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 第291章 李孝基不请自来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第291章 李孝基不请自来

簡繁轉換
作者:琅邪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8 02:28:59 来源:源1

第291章李孝基不请自来(第1/2页)

五原郡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赵国经过“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国力大增,疆域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将河套之地纳入了赵国的版图。

只是战国末年,随着赵国国力的衰退,河套之地落入了匈奴人之手。

待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重新夺回了河套之地,重置九原郡。

可到了秦朝末年,匈奴人又趁着秦末天下大乱,再一次占据了河套之地。

直到汉元朔二年,汉武帝刘彻令车骑将军卫青出云中,一路往西攻城略地,收复了河套之地,之后汉武帝下旨在九原郡故地设置了五原郡和朔方郡。

隋开皇五年,隋文帝杨坚废郡置州,在五原郡故地设置了丰州。

大业三年,杨广废州置郡,又将丰州改为五原郡,领九原、永丰、安化三县。

正因为五原郡地处河套地区,土地肥沃,水草丰茂,自古以来便是中原王朝和草原民族的必争之地。

当中原王朝强盛之时,五原郡及整个河套之地便是中原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当中原王朝国力衰退之时,草原民族便会趁机霸占丰腴的河套之地,借机窥视中原。

可以说,河套之地的归属,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中原王朝的强盛兴衰。

本朝也不例外。

开皇年间,大隋国力昌盛,突厥人虽然称霸大草原,却一直对大隋俯首帖耳,很是恭顺,根本不敢有半点忤逆,更别说觊觎河套之地了。

可随着大隋三征高句丽不利,突厥人也终于对着自己一直俯首帖耳的大隋露出了自己狰狞的獠牙,不仅出兵二十多万围困了皇帝杨广所在的雁门郡,还再次对富饶的河套之地虎视眈眈。

起初作为朝廷任命的五原郡通守,张长逊很清楚突厥人对五原郡的野心,他虽说有心想为大隋守住河套之地,但奈何周围的郭子和、刘武周和梁师都等人先后投靠了突厥人,就连李渊都跟突厥人有些不清不楚。

张长逊自知独木难支,最终也只能跟着他们几人后面投靠了突厥人,还被始毕可汗封为割利特勤。

虽然被迫投靠了突厥人,但张长逊却一直没忘记自己汉人的身份,一直在找机会带着五原郡的百姓摆脱突厥人的统治,重新回归中原王朝。

因此,当突厥人两次要对同为汉人的李渊不利时,张长逊都选择出手拉了李渊一把。

李渊似乎也记着他的这份恩情,一在长安称帝便立即下旨封他为丰州总管、光禄大夫和巴国公。

可张长逊牢记着自己隋臣的身份,根本不接受李渊的册封。

他也知道李渊不放心自己,为了保全自己和五原郡的百姓,他便主动将儿子张孝谟送去长安做了人质。

可他也没想到自己刚把儿子送去长安不久,看似强大的东突厥人就败给了秦昇,自此一蹶不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91章李孝基不请自来(第2/2页)

可他还没有从突厥人兵败的震惊中缓过神来,秦昇的兵马就穿过了井陉,强势杀入了河东。

如果不是儿子张孝谟在长安为质,他一定会毫不犹豫选择跟郭子和一样献城投降秦昇,带着五原郡三县百姓回归朝廷。

可如今考虑到儿子的安危,他自然不敢轻易献城投降隋军了。

毕竟,他就只有张孝谟这么一个儿子,若是自己投降了秦昇,李渊恼羞成怒之下杀了儿子张孝谟,自己可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百年之后又如何给他早死的母亲一个交待呀。

可是完全倒向李渊他又打心眼里不愿意,毕竟在他心中还一直自认自己是隋朝,若是投唐,便是有负国恩,愧对天子。

就在他不知该如何抉择之时,一名亲兵匆匆来报,告诉他永安王李孝基到了。

听到是李孝基到了,张长逊自然不好怠慢,当即亲自带着城中官员出城去迎接李孝基。

李孝基看着眼前的阵仗,便知道张孝谟还没回到九原城,心中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

当初接下这门差事之后,他便跟护卫他的亲兵星夜兼程赶路,一路上不知道跑死了多少匹马,总算是抢在张孝谟前面赶到了九原城,见到了张长逊。

看张长逊面上客套的笑容,李孝基便猜到他并不知道张孝谟在长安失踪之事。

看来自己得尽快从他手中接管五原郡,以免夜长梦多。

虽然心中恨不得现在就抢班夺权,但李孝基看着张长逊身后那几十名面容冷峻的亲兵,只能暂且按捺住内心的焦虑和冲动,反而跟张长逊套起了近乎,态度很是亲密,就如同跟张长逊是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

张长逊见与李孝基态度如此亲密,心中反而隐隐有些不安。

毕竟李孝基不仅是大唐的永安郡王,更是大唐皇帝李渊的堂弟,无论是从身份上还是地位上都没必要如此巴结自己。

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张长逊很难不因此怀疑李孝基是不是带着什么对他不利的图谋来的。

可虽说心中这么想,可张长逊面色却没有显露出半分,只是不动声色附和着李孝基的话,就想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随后,在张长逊和一众官员簇拥着李孝基进了九原城。

本来张长逊在城中最好的春和居酒楼订好了酒菜要为远道而来的李孝基接风洗尘,可李孝基却以自己车马劳顿为由,坚决推脱掉了酒席。

张长逊心如明镜,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其他官员在春和居该吃吃该喝喝,自己则领着李孝基回了通守府。

眼看身边此时没了什么闲杂人等,李孝基也不再遮掩,立即满脸带笑拱着手向张长逊恭贺道:

“恭喜张通守,很快就要入朝为官,跟张少卿父子相聚了。”

听到“入朝为官”和“父子相聚”的话,张长逊一颗心不由猛然一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