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末1895看观你好 > 32庙算

清末1895看观你好 32庙算

簡繁轉換
作者:蝼蚁观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1 14:33:37 来源:源1

32庙算(第1/2页)

俄国在9月初出兵,到9月中旬北京才得到消息。全国哗然,北京清廷政府再也没有了足够的号召力。

在俄国入侵,清廷东北八旗根基不稳,控制不住局势的背景下,土地给国人活命?还是送给外国?失去优势武力,也就失去了绝对行动自由,就是清庭想谈,你凭什么压制地方?抵御外敌?还是投降?

这一问题上,清廷是不能够犯政治错误的,否则转眼就有倾覆之危。

国内的舆论也普遍对于李鸿章和中央的矛盾,是不是想要谋反篡位?而变成了李中堂高瞻远瞩,早知俄国野心,一心为民求活,为国实边。

政治背景使然,清廷和李鸿章谈妥后,10月初,李鸿章立刻开始调集,北方地方部队进入天津整训,扩大军队规模。同时派董福祥部部分,袁世凯部,章高元部合计15000人,沿铁路线向锦州方向,向关外进攻,打通铁路,为后续做准备。

15000人打2000人,战斗也是打得非常激烈,俄军构筑阵地有近一个月时间了,还占据了地形优势,背靠大海,联军进攻只能从一个方,轮流进行,不停的用人命去消耗子弹弹药,用了10天时间,才终于将这波俄军残余赶下了海,俄残军被海军接应撤退。

各部联军开始沿途驻扎要点,防御修整,去掉伤亡,到锦州的,居然只有6千人了。由袁世凯,章士高带领。

虽然因为俄国入侵,北京清庭中央和天津李鸿章之间的局势暂且稳定了下来,但双方先前已经撕破了脸皮,彼此都在提防对面。

所以李鸿章的嫡系聂士诚部还是驻扎在唐山、天津没有动。清廷的命根子,亲王荣禄的中军也没有动。

董福祥的部队也只来了一小部分步兵,炮兵辎重都没动。来了2000人占其部的大概1/3,只是表现中央维护统治的决心,一个态度而已,由李双良统帅。

作为中立态度模糊的袁世凯部自然就没得选了,被双方都联合施压,整部全都派出来了。

嵩武军章高元部也作为李鸿章的代表,全部出关来了。

这其中,袁世凯部他们到底心里是怎么想的?

章高元作为在青岛驻地被德国入侵以后就不停表明态度的人,他应该是真心想打的。

李双良呢?他是什么态度呢?张克想想应该有有几个方面,一是帮助东北八旗抵御俄国入侵,二是监军,获取第一手的消息。第三个方面是负责展示北京的一个态度。所以上来打俄军阵地就出大力,是伤亡比例最大的,也没留人就地防御,现在只有1000多点了。

可想而知,谁都没得说了,他接下来一定会想办法保存实力打酱油。

一共三部组成的联军,一个部分人少,想保存实力,打酱油。一个部分想打。作为实力最强的部分,袁世凯部态度模糊,所以15000人打2000人也打了10多天。虽然有俄军的种种优势,但联军想法不齐也是问题。

这里是清朝军队老毛病了,不,一直到民国,这种问题,这种事不还是非常常见吗?友军有难,不动如山,保存实力,排除异己,这种事什么时候少过?

李双良部,现在基本上就是打酱油的,不用管。

连对他的态度也不用多考虑,毕竟自己是李鸿章阵营。章高士虽然离主战,但是其军队火炮较少,不是新编军队,武器编制都老旧,加30来年没打仗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少,是很存疑的,根据张克的观察,主官还好,下面的士卒经历俄军现代炮击战争后,多有惧色,怕也是不堪用,也可以放一放。

唯有袁世凯部还有7000多人,步炮都有。军中多有懂新式西法炼军出身之人,高层幕僚还有懂西学的人才,士兵训练的也好。

想做事,就要好好拉拢,统一想法才有可能。

在锦州暂时驻扎中,张克找到了袁世凯和部队高层在营中宴请。

袁世凯,徐世昌(旧式幕僚,拉关系,出主意)

王士珍(负责工兵)、段祺瑞(负责炮兵)、冯国璋(负责步兵):这三人被称为“北洋三杰”。

吴长纯、吴凤岭、雷震春(袁世凯的祖父人脉,帮忙)管理军队。

唐天喜、刘永庆、王同玉、赵国贤、王凤岗、徐邦杰(朝鲜的心腹旧部?能力不详,有的没记录,应该是后面都跟不上扩张淘汰了)

宴会上都是军中人物,大家都出身不是特别高,讲究一个就是豪爽,说起话来大大咧咧的,宴会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猎了两条鹿,烧烤了,端上来分了大家吃,天寒地冻,先把肚子填饱了,然后上了烈酒,但大家知道有事商量,都没喝,只等着坐在上首的几人发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32庙算(第2/2页)

在主位上坐的自然是袁世凯,一军主将。一手边最前面坐的是袁世凯的幕僚好友徐世昌,另一边最前面就是张克。

张克也不含糊,看差不多了,上前站起来,看大家停了动作,高声言,“不知道大家对此战,前途怎么看?怎么才能赢,才能不输?”

