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 第378章 功成身退尧君素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第378章 功成身退尧君素

簡繁轉換
作者:琅邪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9 03:23:52 来源:源1

第378章功成身退尧君素(第1/2页)

“尧使君,你真的决定辞官了吗?”

蒲州城。

王行本听说太守尧君素打算辞官归隐,当即匆匆赶去太守府,果然见到了正在收拾行囊的尧君素,慌忙出言追问道。

此时的尧君素早就卸去了戎装,换上了一身轻便的白衣素衫,便收拾自己为数不多的行李边冲王行本点了点头道:

“是呀,如今朝廷已经光复了河东,蒲州之危已解,我也该卸甲归田,回老家去安享晚年了。”

王行本闻言神色越发不解。

因为大业十三年李渊在晋阳起兵,不久便挥师向东,直取关中。

当时镇守河东郡的屈突通因为担心大兴有失,便留鹰扬郎将尧君素守蒲州,自己则率部回援大兴。

可是没过多久,屈突通便在潼关败给了刘文静,最终投降了李渊。

而后,李渊派屈突通去蒲州劝降尧君素,可没想到尧君素不仅不投降,反而大骂屈突通辜负了天子和代王的信任和重托,还有什么脸给李渊做说客,骂得屈突通满脸羞惭,无颜再劝。

眼见劝降不成,李渊便不断派兵围攻蒲州,城中形势岌岌可危,想要强攻下蒲州城。

可尧君素不仅没有投降,反而越发坚定了死守蒲州的决心。

为此,他特意写了一封给朝廷的奏章,在上面向朝廷阐明了自己的死志。

因为城池被唐军围得水泄不通,他便命人造了一只木鹅,将自己的奏章绑在了木鹅的脖颈处,让木鹅顺着黄河一路漂流向东。

最终,这只木鹅一路漂到了下游的河阳城,城中的守军拦截下了这只木鹅,也看到了上面的奏章,便将奏章送去了洛阳,交给了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

杨侗看过奏章之后也深受感动,便封他金紫光禄大夫。

而李渊这边,眼看蒲州城久攻不下,便又派了之前与尧君素关系不错的监门直阁庞玉和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去劝降他,可最终还是无法说动尧君素分毫。

李渊没有办法,只能让尧君素的妻子出面去劝说尧君素。

可尧君素不仅没有投降,反而当众一箭射倒了妻子,以示自己绝不投降之心。

在之后的四年多时间里,尧君素一直坚守蒲州,一次又一次阻挡住了李渊对蒲州的进攻,哪怕城中已经困难到要靠吃草根树皮甚至死老鼠为生,也没有半点投降的念头,使得蒲州城始终如同一根楔子死死钉在了河东。

如今好不容易坚持到徐世勣在蒲津渡大败唐军,消除了唐军对河东的威胁,他们这些守卫蒲州城多年的将士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听说现在朝廷正打算对他们这些有功将士论功行赏,其中作为主将尧君素居功至伟,听说朝廷有意提拔他为兵部尚书,同时加封他为汤阴县公,作为对他坚守河东多年的嘉奖。

因此,王行本实在是想不明白他们太守为何要在这个时候辞官归隐。

“尧使君,我不明白,你带着我们坚守蒲州这么多年,如今好不容易坚持到了朝廷论功行赏,你为何偏要选在这个时候辞官归隐呢?”

尧君素停下手头的动作,看着王行本,淡淡问了一句:

“你觉得我一直坚守蒲州城,只是为了得到朝廷的赏赐吗?”

王行本闻言不由老脸一红,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连忙改口道:

“尧使君,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说你带着大伙儿坚守了蒲州这么多年,不论什么赏赐都是你应得的。”

尧君素摇了摇头:

“若我尧君素是个贪图赏赐之人,恐怕当初早就跟着屈突通一起投降李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8章功成身退尧君素(第2/2页)

我之所以一直抱着必死之志坚守蒲州,不过是为了抱先皇当年的知遇之恩罢了。”

说到此处,尧君素目光渐渐有些缥缈,思绪似乎回到了自己第一次见到先皇杨广的那一天。

那时候,他作为东魏名将尧雄之后入了晋王府,做了当时还是晋王杨广的侍从,因为勇猛忠诚,深得杨广的信任和器重。

杨广即位之后,不断提拔和重用当年晋王府的旧人,他也因功累升为鹰击郎将,协助骁卫大将军屈突通镇守河东。

为了报答杨广的知遇之恩,哪怕是在屈突通兵败投降了李渊后,他也抱着必死之心坚守蒲州。

“如今先皇驾崩了,蒲州也不再受李渊这个逆贼的威胁,我也是时候该功成身退,告老还乡了。”

王行本迟疑了片刻,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底的疑问:

“尧使君,说实话,如果即位的是燕王或者越王,你还会辞官吗?”

尧君素看着王行本,知道他猜到了自己辞官的真正原因,便重重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道:

“若即位的是燕王或是越王,我自然不会辞官,而是一心一意辅佐新君,以告慰先皇在天之灵。

可如今即位的偏偏是丹阳公主,那我唯有辞官明志了。”

王行本听完抿了抿嘴唇:

“尧使君是反对女子为帝吗?”

“问题不是出在女子为帝还是男子为帝身上,而是出在下一任天子身上。”

尧君素重重摇了摇头:

“若是将来丹阳公主愿意将皇位传给燕王或者越王,我倒也还能说服自己接受这个女皇帝,继续为朝廷效力。

可现在天下明眼人都知道,丹阳公主只是个过渡,将来皇位迟早要落在她和秦昇生的儿子头上。

一个不再姓杨的大隋,还是真正的大隋吗?

我知道先皇之所以如此安排,并非是心甘情愿,只是形势使然,为了延续大隋江山不得已而为之。

而作为先皇的臣子,我尧君素唯一能做的就是辞官归隐,不为他们夫妻效力了。”

王行本听完不由一阵默然,随即默默问了一句:

“看来使君对齐国公有很深的成见,因而才要辞官归隐。”

“是的,我不喜欢秦昇,在我眼里他和李渊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图谋大隋江山的乱臣贼子。

如果非说他们两个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秦昇保全了大隋最后的颜面,没有让大隋跟暴秦一样二世而亡。”

说到这里,尧君素重重拍了拍王行本的肩膀,笑笑道:

“好了,我意已决,你不必再劝了。

不过你追随了我这么多年,我总不能亏待你,所以我之前已经上书过朝廷,保奏你为新的河东太守,今后城中的将士和百姓就交给你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再劝了,尧使君保重了。”

话已至此,王行本知道尧君素去意已决,便不再劝他,而是含泪跟他道了别。

“嗯,你也保重!”

虽说尧君素心中同样充满着不舍,毕竟他曾在这座城池里浴血奋战了四年多时间。

可为了心中的忠义,他无怨无悔!

(有读者大大提到女帝即位后可以重用尧君素,但尧君素这个人从来都是忠于杨广而不是忠于大隋,很难在知道大隋江山即将改姓易主的情况下依旧为主角效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