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王朝融合:我的神国被曝光了! > 第18章 被金钱腐蚀的人心!财富原罪?!

第18章被金钱腐蚀的人心!财富原罪?!(第1/2页)

在赵匡胤忐忑不安中。

财富榜排行第二的大宋开始播放了。

一开始播放的画面,是先前最为常见的土地政策。

同样是赵匡胤坐在皇位上,画面不断切换。

一条条政令传达各地。

他下令自由垦荒,并用免税五年,吸引因五代十国这个大乱世产生的流民归农。

以此解放出更多的生产力。

甚至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一年两熟的占城稻开始引入,废除苛捐杂税,治理黄河,兴修水利……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

而在商业上,他放弃传承多年的重农抑商,转向农商并重的方向。

全球最早的资本主义萌生了。

他打破坊市制度,允许临街开店,同时让夜市合法化,刺激了商业,也促进了消费。

他设市舶司,海上丝绸之路崛起,比之大唐的中亚丝绸之路还要繁华。

整治漕运,漕运量大大增加,运输成本却下降一半,能让江南的稻米直达开封!

手工业瓷器方面,采用了覆烧法,产量直接提升三倍。

用这些瓷器,丝绸等物交易香料,珠宝等。

矿业方面湿法炼铜达到巅峰,让铜产量暴增。

同时设立转运使,让中央直接控制八成以上税收。

消除了以往藩镇自主管理的经济,加强了中央集权!

而由于商业发达,铁钱笨重,商人开始发行纸质的信用凭证(交子前身)。

这极大便利了许多跨区域贸易。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雏形……

而在赵匡胤死后,在良好的商业基础下,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诞生了!

【嬴政:这大宋的财富榜,竟也是在大力支持商业发展后开始腾飞的!夜市,与龙国皇城的不夜城几乎如出一辙,难道一国的致富之道,皆在于商么?】

嬴政若有所思,在他看来,兵强马壮,才是国家强盛富裕之道。

但后世的王朝富裕之处,却都因商而起。

若是如此,自己的大秦想富裕,是否也得尝试走走此道。

【李世民:朕还是不够重视商业啊,大宋治安这么好吗?连夜市都能合法化,也不用将商铺集中在指定的坊市,而是临街便可开设。】

大唐如今的商业也算不错,李世民自然一眼就看懂了大宋的操作。

【徐达:大宋兵权皆在他一人之手,他自是不需要太担心,且有大唐影响还在,大唐之所以有五个盛世时期,也与大兴商贸有密切关系,有这前车之鉴在,后世之君自是有努力方向。】

【忽必烈:说是努力方向,倒不如说担心其他方面太过突出,从而威胁到浙西软蛋的统治吧。】

【赵匡胤: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本来就忐忑的赵匡胤,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忽必烈!

他若是没记错的话,天幕上都说他大宋是大元所灭。

而这位就是大元皇帝!

那他理应比任何人都清楚大宋的一切!

【忽必烈:这你应该比谁都清楚才对,你是怎么成为皇帝的?你忘了吗?】

赵匡胤看着在弹幕一愣!

隐约间,他感觉自己好像抓住了什么要点,却转瞬即逝。

【刘邦:只是如此大力发展商业,道德真不会被利益所败坏吗?】

他们不是不知道商业带来的好处。

但是带来的坏处太明显了!

有了利益,有了好处,可就没那么管理了!

【朱棣:那得看当时的时代环境了,若是需要财富来安抚文官武将,让他们沉迷享乐,没有其他心思,那大兴商业也未尝不可,不过……这问题不会小就是了。】

【赵匡胤:到底有什么问题?!】

现在这天幕播放的内容看起来没有任何不利于大宋的啊!

