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左眼见飘心中喜 > 第二十章乡村背棺人

左眼见飘心中喜 第二十章乡村背棺人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30 02:21:32 来源:源1

七月的越西山峦浸在蒸腾的暑气里,我攥着手机站在国道边,导航显示距离预订的民宿还有最后三公里。蝉鸣声震得耳膜发疼,远处黛青色的山脊间蜿蜒着一条细若游丝的土路,像条被晒蔫的青蛇。

“要进山?”沙哑的声音惊得我差点摔了手机。转头看见辆破旧的三轮车停在身后,车头挂着褪色的红绸,开车的老汉皮肤黝黑如树皮,头顶草帽压得极低,只露出鹰钩鼻下两撇灰白的八字胡。

我犹豫着点点头,老汉咂了咂嘴,往车斗努努下巴:“上车,收你十块。”

车斗里堆满湿漉漉的蕨类植物,散发着腐叶与青苔混合的气息。三轮车碾过碎石路,颠簸得我几乎散架。路过一处断崖时,我瞥见崖底散落着几块棺木残片,腐朽的木纹里嵌着暗红痕迹,像干涸的血迹。

“那是......”我刚开口,老汉突然猛踩刹车。车斗里的蕨类植物簌簌晃动,露出底下半卷泛黄的草席,隐约裹着长条形的物体。

“别问。”老汉头也不回,喉结在松弛的皮肤下滚动,“到了。”

车停在一片青瓦白墙前,村口石碑上“棺冢村”三个朱砂大字已斑驳不清。蝉鸣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某种金属撞击的叮当声,从村子深处传来。

民宿老板娘是个圆脸妇人,见我盯着村口方向,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今晚不管听见什么,千万别出门。”她往我手里塞了把艾草,转身时我注意到她后颈有道狰狞的疤痕,形状恰似棺木的铜钉。

夜幕降临时,我被一阵唢呐声惊醒。推开窗,月光把青石板路浸成霜白色,远处巷口晃过一道黑影。那是个佝偻的身影,背上扛着漆黑的棺木,赤足踩在石板上竟没有半点声响。更诡异的是,棺木缝隙渗出暗红液体,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磷光。

“背棺人......”我听见隔壁传来颤抖的低语。透过窗纸,看见个白发老头正对着神像磕头,香案上摆着半块带牙印的黑馒头。

第二天清晨,我在村口遇到几个村民。他们眼神躲闪,往我兜里塞了把炒米:“带着,别饿着。”说话间,远处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嚎,几个穿麻衣的人抬着棺材匆匆走过。我注意到棺材底部垂着的麻绳上,系着几片新鲜的蕨类植物——和昨天在三轮车斗里见到的一模一样。

好奇心作祟,我跟着送葬队伍来到后山。半山腰的密林中,立着座破败的祠堂。门楣上“镇魂祠”三个字掉了半边,门前石兽的眼睛被剜去,只留下两个空洞的窟窿。

“生人回避!”尖锐的呵斥声从祠堂里传来。我慌忙躲到树后,看见昨晚那个背棺人从祠堂里走出。这次他没扛棺材,却抱着个襁褓。婴儿的哭声在寂静的山林里格外刺耳,背棺人枯瘦的手指轻抚襁褓,嘴里念念有词:“莫哭莫闹,该上路了......”

我心跳如鼓,不小心踩断了枯枝。背棺人猛然转头,草帽滑落,露出半张腐烂的脸!眼眶里空荡荡的,灰白的蛆虫在塌陷的脸颊上蠕动,唯有那只完好的眼睛,像淬了毒的匕首般直直刺向我。

我转身狂奔,身后传来窸窣的追赶声。跌跌撞撞跑回村子,发现所有村民都聚集在祠堂前。老板娘脸色惨白,往我手里塞了个黑布袋:“快逃,别回头!”

黑布袋里装着三根香、一把糯米和半块带牙印的黑馒头。我顺着山路没命地跑,直到双腿发软瘫倒在地。点燃香烛,将糯米洒在四周,啃着黑馒头时,突然想起白发老头对着神像供奉的也是这种馒头。

月光越发惨白,山风裹挟着呜咽声掠过树梢。我听见身后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像有人穿着铁鞋在行走。颤抖着回头,只见百米外的山道上,密密麻麻站着数不清的背棺人,他们扛着的棺木缝隙渗出的血水,将山路染成诡异的暗红色。

为首的背棺人缓缓抬起头,正是祠堂前遇到的那个。他空洞的眼眶里突然亮起幽蓝的光,枯槁的手指向我,喉咙里发出含混不清的嘶吼:“还......命......”

