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末1895看观你好 > 59解放

清末1895看观你好 59解放

簡繁轉換
作者:蝼蚁观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1 14:33:37 来源:源1

59解放(第1/2页)

1921年和苏联签完关于黑龙江领土划分的相关协议。

为两国友谊,俄国时代对清政府的借款,在协商本息后,由共和国付清,相关的海关权力交回共和国,互相承认对方政府的合法性,互派大使馆。

承认苏联对俄国铁路的继承和拥有权(直到成本和利息的收回,总之就是铁路继续用,但将来怎么说,将来再谈,留下扣子),允许苏联保留俄国远东铁路的使用权。

但中国有权利检查,车辆上的所有物资,以确保没有武器之类的违禁品,管制物品。运输线路只能用于向海外出口设备等经济相关的东西。

当然,这些东西设备能不能用来制造机械,***支弹药?一些东西需要谈的时候,就需要好好的协调协调了。

苏联用这条铁路线来实行经济活动还好,但用这一条铁路线来施展外交手段,基本上是很难了。

远东俄国时代的港口保留,签协议,算租借的,可以续约,旅顺港交还共和国。

战争暂时打完了。从东北军入关控制局面开始,在关内实行土改政策,三年内战,紧接着又在黑龙江打了一场战争。

喘口气的时候来了,开始梳理共和国的经济。道路。教育、民政、土地政策,对一些紧急实行的政策,要进行深化的研究,不合适的要修改。

对于庞大的军队,要有所保留,有所裁撤。

这里面的学问很大,水也很深。但是一切都不是难事。毕竟这时候的共和国中央政府已经是强大到可以横推外部所有势力。政府在北方是绝对性的主导力量。

政府内部,在大山头下面有小山头,但是所有的小山头加在一起,也不够这一座大山头打的。

共和国辖区内工业化提升的空间还有。

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政治力量也已经完全主导了政府政策的制定。整个国家工业化发展,一片生机勃勃,无论是哪个领域,都在积极向上的发展。

工业集团处在绝对的扩张期,在日子绝对好过的时候,又有什么人会跳出来说难听的话呢?这样一个集团当压舱石,拉着军队,谁掀的起风浪?

权力有大有小,生活有苦有甜。作为工人,职位有高有低。作为农民,土地有大有小。但所有的人的日子都过得下去,不是吗?

得益于共和国和苏联友好的外交关系。

毕竟苏联内部还是有一部分想要发动世界革命的国际主义者派系存在。

而两国在这个时候,确实有可以互相帮助的领域,东北的粮食虽然因为需要出口到苏联,不能大规模的向关内支援粮食。

但换回来的工业设备,不会全部安装在东北,也会向关内转移一部分,加速关内工业化速度。

整个共和国的工化速度按每年百分之几的比例复式增长,三年之后,1924年光是关内的工业化非农人口比例就来到了8%~9%。

也就是说,关内的1多亿人口。就有非农人口800万到900万以上,

随着共和国管辖范围内所有传统手工业全部消亡殆尽。被工业化吸收了大量人口,部分地区开始有了城镇化进程的意思。

连农业领域也开始出现资本增密。减少劳动力的现象,民间保有的牲口数量开始上升。

南方等不同方向的大量非控制区内的破产手工业从事者,破产农民们开始大量向共和国控制区迁移来讨生活。

北方的共和国中央政府认为时机已到,开始举兵南伐。

西路走汉中去解放四川。

中路走南阳盆地进军武汉。

东路顺着枣庄到南京的铁路,直下江南。

自从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与日本开战,失败之后。关内的工业化集团开始和东北的工业化集团合流,在关内掀起土改,发起社会革命。

日本与列强没有把握直接插手内战,只能打打边鼓,做一些支援武器,火上浇油的勾当。

但已经是明明白白的确认了共和国政府的威胁。

于是他们这几年在南方也没有闲着。加大援助力度,扶持起了一个姓蒋的政权。

姓蒋的政权三年里,在南方也是东征西讨,战无不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59解放(第2/2页)

除了四川确实封闭之外。

云南,贵州实在是没收益,这些穷山僻壤之地。

福建这些道路不通的地方。

大量山区之外,整个南方富裕的地区,都基本上直接或者间接的被这个政权所控制。

这个政权由南方的传统地主阶级们。

不和海外列强们向华出口商品,发生冲突的一些本地化小企业主,算得上是本地化工业范畴,代表南方工业化集团?但是勉强算得上是本地化小企业,碎片化,算不上被称作集团。

日本与列强隐隐约约的影子,在背后支持。

这个政权有军队吗?这个政府是有财政的,所以他也是有军队的。

而且他不需要大量的投资军事工业,直接向列强和日本购买就好了。

一定程度上还真是造不如买。

直接买外国的武器,成本和质量,在有些领域甚至还胜过共和国。

但是我们前面讲过,中国自古以来的军队构成,或者说世界军队的构成。

中国的军队要么是完完全全拿钱的雇佣军,谁给钱听谁的。

要么就是带有义务兵性质,给你发钱,不收你的田税,但是你要听政府的命令进行军事作战活动。

南方军队就是彻彻底底的雇佣军集团。

而北方的军队呢?

你当兵的时候给你发钱,也许这钱作为工资对比南方的雇佣军,也不是特别的高。但是你回家之后,土地还是会减税的。士兵的土地只收2成田税,一个士兵入伍三年,然后转入后备役,一个士兵每年的工资是1000公斤粮食,也就是1000块钱,折合银子大概在三十五六两左右。

你本人出壮丁当兵去了,家里的田地没有壮劳力去耕种,是不是要请人来帮忙?肯定是要消耗一部分粮食的。回家以后,一户人家正常的土地在20亩左右,每年出产2000kg粮食,如果按照45%的田税计算,大概就是900kg的田税,缩减到20%就是400kg的田税,这500kg粮食,你说多,不多?但说少也绝对不少。

如果没有战争,这笔钱就是生活补助。领了这笔钱,战争来了,你是没有权利拒绝的。

在大政府的管辖之下,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出现逃兵之类的现象,会是什么下场?

用这样的兵役制度,将你整个人,和家庭牢牢的控制住,如果出了问题,在中央政府辖区之中,自己和家庭成员,都可能会面临社会性死亡。

现代化的军队是精密的机器,一个零件的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纪律和制度保证军队的下限,对政府,国家,未来的热爱才是军队的上限。

雇佣军?只要拿钱了,还办事,谁不说一句好?但雇佣军的上限,也就是国家军队的下限。

在这样的社会性制度下,再加上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足够使用的武器,充足的财政,充足的后勤支持,伤员保障,生活保障,去打一些为了钱而卖命的雇佣军。

我只能说,这场战争比解放战争优势还要大,碾压的还要厉害。

所以这场战争我就不去写了,没什么意思。大家脑补一些爽文,什么800破10万,横扫千军,战无不胜之类的情节,不要钱一样,往这些爽文里面加,就是这场战争的过程。

只不过,这场战争打到最后,姓蒋的政府不是退向台湾,因为台湾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中。姓蒋的政权直接流亡海外,去当流亡政府去了。

这场战争打了一年时间。并不是说军队向前进攻需要一年,而是军队向前进攻的速度太快了,后面负责土改的民政人员,负责维护社会秩序的警察部队跟不上军队的速度。

不得不打一段时间,就叫停攻击部队前进的速度。

1925年解放南方,沿海除了日本武力维持的山东半岛地区,暂时没动。

沿海租界,海关部分在列强之手,还在谈判,留作扣子,外交之类的使用,还想对华输送商品?想屁吃呢。

陆权已经被共和国完全收入囊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