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 第399章 一意孤行的秦昇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第399章 一意孤行的秦昇

簡繁轉換
作者:琅邪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9 03:23:52 来源:源1

第399章一意孤行的秦昇(第1/2页)

“郑国公,为何是拥立越王杨侗,而不是燕王杨倓?”

沈纶自然很清楚所谓的杨广遗诏不过是王世充凭空杜撰的,只是他有些奇怪为什么王世充要选择拥立越王杨侗,而不是比杨侗更名正言顺的皇长孙燕王杨倓。

难道就因为王世充曾经在洛阳跟越王杨侗共事过一段时间,因此对杨侗更有感情吗?

面对沈纶的疑问,王世充只是淡淡一笑,随即沉声解释道:

“当初先帝考虑立储之时在三位皇孙之中犹豫不决,最终为了考验三位皇孙的能力,便留了代王杨侑在大兴,越王杨侗在东都洛阳,燕王杨倓则跟他去了江都,并各留了一部分大臣来辅佐他们。

如今,留在大兴辅佐代王的大臣不是战死,就是投降了李渊,而在江都辅佐燕王的大臣又有不少人不是参与了江都之变,就是死在了江都之变中。

只有越王杨侗这边,因为瓦岗军一直攻不下洛阳,这些辅佐越王的大臣大多因此逃过了一劫,没有死在兵荒马乱中。”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世充的眼中不经意间闪过一丝狠厉。

在东都最艰难的时候,明明是他王世充率军一直在坚守洛阳,才让东都始终没有落入瓦岗军之手。

可是到了最后呢,朝廷和天下百姓都将剿灭瓦岗的功劳安到了秦昇一个人头上,自己不仅没讨到多少好处,反而被人灰溜溜赶出了东都,赶去了江都。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但王世充至今每每想起此事还是十分的意难平。

不过很快,他就强压下了心中的不满,继续往下说道:

“既然如今朝中官员大多是当初留在东都辅佐越王的人,若是我们在檄文中公开宣称要拥立越王杨侗为帝,自然很容易就能得到朝中不少大臣的支持,更有助于我们成大事。”

沈纶闻言顿时恍然大悟,随即心悦诚服对王世充道:

“还是郑国公考虑得周全,侄儿佩服!”

“世子言重了。”

王世充谦逊了几句,而后正色道:

“女帝毒害亲父,天理难容,秦昇拥立女子为帝,颠倒阴阳,他们夫妻二人的所作所为早就惹得人神共愤,天人共弃,只要我们在江都举高一呼,天下仁人志士必云集响应,纵使秦昇帐下那些骄兵悍将再为虎作伥,也难敌天下汹汹民意。”

看着眼前慷慨激昂的王世充,沈纶恍惚间不由生出了几分错觉。

似乎他们两家才是正义的一方。

次日,江都通守、淮南道大行台尚书令、左屯卫大将军、江淮道讨捕大使、郑国公王世充在江都传檄天下,言丹阳公主杨翎联合驸马秦昇毒杀先皇,天理难容,自己奉先皇遗诏,号召天下仁人志士共讨此二贼,谨遵遗诏拥立越王杨侗为帝,重整大隋河山。

王世充在江都起兵讨伐女帝杨翎和其夫秦昇的消息一经传出,天下为之震动。

不久之后,江南道总管、梁国公沈法兴也在毗陵公开响应王世充的号召,宣布将派其子沈纶率六万大军北上,助郑国公王世充共讨国贼。

就连已经归顺朝廷的原江淮义军长史辅公祏也宣布脱离江淮义军,追随郑国公王世充共讨国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9章一意孤行的秦昇(第2/2页)

在女帝杨翎登基半年之后,一场针对她和她夫君的内战,最终还是爆发了。

……

随着王世充、沈法兴和辅公祏在南方起兵的消息传到洛阳,整个朝廷都为之震动。

朝中不少官员倒不是怕朝廷对付不了王沈辅三人,而是担心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势力加入叛军,最终搅个整个大隋战乱四起,烽火连天,到时候不知会有多少百姓死于战乱,又将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他们更担心西面的唐朝会趁火打劫,趁着大隋内乱之际出兵夺回河套和河东,甚至有可能兵出潼关,威胁东都洛阳。

可与这些大臣一个个忧心如焚不同的是,作为叛军口中要讨伐的对象之二的齐王秦昇此时却是异常冷静,当天就上书女帝,举荐新任淮南道都督杜伏威为主将,左武卫大将军来护儿和右羽林卫大将军徐世勣副之,率六万兵马南下平叛。

对于秦昇的举荐,女帝杨翎自然是无一不允,当即就下旨命杜伏威、来护儿和徐世勣三人率军南下平叛。

只是这一决定无疑在朝野上下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因为很多大臣想不明白,朝廷为什么要让杜伏威来做这个主将。

要知道,杜伏威当年可是大隋三大贼首之一,如今虽说已经归顺了朝廷,但那不过是因为受形势所迫,一旦战局对朝廷不利,谁知道他会不会再度反叛,重新与朝廷为敌,到时候前线的数万将士则危矣!

更何况,如今叛军之一的辅公祏还是他的结拜兄弟,焉知他会不会因为顾念昔日的情谊,对辅公祏网开一面,最终反而坏了朝廷的大事。

为了阻止杜伏威做这个主帅,不少大臣纷纷联名上书女帝,言主将人选事关大隋国本,还请陛下慎重考虑,另择良将代之。

对于这些大臣的上书,女帝一律留中不发。

不少大臣知道派杜伏威为主将实际上是齐王秦昇的意思,便纷纷跑去拜见秦昇,劝说他为了大隋的江山社稷,重新考虑主将的人选。

可秦昇只用了一句话,便说得这些劝说他的大臣哑口无言:

“昔日姜伯约也是一介降将,可季汉后主刘禅却能封他做大将军,执掌季汉兵马,难道当今天子反道不如季后后主知人善用?”

眼见女帝和齐王坚持要以杜伏威为主将,众大臣不敢再劝,只能长叹一口气,一切听天由命了。

但秦昇如此安排自然有他自己的用意。

杜伏威是江淮义军的领袖,又是辅公祏的义弟,自然是用来对付辅公祏。

王世充麾下第一大将是他的女婿单雄信,而对付单雄信没有人比徐世勣更合适了。

老将来护儿精通水战,自然是对付沈法兴父子的最佳人选。

三人中之所以要以杜伏威为主将,自然还是要给天下那些反王树立一个榜样,那就是不论当年如何与朝廷为敌,只要现在愿意真心实意归顺大隋,不仅性命无虞,还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毕竟,江都的锦衣卫已经飞鸽传书给他送来消息,说王世充的次子王玄恕已经在前往襄阳的路上了。

(突然想到,将来如何处置单雄信也是个问题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