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 第190章 秦昇:都穿越了谁还天天开早会

第190章秦昇:都穿越了谁还天天开早会(第1/2页)

“秦郎,你回京这么多天了,没去上过一次朝,不怕朝中同僚说闲话吗?”

自从派刚投奔自己的祖君彦南下江淮去游说杜伏威之后,秦昇便很少再出门,每日待在家中陪坐月子的妻子解闷,甚至回京这么久都没去上过一次朝。

丹阳公主杨翎虽说明白自己夫君是想多陪陪自己,但还是不免担心会有人在背后非议他因私废公。

毕竟自己夫君不管怎么说都是尚书令和十二卫大将军,一人身兼文官和武将之首,之前他坐镇河北道没办法上朝大家也就不说什么了,如今好不容易回京了还一次朝会都不参加,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了。

可秦昇却不这么想,只因为隋朝实行的大小朝制度。

大朝又称为大朝贺,一般只在正旦、冬至和万寿这些重要日子举行,文武百官和藩属国的使节都要参加,依次以向天子道贺,很是隆重。

而小朝又分为朔望朝和常朝。

朔望朝即在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举行的朝会,在京官员都要参加,一来朝拜天子,二来向天子述职。

常朝顾名思义就是日常举行的朝会,每天卯时开始,主要是为了处理朝中大小事,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或天子指定的官员都要参加。

在秦昇看来,自己穿越前就是一个朝九晚五的社畜,如果穿越之后还要每天凌晨五点去开早会,那自己穿越到底图个什么呀!

更何况,他虽然名为尚书令,但因为大隋常年不设尚书令,因此尚书省的公务一直是尚书左右仆射和尚书左右丞在处置,他这个尚书省长官反而无事可做。

至于他的十二卫大将军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当初杨广征讨高句丽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解除关陇贵族对十二卫和府兵的控制,因此他不仅组建了骁果军,还从十二卫抽调了大量将士奔赴辽东作战,致使十二卫在辽东战场上死伤惨重。

之后又因为大隋征伐高句丽不利,各地起义风起云涌,朝廷不得不分派十二卫去各地镇压百姓起义,致使十二卫蒙受了更严重的损失。

可因为大隋国力的衰退和府兵的大量逃亡,十二卫的兵力根本得不到有效补充,致使十二卫日趋名存实亡,形同虚设。

而十二卫的那些大将军或将军头衔,也沦为了朝廷封赏给有功之臣的荣誉性加官,不再掌管十二卫的一兵一卒。

就像秦昇自己,名义上是十二卫大将军,执掌大隋十二卫,但麾下兵马中却没有十二卫的一兵一卒,可以说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武将之首罢了。

因此,哪怕秦昇真去上朝,也是无事可奏,纯粹就是去朝会上露个脸,那又何必呢?

与其大早上去朝堂上听他们君臣扯皮,他还不如好好利用自己在京城为数不多的时间,多陪陪自己的妻儿呢!

毕竟,河北道还有那么多事情等着自己去处置,他不可能一直留在京都陪伴妻儿,杨广也不可能会同意自己将妻儿带去蓟城的。

因此,面对妻子的担忧,秦昇只是淡淡说了一句:

“朝堂上的事有诸公呢?我又何必去凑那个热闹呢!

再说了,若是朝中真有什么事非我不可,你父皇自然会派人来宣我进宫面圣的。”

可是这世上的事往往是好的不灵坏的灵,他话音刚落,门外就有一名下人匆匆来报,说宫里来人宣旨了,要齐国公立即进宫面圣。

听到自己夫君说什么来什么,杨翎忍不住莞尔一笑,随即催促秦昇快点更衣进宫去见她父皇,有什么话回府再说,以免让她父皇久等。

秦昇无奈只能让妻子躺下好好休息等他回府,自己则起身去更衣准备进宫去了。

看着秦昇离去的身影,杨翎面上的笑容却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0章秦昇:都穿越了谁还天天开早会(第2/2页)

因为她也从母后口中得知了,自己的孩子出生当夜,竟然天降异象,预示着这个孩子生而不凡。

若是换做其他母亲,只怕是高兴还来不及呢,可偏偏她是大隋公主,她的夫君又是位高权重手握重兵的尚书令兼十二卫大将军,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这就是她为什么要劝秦昇去上朝以及催促他进宫面圣的原因。

因为她很害怕其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父皇认为秦昇恃功而骄,甚至怀疑他有了不臣之心。

此刻,她脑海中不自觉回想起母后对她说过的话:

“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恪儿!”

她知道母后是在提醒她到底要小心谁,她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绝不让任何人伤害他。

任何人都不可以!

……

当秦昇匆匆赶到御书房之时,却发现除了杨广之外,内史令裴世矩和纳言苏威也在。

待秦昇跟杨广见过礼后,杨广便缓缓开口道:

“此次右屯卫大将军王世充击败了李子通,收复了海陵郡,可谓是大功一件,以三位卿家之见,朕当如何封赏他。”

听到杨广特意将自己召进宫,只是为了商讨如何封赏王世充,秦昇心中不由暗暗摇了摇头。

以他对杨广的了解,自然猜得到杨广心中早就有了主意,之所以召他进宫面圣,与其说是跟他商讨,倒不如说是借此试探他的态度。

毕竟随着自己权势日重,很难不引起杨广的警觉。

作为一个天子,杨广绝不可能容许自己一家独大,哪怕自己是他的女婿也不行。

而刚在淮南取得一场大捷的王世充,无疑被杨广视作制衡自己的最佳筹码。

因此,面对杨广的试探,秦昇只是躬身行了一礼:

“王大将军刚在淮南立下大功,朝廷理应重赏,以示勉励,至于如何封赏王大将军及有功将士,臣相信陛下自有圣断,臣不敢妄言。”

裴世矩和苏威也猜到了杨广的心思,纷纷出言说此事任由陛下做主,他们作为臣子不好妄言。

眼见从他们三人身上都套不出什么有用的话,杨广的目光沉了沉,而后不动声色道:

“既然如此,朕打算升其为淮南道大行台尚书令,执掌淮南道军政要事,不知尔等以为如何?”

“臣无异议!”

秦昇能有什么异议呢?反正只要祖君彦能说服杜伏威归顺朝廷,沈法兴如今依旧是隋臣,他们两人一东一西已经堵死了王世充向南扩充之路。

除非王世充公开叛隋,否则绝不敢贸然出兵去攻打杜伏威和沈法兴。

因此,王世充是淮南道讨捕大使还是淮南道大行台尚书令,对秦昇来说并没有太大区别。

而裴世矩和苏威人老成精,怎么可能猜不到杨广之所以提拔和重用王世充,是为了制衡权势日益膨胀的秦昇。

既然秦昇自己都没有什么异议,他们又多什么嘴呢,便也纷纷出言赞成杨广的安排。

或许杨广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安排竟然可以如此顺利通过,不由多看了秦昇一眼。

他不信秦昇看不出自己如此安排的用意,但秦昇却丝毫没有反对的意思,一时间他也猜不到秦昇是真对自己这么忠心耿耿,还是根本没把王世充放在眼里。

不过眼看封赏王世充之事试探不出秦昇的态度,杨广又拿起御案上的一封奏折,目光有些玩味看着下面的三个臣子道:

“你们可知这封奏折是谁上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