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 第271章 风起榆林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第271章 风起榆林

簡繁轉換
作者:琅邪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8 02:28:59 来源:源1

第271章风起榆林(第1/2页)

宋金刚刚处理完刘武周和自己妻子之事,就有一名亲兵匆匆来报,说唐军大将王君廓城外求见。

听到王君廓又来了,宋金刚不由冷冷一笑,知道是唐军主将李世民得知了晋阳城失守的消息,便再一次派王君廓来劝降自己。

毕竟如今晋阳城的失守意味着刘武周大势已去,在李世民看来自己很难不为将来做打算,要么降唐,要么降隋。

但他宋金刚偏偏要走第三条路!

想到此处,他当即沉声对前来通报的亲兵吩咐道:

“你去告诉王君廓,面就不必再见了,你让他去告诉李世民,一切待我见过秦昇的使者之后再做决定。”

……

唐军大营内,当李世民听完王君廓带回来的话,眉宇瞬间皱成了一个川字。

他明白宋金刚的意思,知道宋金刚是打算待价而沽,谁给的好处多最后投靠谁。

偏偏霍邑城地处晋阳通往长安的必经之处,位置极其险要,自己还真不得不用尽一切手段去拉拢盘踞在霍邑的宋金刚。

他也知道照眼下的形势,一般的小恩小惠很难打动得了宋金刚的胃口,只能要来纸笔,提笔齐刷刷给远在关中的父皇李渊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他建议父皇不妨先封宋金刚为右骁卫大将军和河东道行台尚书令,封爵晋王,以此拉拢宋金刚归唐。

因为一旦他们大唐得到了霍邑,进可图谋晋阳乃至整个河东北部,退可据霍邑而守,保住整个河东南部。

写完这些之后,他本想就此停笔,但随后他像是又想到了什么,又提笔继续写了下去,要李渊尽快派援军赶来支援河东,否则他们唐军一旦因为兵力不足不得不放弃河东,将来就很难再从秦昇的手中给夺回来了。

至于援军的主将,他则建议由兵部尚书屈突通出任。

毕竟在他看来,屈突通老而弥辣,深谙用兵之道,无疑是援军主将的最佳人选。

待写好了信,李世民立即唤进来一名亲兵,要他快马加鞭将信送去长安当面交给父皇李渊。

只是看着亲兵离去的身影,李世民忍不住默默叹了一口气。

希望父皇听得进自己的劝说,不要再节外生枝了。

……

随着东突厥兵败河北的消息传到榆林,曾被始毕可汗亲封为屋利设的郭子和顿时陷入了深深的不安。

他本是大隋一名普通的左翊卫,因为犯了事被流放到榆林,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他这辈子本应以罪人的身份老死在榆林。

可他偏偏赶上了乱世,趁着榆林郡闹饥荒的机会,率领十八名死士捉住了郡丞王才,以他不体恤百姓为由将其处死,随后开仓赈济贫民,很快便招募到了不少兵马。

之后,他在榆林城自立为王,称永乐王,年号丑平,追封其父为太公,封自己弟弟郭子政为尚书令,另外两个弟弟郭子端和郭子升分别出任左右仆射。

为了能够在榆林郡站稳跟脚,他不仅主动派使者去交好南面的梁师都,更是对北面的突厥人称臣纳贡,甚至不惜派自己的弟弟郭子升去漠北做人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71章风起榆林(第2/2页)

当时在位的始毕可汗对郭子和的主动称臣纳贡很是赞赏,便册封他为平杨天子。

可因为郭子和对平杨天子这个名号坚辞不就,最终始毕可汗只能改封他为屋利设。

虽说同样是投靠了突厥人,但郭子和和刘武周又有所不同。

刘武周投靠突厥人是为了借突厥人不断扩充地盘和势力,而郭子和投靠突厥人则更多是为了自保,防止自己被其他势力吞并。

刘武周可以为了讨好突厥人,不惜将汾阳宫的年轻宫女全部送给始毕可汗和其他突厥贵族淫乐,而郭子和则一直利用自己屋利设的身份,保护自己治下的百姓不受突厥人和其他草原部族的袭扰。

因此,相对于很多河东百姓大骂刘武周认贼作父,勾结异族为祸中原,郭子和的名声倒是好得多,很多榆林百姓不仅没有骂他投靠突厥人,反而暗暗感激郭子和在乱世中庇护了他们。

饶是如此,当郭子和听说颉利可汗兵败河北的消息,心中还是不由陷入了深深的不安,无时无刻不担忧大隋会跟他秋后算账。

毕竟即使榆林的百姓再感激他,单单对突厥人俯首称臣这个罪名,就可以让朝廷杀他郭子和千遍万遍。

就在他内心焦灼之际,他的弟弟郭子政却带着一个神秘的不速之客来见。

这个不速之客不是别人,正是唐朝的光禄大夫唐俭。

听说对方是唐朝来的使者,郭子和不由微微一怔,不过很快便猜到了对方的来意,当即设宴好生款待了远道而来的唐俭。

双方酒过三巡之后,唐俭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如今隋军已经夺取了晋阳,下一步必然会继续向四周扩张,榆林郡首当其冲。

隋帝杨广是什么样的性子我想永乐王应该比我清楚,更何况永乐王还曾被始毕可汗册封为平杨天子呢!”

听到“平杨天子”四个字,郭子和面色不由动了动,随后便是陷入了一阵长久的沉默。

他当初坚决不肯接受“平杨天子”这个封号,就是害怕有一天大隋重整旗鼓,到时候跟他秋后算账。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大隋会东山再起得这么快。

虽说自己当初没有接受平杨天子这个封号,可不代表杨广可以对此事既往不咎。

唐俭似乎看出了郭子和心中的不安,当即趁热打铁道:

“永乐王,恕我直言,事到如今,你只有三个选择。

一是投降隋朝,上书杨广乞求他的宽恕。

二是死战不降,宁可一死也绝不受隋军的羞辱。

三是归顺大唐,与唐军一起联手对付隋军,力保榆林不失。”

郭子和再一次陷入了沉默,内心显然很是纠结。

唐俭说是给了他三个选择,但实际上只有一个选择。

经过内心百般权衡之后,郭子和几乎要张嘴答应唐俭之时,他的另一个弟弟郭子端却带着一封信匆匆赶来了。

待郭子和满脸疑惑拆开信一看,两只眼睛瞬间瞪得如同铜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