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 第346章 封府的不速之客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第346章 封府的不速之客

簡繁轉換
作者:琅邪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2 02:47:53 来源:源1

第346章封府的不速之客(第1/2页)

当封德彝回到自己府上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晚了。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他在御书房应对李渊一个下午,心神也很是疲惫。

可他并没有急着回房洗漱歇息,而是去了自己府上的内书房。

此时他的妻子杨氏就守在书房门口,看到自己夫君走了过来,连忙迎了上去。

封德彝小心看了一眼左右,才刻意压低声音问杨氏道:

“怎么样,夫人,那人还在里面吧。”

杨氏点了点头,同样轻声回应道:

“他一直在里面等老爷回府,从没离开过内书房半步。”

封德彝点了点头,又有些不放心追问道:

“除了夫人你,府里没有其他人再见过他吧。”

杨氏有些嗔怪看了封德彝一眼,语气像是在邀功道:

“老爷,我做事你还不放心吗?

我谨记着你的叮嘱,一直守在书房外面,不许府里任何一个下人靠近半步,就连茶水都是我亲自给他端进去的。”

“那就好,那就好!”

封德彝长长松了一口气,看得出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看着自己夫君如此小心谨慎的模样,杨氏有些不解,忍不住低声问道:

“夫君,妾身知道你不想得罪太子,可你好歹是堂堂的内史舍人,见一个秦王府的人也不用搞得如此偷偷摸摸,担惊受怕吧。”

封德彝闻言轻轻叹了一口气:

“夫人,有些事三两句话解释不清楚,总之你记住,若是让人知道为夫跟秦王府有往来,恐怕得罪的就不仅仅是太子,而是陛下了,到那时整个大唐都没我们一家的容身之处。”

听到后果如此严重,杨氏也不由有些后怕,忍不住忧心忡忡道:

“老爷,妾身不明白,既然跟秦王府的人往来风险如此之巨大,那你为何还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跟秦王府往来呢?”

“夫人,你不懂,正因为跟秦王府暗中来往风险大,将来我们有机会获得的收益才更大。”

封德彝眼中闪过一些狡黠,随即耐住性子解释道:

“虽说如今秦王不是太子,可大唐绝大多数的兵马都听命于他,因此将来他和太子谁真正能继承大唐江山社稷还说不定呢!

我如今跟他暗中往来,也算是未雨绸缪,给我们将来留条后路。”

“原来如此,妾身明白了,还是老爷想得周到。”

杨氏听完顿时恍然大悟,忍不住夸了封德彝几句。

封德彝听在耳里,自然很是受用,随后便叮嘱杨氏道:

“我现在要进去见他,夫人你继续守在书房外面,绝不能让人靠近半步。”

经过封德彝方才的解释,杨氏已经知道此事事关他们夫妻的生死,自然不敢等闲视之,当即连连点头道:

“老爷,你放心,有妾身在,哪怕是一只苍蝇都别想靠近。”

封德彝这才放下心,又叮嘱了杨氏几句,而后才大跨步走进内书房。

此时的内书房内,一个商人打扮的人正在房间内来回踱步,目光时不时看向门口的方向,显然是在等待谁的到来。

他不是别人,正是乔装打扮过的长孙无忌。

当看到封德彝终于出现,长孙无忌不由眼前一亮,连忙迎了上去,满眼期盼问道:

“怎么样?封舍人,陛下同意了吗?”

封德彝轻轻捋了捋颔下几缕长须,眼中是掩饰不住的得意:

“托秦王殿下洪福,幸不辱命,陛下已经决定封秦王殿下为剑南道大行台尚书令兼益州总管了,想来圣旨不日就要下发到秦王府了。”

长孙无忌闻言不由一阵大喜,当即躬身拱手朝封德彝施了一礼:

“无忌代秦王殿下谢过封舍人!”

“长孙典签这是作甚!”