你看漕船络绎不绝,稻米堆满太仓。

大街上行商铺林立,铁钱,蜀锦,瓷器,茶叶汇成了一道道贸易洪流。

【朱元璋:因为大宋开了“以财换和”的先例,被后世认为是一个虽富有,却极其软弱的王朝。】

【赵匡胤:什么?!】

赵匡胤有些难以置信,自己一个将军出身的皇帝。

其后代怎么可能都是软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章被金钱腐蚀的人心!财富原罪?!(第2/2页)

不等有人回答赵匡胤的问题。

天幕上的画面变了,从积极正向的一面,开始涉及到黑暗的一面。

随着商业资本的萌芽,逐利的本性占据时代主流。

道德水准急剧下降!

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财,官府与商人用高利贷!

提前透支了太多人还没赚取到的钱财!

抽干了许多地方的经济活力!

而土地自由买卖,可兼并,本意是好事。

但却方便了许多有钱的商贾进行强买强卖。

导致农民成为了流民和奴工。

手工业方面,官府商贾勾结。

为了扩大产量,将工匠编入匠籍,让他们世代不能脱离这户籍,每日劳作十几个小时,却只有微薄的口粮薪水。

导致许多人因为过劳和工伤死去。

贫富差距越发明显!

这种给百姓希望,又显而易见的差距!

让人对金钱趋之若鹜,导致为了赚钱,出现了许多背信弃义之事。

假冒伪劣欺诈等行为成为了整个社会的基础色调。

其中人口贩卖色情行业兴起!

画面里,繁华的街市上,富商们锦衣华服,一掷千金。

而墙角的乞丐却以干草为衣,冻得瑟瑟发抖。

也许哪天早晨一起来,这墙角便又会多一具尸体。

另一个画面里,热火朝天的作坊里,工匠的产品畅销海外。

但妻女却在家中饥肠辘辘,盼望着自家男人能多带一点口粮回来……

又一个画面里,青楼上的姑娘们对着街道上的乞丐指手画脚的讥讽……

看到这些画面,赵匡胤脸色很是难看。

这虽没有大唐财富黑暗面的血腥残暴。

但论危害性,却感觉更大,更加触目惊心!

自己这发展繁荣的大宋下,人心与品德竟下滑到这种程度了?!

不过虽然压榨盛行,思想出现了滑坡!

但由于转运使和中央集权的原因。

这些商贾也好,官府也罢,都不怎么敢偷税漏税。

因此大宋的经济确确实实腾飞了起来!

【刘邦:我就说大行商业之道怎么可能没有坏处?道德滑坡,人人只顾自己,谁来保家卫国?】

【魏征:商业确实是一把双刃剑,能让人吃饱,能让国家富有,却让人失去了许多优秀的品质,这恐会成为祸根。】

【李世民:大家都穷没关系,但一旦身边跟自己同一层次的人富有了,他们也就迫不及待跟着一起追逐利益。

难道就不能让人富有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办法吗?富裕与就必定伴随着血泪吗?怎么跟诅咒一样。】

李世民很苦恼,因为大唐目前也在走这条路。

而且正处于上升期,看到大宋,就仿佛看到了大唐的未来。

或许……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控制好商业的一个度。

但一控制,国库必然不够充盈。

那很多事情又无法去实行!

真是矛盾,就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吗?

【朱元璋:太难了,一旦人人都进入了逐利的漩涡里,哪有那么容易约束?若非如此,咱又怎么会将重心放在农业上。】

【嬴政:后世之君,也没人能解决这经济繁荣带来的负面影响吗?】

嬴政一句话,让历朝历代的帝王,大臣们都沉默了!

真有这么好的办法,那么多朝代又怎么会心照不宣的选择重农抑商之策呢?

“你们做不到,可不代表我们龙国做不到。”

黄巢看着沉默的天幕,不屑的自语道。

若非担心自己会不小心说错话,说漏了什么。

他都直接想把这话发到天幕上去。

而看着宋朝这以往在历史上鲜有记录的黑暗一面。

多尔衮的眼睛却亮了起来:

“如此看来,从龙国那里获取好处,也许会更容易,逐利之人皆贪生怕死,道德束缚不住他们,就容易被我们收买策反!!”

第二的大宋都有这么多情况存在!

那财富榜第一毫无疑问会更严重!

越是富有,其内部贫富矛盾必定会更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