袁世凯听了,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徐世昌。

徐世昌回答说“国家暗弱,先有甲午大败,漏了虚实,才有此战。

张克你是李中堂高徒,又结成亲族,这几年来声名鹊起,干的不少事情,领头建了唐山铁厂,又修关外铁路,后在锦州移民分地,建立军屯,经营日久,今年以来因为你在关外这些事,中堂可是差点儿和太后闹起来。

一桩桩,一件件。

在锦州移民,屯田养兵的事儿,是极有远见的,我如何看不出来其中关节?江山代有人才出,实干,远略,背景都是上佳。为兄虽然痴长十几岁,但确是万万不会因官位年纪小看你的,只当同辈兄弟交往。

你既然有话想说,不妨直言,大家都洗耳恭听。”

有人知道张克,有人不知,徐世昌这是介绍,让在座大家心里有底。

“小弟不才,只是愚见,直接说了,不足的大家指教。俄国早有东扩之想,数十年了,日渐急迫,甲午后我就知国家难安,幸好中堂看重,做些事来。

才要移民实边,以备长远,俄国也不是傻子,见远景不好,这才急战。

俄军势大,又早有计划准备,我们移民立军,才刚开始。一时想要打赢确实难。

现在看战报俄军北边陆军南进占地不说。南边海军守海路港口,保护物资畅通,一面阻止我们增兵,打关外铁路,自己视情况增兵。

根据我的情报,俄国北路已经在东北到处抓人,快速修筑后方铁路,绥芬河到哈尔滨铁路线1897年就开始修了,明,后年就可能修好。

俄国陆军这次南下已经打下了哈尔滨,开始准备过冬,明年再动。

南路也有在旅顺,辽东半岛铁路动工向北修的消息,看来俄军是想靠军队先把北方到哈尔滨的铁路修好,保证后勤。

连接欧洲的西伯利亚铁路1905年前会通车。

再看情况等西部利亚铁路联通,或者直接把中东铁路南北两面修通,截断关外铁路,以此完全占据东北。

我们兵弱,这场战事要想赢,要有2倍的军力优势。

俄国在远东,据我所知,不超过500万人,又没有什么大型的武器制造厂?枪,炮,弹要从远方海外运过来,消耗会很大,很费时间。

急战怕是不行,我们现在军力不足。

要点就在于后勤支撑,咱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四亿多人,保住铁路通畅,能不能拿出俄军两倍二三十万的部队投到东北,来和俄国人打。

人数不够,要能天长地久的打,一年半载,分不出胜负来,慢慢抵抗,等关内出动十几万人,打不赢,就僵持着。

就是等关内,再出动10万人,只要我们有30万人,可以坚持主战,如果对方不增兵,我们就慢慢的包围反推回去。

如果对方增兵,那我们就对峙,彼此消耗,看谁先顶不住。

我们也要修筑铁路,从锦州向东北延伸,保证军队后勤的消耗。

辽东半岛大都是山地,土地贫瘠,但却是东北门户,没有海军保护,直接登录不可能实现,实现了登录,也保证不了后续后勤。陆军大部队后勤困难,后路还容易被登录截断,只能守住盖州,金州小部队做骚扰,让铁路出不了半岛,迟泻敌人。

我称之为北攻,南守大家以为如何?”

“东北八旗有6万,不知有多少堪战,被俄军打败后,现在还有多少,我们现在就6千新军,按你说的,要十五万和俄军兵力相当,才有在北方挡住的可能,我们兵弱,确实没两倍兵力没胜算去反推,但朝廷能拿出十五到30万装备步枪的大军来?。”袁世凯经历不少,还是懂兵事的,张克的想法,并不复杂,相反很直观,所以直接说要点。

“一把步枪二十两,15万就是300万两,招军军饷用东北的地做抵,保证军粮,棉被500万两招募15万军队大家觉得如何?1000到2000万两打这一战不好?打上几年打掉5000万倆又如何?数亿两的银子,不是说赔就陪了?这不是我们考虑的。”

张克直接打断,别考虑其他,就看军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