封德彝连忙上前扶起长孙无忌,嘴上不住说道:

“当初若不是得秦王殿下向陛下举荐,恐怕我封德彝现在得在长安街头靠抄书为生呢,今日不过是还他一个人情罢了。”

封德彝说的也是实话,当初在江都之变后,封德彝因为替宇文化及起草了历数杨广罪过的文书,害怕受到牵连,便连夜带着妻儿老小逃离了江都,辗转来到了长安。

他本以为自己与李渊有旧,会得到李渊的重用,可没想到李渊却嫌他在侍奉杨广时只知道谗言媚上,并非忠臣,不仅不肯用他,还想将他赶出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6章封府的不速之客(第2/2页)

好在封德彝之后不知道怎么通过什么关系见到了当时还是秦国公的李世民,并通过李世民向李渊进献了不少秘策。

李世民也劝李渊说如今正值乱世,理应唯才是举,重才不重德,若是本末倒置,只会错失大量有才之士。

李渊觉得李世民说得不无道理,最终向当时的小皇帝杨侑举荐封德彝为内史舍人。

在大唐建立之后,封德彝又成了新王朝的第一任内史舍人。

可虽说没有李世民就没有封德彝的今天,可他却一直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不偏不倚,从没有显露过任何倒向秦王阵营的意思。

而李世民也从来没有挟恩图报,逼封德彝倒向自己。

时间久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李世民和封德彝之间竟然还有这段渊源。

虽然现在封德彝口口声声说帮秦王是为了还当初的人情,可长孙无忌还是将自己带来的小箱子放到桌面上,轻轻推到封德彝面前,笑道:

“这是秦王殿下的一点心意,还望封舍人笑纳。”

封德彝低头看了一眼面前的箱子,并没有打开查看里面的东西,反而轻轻摇了摇头道:

“此次我之所以帮秦王殿下,于私是没了报答秦王殿下昔日的举荐之恩,于公是为了大唐将来能出一位雄主,带领大唐臣民开创一个全新的盛世。”

眼见封德彝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长孙无忌也不好再坚持,只是深深看了封德彝一眼,语气很是意味深长道:

“封舍人今日之言,无忌一定一字不漏转告秦王殿下。”

封德彝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暗暗会意一笑。

他之所以如此卖力推荐李世民去主政巴蜀,要的不就是这句话吗?

两人又寒暄了好一阵后,长孙无忌便以天色太晚为由,起身告辞了。

封德彝也不挽留,只是起身去送他。

只是当他们二人一前一后出了内书房之时,杨氏注意到长孙无忌怀中依旧抱着那个带来的小箱子,嘴巴不由动了动。

可见自己夫君什么都没说,她也不便多嘴,只能默默目送他们二人离去。

不多时,封德彝便将长孙无忌送到府上的后门。

长孙无忌见四下无人,便辞别封德彝,低着头快步钻进了停在门外的马车。

封德彝目送马车离去之后,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消失了。

随后,他命下人关上门,自己则转身回卧房去了。

只是当封府的后门一关上,黑暗中就走出一个黑衣人,快步朝着马车消失的方向追去……

然而黑衣人一走,封府对面的屋顶上便传来一个有些戏谑的声音:

“有意思,秦王府的人暗中跟封德彝来往,东宫那边又派不良人盯着秦王府的人。”

(在之前的章节中,很多读者大大评论说窦皇后私德有亏,偏爱次子李世民,却把同样亲生的李元吉丢给下人,让李元吉在不做人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但在历史上,窦皇后不喜欢李元吉是真的,不过偏爱李世民是我为了剧情杜撰的,因为史书上只写她因为李元吉貌丑而不喜欢他,并没有写过她特别偏爱哪一个子女。

而且她可能跟李渊冷战过将近十年的时间,理由就是她在589年生了李建成,平阳公主虽然不知道是哪一年出生,但柴绍比李建成还大一岁,所以她应该比李建成小一两岁左右。

重点来了,李秀宁之后,窦皇后直到599年才生下了李世民,然后又在之后四年时间里先后生下李玄霸和李元吉。

在中间这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李渊的其他妾室至少生了两个女儿,也就是高密公主和长广公主,证明他的生育能力没问题,那就很有可能是他们的夫妻关系出了什么问题,冷战了**年才和解。

但在本书中,为了剧情需要,我只能设定他们夫妻感情一直很好了。

就像我明明知道李秀宁是姐姐,也只能让她一直叫李世民二哥了,否则我写主角跟万春公主两情相悦,李渊却想悔婚把万春公主嫁给豆卢怀让,我想很多人都看不下去吧,毕竟真没有几个人听说过万春公主和豆卢怀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