千钧一发之际,我想起老板娘给的黑馒头。咬下一大口,霉味混着某种腥甜在口腔蔓延。神奇的是,那些背棺人像是被无形的屏障阻挡,纷纷停住脚步,发出不甘的咆哮。

天快亮时,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民宿。老板娘守在门口,见我平安归来,长舒一口气。她终于向我道出真相:三百年前,棺冢村遭遇瘟疫,村民们听信妖道的话,用活人祭祀山神。自那以后,村里便出现了背棺人,专门收殓那些枉死的冤魂。而黑馒头,是用当年祭祀者的血和着糯米制成,能压制怨灵。

“你不该去后山。”老板娘叹息,“那些夭折的孩子,他们的魂灵被困在镇魂祠里,背棺人每天都要安抚他们。但怨气太重,总有失控的时候......”

临走那天,我再次路过村口石碑。这次,我注意到碑后的苔藓下,隐约露出半行小字:“以血偿血,以命抵命......”三轮车老汉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他这次没戴草帽,整张脸布满蜈蚣状的伤疤,与老板娘后颈的疤痕如出一辙。

“还会再来吗?”他盯着我的眼睛,声音里带着某种蛊惑。我摇摇头,攥紧兜里剩下的半块黑馒头。车斗里依然堆满蕨类植物,只是这次,草席下隐约传来婴儿的啼哭声。

多年后,我偶尔还会梦见那个诡异的夜晚。越西的山峦在记忆里愈发模糊,唯有背棺人空洞的眼眶、渗出磷光的棺木,还有那带着血腥气的黑馒头,在午夜梦回时,依然清晰得可怕。而每当我在新闻里看到偏远山村离奇失踪的孩童报道,总会想起棺冢村镇魂祠里,那个被背棺人抱着的襁褓。或许,有些古老的诅咒,从未真正消散......

离开棺冢村后的日子,我表面上恢复了正常生活,但那些诡异的画面却像梦魇般挥之不去。直到某天,我收到一个没有寄件人的包裹。拆开后,里面是半张泛黄的纸,上面用朱砂画着镇魂祠的轮廓,还写着一行小字:“月圆之夜,故人相候。”

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脊梁,我立刻想起棺冢村老板娘说过的话,这里面的“故人”,指的会是谁?是背棺人,还是那些被困在镇魂祠的怨灵?犹豫再三,我还是决定重返越西,弄清楚这背后到底还有什么秘密。

再次踏上越西的土地,暑气依旧,但这次我却感觉格外阴冷。当我走到通往棺冢村的山路时,发现原本破败的石板路竟被修缮一新,路边还插着白色的纸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晃,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快到村口时,我远远看见老板娘站在那里,她的神情和上次截然不同,脸上带着一种诡异的微笑,眼神空洞。“你终于来了。”她的声音冷冰冰的,和之前热情的模样判若两人。不等我开口,她便转身往村里走去,示意我跟上。

跟着老板娘走进村子,我发现这里的气氛比上次更加压抑。家家户户门窗紧闭,听不到一丝人声,只有偶尔传来的乌鸦叫声,在寂静的村子里回荡。

我们径直来到镇魂祠前,祠堂的大门敞开着,里面飘出阵阵刺鼻的血腥味。老板娘停在门口,指着祠堂内说:“进去吧,他们等你很久了。”说完,她便转身离去,消失在巷子里。

我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走进祠堂。祠堂内光线昏暗,只有几盏油灯在角落里摇曳。墙壁上画满了奇怪的符咒,地面上散落着一些破碎的陶器,还有几滩暗红的污渍,不知道是血迹还是其他什么东西。

在祠堂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口巨大的黑色棺材,棺材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符文。我小心翼翼地靠近,突然,棺材里传来一阵剧烈的晃动,接着是指甲抓挠棺木的声音,“吱呀——吱呀——”,听得我头皮发麻。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你不该回来的。”我猛地回头,只见那个背棺人不知何时站在了我身后。他这次穿着完整的寿衣,脸上的腐烂部分似乎更加严重了,露出森森白骨,蛆虫在骨缝间钻来钻去。

“为什么叫我来?”我强压下心中的恐惧,问道。背棺人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开口:“因为你打破了平衡,那些孩子的怨气越来越重,我们需要你帮忙。”

背棺人告诉我,三百年前那场瘟疫后,村里的巫师用一种古老的秘术,将那些被祭祀的孩子的魂魄困在了镇魂祠里,并设立了背棺人这个职业,负责安抚他们的怨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举行一场特殊的仪式,用活人献祭,才能维持阴阳两界的平衡。

