1/2页)

“这既是我的意思,也是我父王的意思!”

面对舅父窦抗的质问,李世民既没有隐瞒,也没有狡辩,反而老老实实说出了事实。

“哈哈哈,很好,我明白了。”

窦抗闻言一时间怒极反笑,随后阴沉着一张脸对李世民道:

“看来你父王和你们李家如今大势已成,不再需要我们窦家了。

既然如此,老夫待会就派人去一个个通知在朝中为官的窦氏族人,要他们明天跟老夫一起上书辞官,好给其他人腾出位置。”

眼见窦抗一言不合就以辞官相要挟,李世民却依旧是不慌不乱,似乎早就料到自己舅父会有如此激烈反应。

待窦抗说完,他才轻轻摇了摇头,好言劝道:

“舅父稍安勿躁,不如先听我这个做外甥说两句,再做决定不迟。”

窦抗沉着脸没有说话,只是冷冷看着李世民,倒是想听听他如何舌灿莲花,是不是真能将黑的说成白的。

李世民既然敢跟父亲李渊主动请缨出面劝说窦氏,自然早就想好了游说的说辞,但他并没有直接解释他们李家非要抢在秦昇之前在关中举行科举考试的缘由,反而问了窦抗一个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

“当今天子自称是弘农杨氏之后,不知舅父可曾了解过弘农杨氏的发家史?”

窦抗皱着眉头看李世民,虽说不明白自己外甥为何会突然问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但还是点了点头,沉声回答道:

“老夫自然知道,当年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于乌江边,一众汉军将领竞相争抢项羽尸身,其中一个名叫杨喜的郎中骑抢得楚霸王的一条腿,被汉高祖封为赤泉侯,弘农杨氏由此发家。”

听窦抗说完弘农杨氏的起源,李世民不由笑了笑,又继续问道:

“如此说来,弘农杨氏同样是以军功起家,可为何千百年来,其他家族起起落落,不是没落就是消亡,只有弘农杨氏一直长盛不衰?”

听完李世民的问题,窦抗再次皱起了眉头,因为他怎么可能听不出自己外甥是在借弘农杨氏劝喻他们窦家。

但他作为窦家的家主,怎会这么轻易被一个晚辈用三言两语给说服,因此他故意装起了糊涂,依旧冷声说道:

“二郎,扯了半天的弘农杨氏,你到底想说什么?”

李世民怎会不知窦抗是在故意装傻,但他并没有拆穿,只是看着窦抗,继续娓娓说道:

“依我之见,弘农杨氏之所以千百年来一直长盛不衰,原因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治学’。

杨喜虽说因军功被封侯,但其后代却一直以治学为弘农杨氏的立族之本,先后出过杨敞、杨宝和杨震这些经学大家,其中杨震更是被时人称之为‘关西孔子’。

正是因为弘农杨氏注重治学,注重对后人的培养,使得弘农杨氏人才辈出,故而千百年来可以一直保持长盛不衰。”

窦抗看着李世民,虽然面色依旧很是阴沉,但眼神分明已经有些触动。

李世民见状,便继续趁热打铁道:

“相比之下,扶风窦氏同样兴起于汉时,封侯者不胜枚举,但大多是因为军功和外戚的身份得以封侯,一旦新君登基,便立即遭到清算,族人也跟着遭殃,家族也就此沉沦,根本无法与弘农杨氏相提并论。”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们窦家就该学弘农杨氏,同样以治学作为立族之本。”

听完李世民的话,窦抗依旧没有表态,只是冷冷问了李世民一个问题。

李世民则重重点了点头,语气斩钉截铁:

“正是如此!”

可窦抗却是冷冷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5章舌灿莲花,陈明利害(第2/2页)

“但你要知道,即使我这个家主放话,要族中子弟从今日开始便潜心治学,可学问这东西,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学有所成。

而你们父子还要抢在今年冬天就在关中举行科举考试,可曾给过我们窦家子弟一个机会?”

面对窦抗的质问,李世民反而笑了,同时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因为这至少说明了窦抗是认可窦家应以治学作为立族之本的观点,只是认为应该给他们窦家子弟一些时间,而不是今年冬天就抢着举行科举考试,根本不给他们窦家子弟机会。

“舅父有所不知,我父王已经同意在今年冬天举行的科举考试中暗中实行左右榜录取,其中左榜只录取关陇世家子弟,右榜才录取其他考生。

左右榜取士之事乃是秘密进行,外人根本无从知晓,只当这些关陇世家的子弟都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考上的,恐怕连这些考生自己都这么认为。

而舅父完全可以以此为契机,大力弘扬窦家治学之风,使得扶风窦氏也可以跟弘农杨氏一般,以治学立族,千百年长盛不衰!”

听到李渊暗中用左榜专门录取他们关陇子弟,窦抗也不由一阵意动。

他们窦家之所以反对科举考试,是因为科举考试严重损害到了他们关陇贵族的利益。

可若是科举考试能够事先充分保证他们关陇贵族的利益,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他心中此时还有一些顾虑,毕竟天下人都知道他们关陇贵族是以军功起家,重武轻文,如今参加科举考试却有大量子弟中举,很难让天下人信服。

除此之外,这个左榜录取关陇子弟是只在本次科举考试实行,还是今后每一届科举考试都是如此?

李世民似乎是一眼看出了窦抗的顾虑,不等他开口便沉声道:

“舅父不必担忧,我大哥已经出面去劝说关中六姓放弃参加今年冬天的科举考试,到时候你们关陇子弟自然是名正言顺之事。

除此之外,看在关陇世家一直支持我们的份上,前几次科举考试我可以说服父王专门留出一个左榜来录取关陇子弟,只是这绝非是长久之计,学问这种事,最终还是看你们自家子弟。”

说到这儿,李世民顿了顿,而后继续语重心长说道:

“舅父,我知道你们关陇世家都希望我父王取得天下之后,可以恢复以前九品中正制,以此来保证你们关陇世家的利益。

但这是不现实的,毕竟自魏晋以来,王朝更迭频繁,没有哪一家哪一姓有百年江山,跟九品中正制有莫大的关系。

有了这些王朝的前车之鉴,我父王绝无可能再去恢复什么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势在必行。”

窦抗听完再一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李世民也没有再说下去。

因为他很清楚,以窦家如今的处境,根本没有别的选择,除非真的打算跟他们李家彻底翻脸决裂。

但以窦抗的老谋深算,绝不可能会做这种蠢事。

果不其然,窦抗最终还是缓缓点了点头:

“好,念在甥舅一场的份上,我赞同此次科举考试的录取名单分配方案,至于另外几家是否赞同,我可就不敢保证了。”

李世民暗暗长松了一口气。

因为只要窦家愿意出这个面,去跟另外几家陈明利害,他们没有理由不答应。

窦抗又看了李世民一眼,突然冷声提醒道:

“只是如此大事,你们父子下次再做决定之前最好还是跟我们商议一下,以免最终有什么误会。”

最后一句话算是警告,稍稍挽回了窦家作为关陇贵族的颜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