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 第191章 秦昇:河北道是我的,给你也拿

第191章秦昇:河北道是我的,给你也拿不走(第1/2页)

“这是夏国公窦建德派人快马加鞭从乐寿送来的奏折。”

眼看秦昇、苏威和裴世矩三人大眼瞪小眼,杨广也不再卖关子,直接揭晓了答案,说话间目光还有意无意看向秦昇。

听到是窦建德上书,秦昇也不由微微一怔,随即很快反应过来,明白窦建德恐怕也有些坐不住了。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自己在河北道又是查抄关陇贵族的田庄和土地,又是大搞科举考试,卧榻之侧的窦建德怎么可能会无动于衷呢,必然要想方设法不断扩充自身实力。

而窦建德虽说是农民出身,但他目光并不短浅,知道若是想扩大势力,离不开河北世家大族的支持。

因此在他起事之初,他并没有跟其他起义军一样,纵兵到处劫掠河北世家和地方豪强,反而采取怀柔的态度,尊重和保护河北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的利益,博得了他们的好感,争取到他们一定的支持。

之前他称夏王的时候,就有不少河北世家大族出身的士人在他那里出仕为官。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李渊杀了窦建德之后,河北世家和百姓一直跟唐朝离心离德的原因。

正因为窦建德跟河北世家大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定他不可能跟自己一样敢在自己的地盘查抄田庄,也不敢贸然举行科举考试吸纳人才。

因此,窦建德想要扩充实力,要么击败自己占据整个河北道,要么吞并其他势力,夺取他们的地盘和兵马。

如今窦建德既然上书杨广,那就绝不可能是攻打自己,那就只能是打算对其他势力用兵了。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窦建德很有可能盯上了徐圆朗和孟海公。

果不其然,杨广深深看了一眼秦昇,而后继续说道:

“他在奏折上说,孟海公和徐圆朗二人,之前依附于瓦岗李密,乃是瓦岗余孽,瓦岗覆灭之后,他们二人不仅不向朝廷请罪归顺,反而继续割据一方,与朝廷为敌,因此他欲向朕请诏讨伐他们二人。”

杨广越说语气越是感慨,因为他之前之所以答应招安窦建德,只是为了让他不再与朝廷为敌。

可他没想到窦建德表面功夫竟然做得如此到位,明明可以直接出兵去攻打徐圆朗和孟海公,却还特意提前派人去京城跟自己请旨,可谓是给足了他这个天子面子,让他找到了几分身为天子的威严,心中对窦建德也不由多了几分好感。

看来这些乱匪也并非一个个都是桀骜不驯之辈,只要朝廷肯多给他们一些恩典,未必不能让他们彻底归心。

想到此处,他便继续说道:

“既然窦建德有心为朝廷剿灭乱匪,朕安能拂却他一番忠心,因此朕打算封他为山东道讨捕大使,为朝廷征讨徐圆朗和孟海公,不知尔等意下如何?”

“臣没有异议!”

秦昇依旧是第一个表态,依旧没有任何异议,似乎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眼见秦昇表了态,裴世矩和苏威也乐得顺水推舟,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

杨广看着秦昇,发现自己越发看不透自己这个女婿了。

本来无论是封赏王世充之事还是重用窦建德之事,他都可以自己做决定,之所以特意将秦昇叫来御书房商讨,并非是真想听听他的看法,而是想借此机会试探他的态度罢了。

若是秦昇反对其中任何一件事,便说明他很有可能怀有不臣之心,不希望朝中有任何势力可以制衡自己,他就要早做打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1章秦昇:河北道是我的,给你也拿不走(第2/2页)

可偏偏秦昇对两件事都没有任何异议,反而让杨广一时之间根本猜不到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不知过了多久,他用目光示意裴世矩和苏威告退,只留下秦昇一人。

裴世矩和苏威暗暗相视一眼,什么都没说,只是一齐行礼告退。

待裴世矩和苏威告退之后,杨广看了秦昇一眼,而后缓缓开口问道:

“此次回京,你打算在东都待多久。”

秦昇沉吟片刻,随后沉声道:

“大概一个月多一点吧,待公主出了月子,臣也该动身返回蓟城了。”

杨广目光静静看着秦昇,似乎是不经意间说了一句:

“若是你放心不下丹阳,朕可以调你回洛阳为官,另外派其他人去河北道。”

秦昇分明从杨广的话语中隐隐听出了一丝期待,心中不由暗暗一阵冷笑,嘴上却是不动声色道:

“臣一切听从陛下安排。”

杨广听到秦昇竟然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不由微微一怔,不过随后心中却是不由一阵苦笑。

虽说秦昇嘴上说一切听从自己安排,可自己又能怎么安排呢?

不说河北道的几万骄兵悍将都是秦昇自己招揽来的兵马,跟随秦昇南征北战多年,没有领过朝廷一文钱军饷,自己和朝廷能不能指挥得动他们,稍有不慎,很有可能就是一场哗变。

单说秦昇在河北道做的那些事,不管是没收关陇贵族的田庄还是搞科举考试,除了他,恐怕天下没有第二人再有魄力去做这些事了,因此如今的河北道根本就离不开秦昇。

若是自己真将秦昇留在洛阳,另派他人去河北道接替他的河北道大行台尚书令一职,很有可能最终适得其反,不仅让秦昇对自己心寒甚至生出反叛之心,还有可能让朝廷再一次失去河北。

这就是他这个皇帝眼下最大的困境,他知道自己不能将大隋的江山寄托在秦昇的忠心上,可他如今偏偏离不开秦昇。

有秦昇在,大隋有机会重整河山,再造盛世,可谁也不知道这个天下将会姓什么。

可若是没有秦昇,大隋很有可能就此灭亡。

想到此处,他只能暗暗叹了一口气,随后轻轻摇了摇头道:

“朕只是随口一说吧,如今河北道还离不开你,只能暂且再委屈你几年了,待将来河北道安定下来,若是那时你想回京为官,朕再另作安排。”

秦昇再次躬身施了一礼,拜谢道:

“臣谢过陛下。”

杨广轻轻摆了摆手,随后又问道:

“之前朕封你为河北道大行台尚书令和幽州总管,是为了奖赏你灭罗艺之功。

之后你又击败了高句丽,替朕好好出了一口气当年的恶气,朕无论如何都要重重赏你,只是你如今已经位极人臣,封无可封,朕也不知道该封赏你什么好。

这样吧,你自己告诉朕,你想要什么,若是朕能给得起,朕绝不吝惜。”

秦昇低头略一沉吟,突然笑了笑道:

“既然陛下已经结束巡幸江都,不知可否将那些龙舟借给臣一用?”

“你要那些龙舟作甚?”

听到秦昇竟然开口讨要自己当年为下江都而建造的龙舟,杨广不由有些奇怪问道。

秦昇淡淡一笑,随即一字一句道:

“臣要再征高句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