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 第234章 平壤告急,乙支文德献策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第234章 平壤告急,乙支文德献策

簡繁轉換
作者:琅邪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8 02:28:59 来源:源1

第234章平壤告急,乙支文德献策(第1/2页)

随着黄城失守的消息传回都城平壤,整个高句丽朝廷顿时乱做了一团,高句丽王高建武更是立即派人去请莫离支乙支文德进王宫商讨对策。

待一见到乙支文德,还不等他行礼,高建武便迫不及待开口问策道:

“莫离支,如今隋军已经攻破黄城,离都城平壤已经不足七十里,依你之见,本王该如何应对。”

也难怪高建武如此忧心,当年隋朝三征高句丽,虽说在他们高句丽军民的齐心抵抗下,最终三次打败了隋朝的征伐,但他们高句丽同样损失惨重,元气大伤,至今都没有完全缓过来。

去年他又一意孤行,不听乙支文德劝告,执意派前莫离支渊太祚之子渊盖苏文率领五万大军去支援渔阳郡的高开道,企图趁机染指河北,没想到结果却是一败涂地。

若不是隋朝主动提出用当年三征他们高句丽时遗留的俘虏做交换,恐怕他们高句丽最后这点精兵也要彻底断送在河北了。

经此一败,高建武痛定思痛,决定从此偃旗息鼓,休养生息,待他们高句丽彻底恢复元气之后,再寻机会再图中原。

可没有想到他们高句丽想要休养生息,隋军却又一次从海上打了过来。

如今他们高句丽将大量兵力主要部署在辽东,以及百济和新罗的边境附近,腹地反而很是空虚,哪怕是都城平壤都只驻扎有区区一万左右的兵马,因此想要守住都城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与以前三次不同的是,这次隋军似乎并不打算夺取他们高句丽的土地,而是一路烧杀抢掠,所到之处,城池村庄农田皆为白地,致使几十万高句丽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

如此一来,即使他们高句丽能再一次击退隋军的来犯,如何安置这几十万难民也够让他们朝野上下头疼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如今当务之急是如何击败来犯的隋军。

而乙支文德早在进宫前便已经听说了黄城失守的消息,在来的路上也思考过对策,如今听高建武果然问起此事,当即沉声回道:

“大王不必担心,隋军虽说已经攻破了黄城,但想要攻打平壤,还得过大城山城这一关。

而大城山城城坚池深,易守难攻,大王只需调集重兵去守大城山城,必能让隋军止步于大城山城下!”

听了乙支文德的话,高建武心中心中多少轻松了一点,可随后又想到了什么,忍不住皱着眉头道:

“可若是将兵力都调去守大城山城,平壤防守必然空虚,若是大城山城失守,本王拿什么去守住平壤?”

乙支文德闻言看了高建武一眼,随后忍不住重重叹了一口气:

“大王,大城山城乃是平壤的门户,若是大城山城挡不住隋军,平壤一样挡不住。

因此与其分散兵力同时去守平壤和大城山城,还不如集中兵力去守大城山城。

如此一来,即使大城山城最终失守,也可以为大王和满朝文武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暂时迁都到腹地去。”

听到“迁都”二字,高建武面色不由一阵黯然,随即重重叹了一口气道:

“难道局势当真糜烂到如此地步了吗?若是本王当真放弃平壤,以这次隋军的做派,必然会将平壤城付之一炬,到那时朕有何颜面去见高句丽的历代先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4章平壤告急,乙支文德献策(第2/2页)

乙支文德此刻心情何尝不沉重,但他还是不得不强颜作笑安慰高建武道:

“大王,中原汉人有一句古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大王和满朝文武无碍,待隋军撤退之后,一样可以重建平壤城,甚至可以将新的平壤城修得更大更雄伟,足以比肩隋国的大兴和洛阳。”

高建武闻言不由苦笑一声,知道乙支文德只是为了宽慰自己。

毕竟若真是到了那个时候,高句丽百废待兴,有数万战死的将士需要抚恤,几十万无家可归的难民需要安置,十几座沿海城池需要重建,朝廷又能拿出什么钱去重建一座与大兴和洛阳比肩的平壤城。

此时此刻,他突然羡慕起了那位身在中原的隋朝天子杨广了。

因为之前杨广三征他们高句丽不利,最终导致天下臣民皆反,隋朝险些就此亡国。

可隋朝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如今只是平定了河北,稍稍恢复一点元气,便能再次出兵征伐他们高句丽,将他们高句丽搅得天翻地覆,民不聊生。

但作为三次隋高战争的胜利者,他们高句丽至今都没有缓过来,面对隋军的再一次大举征伐,根本拿不出多少应对之策,只能一味去被动死守,待隋军士气和粮草不济自行退兵。

这一刻,他对隋朝和高句丽两国之间的国力差距有了一个很清醒的认识。

隋朝的国力可以支撑他们失败无数次,但只要胜利一次就可以了。

而高句丽可以胜利很多次,但只要失败一次,便是亡国灭种的下场。

面对这么一个体量是他们高句丽无数倍的对手,他们高句丽当真有赢的可能吗?

这一刻,高句丽王高建武内心变得异常迷茫。

而乙支文德目光毒辣,很快便注意了他们大王眼中的迷茫,当即猜到了他心中的忧虑,便再一次宽慰他道:

“大王切勿气馁,虽说隋国国力确实在我们高句丽之上,但大王别忘了,当年鲜卑人的实力不见得在我们高句丽之上。

但他们最终还不是趁着中原内乱的机会,步步蚕食,最终入主了中原,将汉人彻底赶到了长江以南。

如今的情况与当年何等相似,当年鲜卑人正是借着氐族人建立的大秦在淝水之战败给晋朝的机会崛起,而如今突厥人同样对中原虎视眈眈,一如当年的氐族人,而我们高句丽人只需要效仿当年的鲜卑人,蛰伏起来,暗中积蓄力量,待突厥人与隋国斗得两败俱伤之时趁机南下,步步蚕食,不断拉拢汉人的士族为我们高句丽效力,最终一样可以入主中原,建立我们高句丽人的王朝。”

听乙支文德这么一说,高建武一颗心顿时振奋了不少,觉得他们高句丽人还是有机会入主中原,一了几百年来高句丽历代先王的夙愿。

可就在他们君臣二人商讨退敌之策时,一名侍卫却一脸兴奋闯进殿来报:

“大王,莫离支,天大的好消息,隋军从黄城退兵了!”

什么?隋军退兵了!

乍一听到这个消息,高建武和乙支文德都不由愣在当场,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