但近年来,外界的变化影响到了村子,愿意献祭的人越来越少,仪式也无法正常进行,导致怨灵的怨气不断积累。而我上次的出现,无意中惊动了怨灵,打破了原本就脆弱的平衡。

“我们需要你代替祭品,完成这次仪式。”背棺人说着,向我逼近。我连连后退,慌乱中撞倒了旁边的供桌,上面的烛台掉在地上,火苗点燃了地上的符纸。

火势迅速蔓延,祠堂内浓烟滚滚。趁着背棺人分神的瞬间,我转身向门口跑去。但当我跑到门口时,却发现大门不知何时已经关上了,而且无论我怎么用力推,都纹丝不动。

背棺人在火海中发出阴森的笑声:“没用的,这是阴阳门,只有完成仪式才能打开。”他的声音在祠堂内回荡,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

就在我绝望之际,祠堂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人声和打斗声。透过门缝,我看到村民们举着火把和农具,将镇魂祠团团围住。老板娘站在人群前面,大声喊道:“不能再让这种邪恶的仪式继续下去了!我们不能再牺牲无辜的人!”

原来,这些年村民们虽然迫于怨灵的压力,不得不参与仪式,但内心深处一直对这种残忍的做法感到愧疚和不满。在我离开后,老板娘召集了村民,决定反抗背棺人,结束这场延续了三百年的悲剧。

村民们冲进祠堂,与背棺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背棺人虽然力大无穷,但寡不敌众,渐渐处于下风。然而,就在这时,棺材里突然爆发出一股强大的怨气,形成一个黑色的漩涡,将在场的所有人都吸了过去。

我感觉自己的身体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着,意识逐渐模糊。在失去知觉前,我看到怨灵们从棺材里涌了出来,他们的模样凄惨,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脸上还带着被祭祀时留下的伤痕。

当我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四周是一片黑暗,只有远处有一点微弱的光。我朝着光的方向走去,渐渐看清了前方的景象。

那是一个古老的祭坛,祭坛上站着一个穿着道袍的人,正是三百年前蛊惑村民进行活人祭祀的妖道。他转过身,脸上带着邪恶的笑容:“欢迎来到阴阳交界之处,年轻人。”

妖道告诉我,他当年其实是被怨灵附身,才会做出那些残忍的事情。而他设下这个局,就是为了让怨灵们不断积累怨气,等怨气达到一定程度,他就能借助怨灵的力量重返人间。

“那些背棺人,不过是我用来控制村民的工具。”妖道狞笑着说,“而你,就是打破平衡的关键,你的出现,让一切都加速了。”

我愤怒地看着妖道:“你就不怕遭到报应吗?”妖道大笑起来:“报应?在这阴阳交界之处,我就是主宰!”说着,他双手一挥,无数怨灵向我扑来。

就在我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清脆的铃声。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面前,是那个三轮车老汉!他挥舞着手中的铃铛,口中念念有词,怨灵们纷纷被击退。

“快走!”老汉拉着我,朝着祭坛的出口跑去。路上,他告诉我,他其实是当年那个巫师的后代,一直在暗中守护着村子,阻止妖道的阴谋得逞。

我们回到现实世界,发现镇魂祠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村民们围在废墟前,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但我们知道,妖道还没有被彻底消灭,他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经过商议,村民们决定在镇魂祠的遗址上修建一座寺庙,用来超度那些怨灵。而我和老汉,则踏上了寻找彻底消灭妖道的方法的旅程。

我们走访了许多地方,查阅了大量的古籍,终于在一本失传已久的道书中找到了线索。原来,要消灭妖道,需要集齐七种至阳之物,在月圆之夜,举行一场净化仪式。

在寻找至阳之物的过程中,我们遭遇了无数危险。有时是被妖道控制的邪祟袭击,有时是陷入各种诡异的幻境。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在一年后的月圆之夜,集齐了所有物品。

回到棺冢村,寺庙已经修建完成。村民们在寺庙前搭建了祭坛,我们按照古籍上的记载,开始举行净化仪式。随着仪式的进行,天空中出现了一道耀眼的金光,妖道的身影在金光中显现出来。

“你们以为这样就能打败我?”妖道咆哮着,“我是不会死的!”但金光越来越强烈,他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发出痛苦的哀嚎。最终,在一声巨响中,妖道彻底消散,天空中的乌云也随之散去,月光洒在大地上,一片祥和。

妖道被消灭后,棺冢村迎来了新生。怨灵们的怨气也渐渐消散,村子里再也没有出现过背棺人的身影。村民们过上了平静的生活,镇魂祠的故事也成为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我和老汉也告别了村民们,各自踏上了新的旅程。但每当我想起那段经历,依然会感到心惊肉跳。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黑暗,终究会被光明驱散;有些罪恶,终究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而那些逝去的灵魂,也终于可以安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