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开局马符咒,我在明末当仙人! > 第59章 各自选择

开局马符咒,我在明末当仙人! 第59章 各自选择

簡繁轉換
作者:铁牛牛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2 02:34:13 来源:源1

第59章各自选择(第1/2页)

烛泪堆叠如珊瑚,在青铜烛台上凝结。

黄道周的书房里,林神都早已离去,只剩下两位老友对坐。茶已凉透,浮叶沉底,映着李云涛疲惫的面容。

“云涛兄。“黄道周倾身向前,袖口磨出的毛边扫过案几:“你当真不考虑再次出仕?以你之才,蛰伏乡野实在可惜。如今朝中虽乱,但正需清流之士力挽狂澜。“

黄道周说着,他手指蘸着茶水在案上画出一条线,“我从南京到北京,多少有些门生故旧,总能为你谋个……“

“道周,“李云涛突然打断,声音像钝刀刮过竹简,“还记得天启七年,我在长安任户部主事时的事吗?“

黄道周的手悬在半空,他缓缓摇头:“你只说过调任漳州,从未细说缘由。“

李云涛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茶杯沿口划着圈,釉面发出细微的嘶鸣。“那年查陕西粮仓,发现账面上十万石粮食,实存不足三万。“

他突然笑了,那笑容让黄道周想起刑场上的死囚:“你猜那些粮食去哪了?“

不待回答,李云涛猛地拍案,茶盏跳起来又落下:“全被巡抚倒卖给蒙古人换了貂皮明珠!更妙的是,账册上盖着司礼监的印……就因为魏忠贤的干儿子要过寿!“

黄道周面色骤变。窗外的月光忽然被云层遮蔽,书房陷入更深的昏暗。

“我连夜写奏章,第二天还没出衙门就被拿下。“李云涛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他们在我住处‘搜出‘与东林党的往来书信,说我勾结乱党,意图不轨。“

烛火“噼啪“爆了个灯花,映得李云涛眼角的皱纹如刀刻般深刻。“是恩师王大人以全家性命作保,才将我贬到漳州。“

他抬头直视黄道周,“你知道他在狱中对我说什么?‘云涛,清官要活得久,得先学会装瞎‘。“

窗外传来打更声,铜锣在静夜中格外刺耳。黄道周这才发现自己的手在抖,茶水溅在袖口,晕开一片深色痕迹。

“后来在漳州,“李云涛继续道,“我发现县令赵明德勾结山匪,刚想查证,就被安了个‘怠政‘的罪名。“他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这里,还留着当时衙役棍棒打的疤。“

黄道周猛地站起,带翻了茶盏:“岂有此理!你为何不在信中告知我?当年若知你处境……“

“你待如何?“李云涛抬头看他,眼中尽是疲惫,“参赵明德一本?然后呢?他背后是福建布政使,布政使背后是当朝阁老,阁老背后……“

他无奈的摇摇头:“这大明的官场,就像一株老榕树,表面枝繁叶茂,底下盘根错节,每一根气根都扎在百姓血肉里。“

“最可笑的是,要想做大官,就得学会分一杯羹。清官?要么被排挤到天涯海角,要么……“

说话间李云涛指了指自己:“像我一样,辞官归田。“

一阵穿堂风掠过,烛火剧烈摇晃。黄道周颓然坐回椅中,窗外树木投下的阴影遮住了他瞬间苍老的面容。

黄道周突然站起身来抓住李云涛的手腕,眼中带着几分希冀:“可现在不同!圣主降临,正是拨乱反正之时!你我联手……“

“你还不明白吗?你看看这大明啊!这大明,烂的不仅仅是官场,而是连根连底子全部都烂完了!“

李云涛指向窗外,声音低沉如闷雷:“那些姓朱的宗室二十万,个个不是生产个个都吸民膏血。山西的庆王,一人占田百万亩,佃农饿死田埂边;福王府的歌舞彻夜不休,门外却有百姓易子而食!

而他们还在后花园斗蛐蛐!这样的大明……呵呵……哈哈哈……“

李云涛说着说着就突然笑出声来,他的声音中带着几份凄凉和讥讽。

黄道周张了张嘴想要反驳,但脑海中却闪过去年途经河南时看到的景象。赤地千里,白骨曝野,而洛阳城中福王府的琉璃瓦在阳光下刺得人眼睛发痛。

“我不会再踏入官场半步。“

李云涛整了整衣冠,语气平静下来,“但在漳州,在圣主麾下,我能真正为百姓做些事。今日你也看到了,圣主一道符咒,胜过朝廷十年赈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9章各自选择(第2/2页)

他走到门前,月光为他镀上一层银边:“道周,你是个好官,但大明已经不是几个好官能救的了。“

“云涛!“黄道周踉跄追至院中,月光下他的面容竟比平时更加苍老几分:“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神州陆沉?“

李云涛没有回头:“圣主说得对,我们该想的不是如何救一个腐朽的王朝,而是如何在乱世中保护一方百姓。“

门轴“吱呀“一声,李云涛的身影融入月色中。黄道周站在原地愣神许久,直到烛火燃尽,一缕青烟袅袅上升,在月光中渐渐消散。

-----------------

漳州城的街道上,李云涛踽踽独行。

夜露打湿了他的布鞋,青石板缝中的蟋蟀鸣叫时断时续。转过一个街角,他忽然停住脚步。

一轮满月悬在飞檐之上,清辉如瀑。月光下,破败的民房与华丽的酒楼形成鲜明对比。

一边是歪斜的茅草屋顶,一边是琉璃瓦反射着冷光。

李云涛仰头望月,恍惚间看见二十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那年他金榜题名,骑马游街,以为凭着一腔热血就能涤荡乾坤。如今……

仰望这天上的这轮明月,他忽然心有所感轻吟出声,字句如清泉自然涌出:“冰魄无声转玉流,清辉不照锦鳞秋。“

月光依旧,可那些曾在锦鲤池边吟诗作赋的文人雅士,如今何在?

“朱门宴罢金鞍锈,寒骨堆高白草愁。“

他想起长安城外乱葬岗的磷火,与城内通宵达旦的笙歌。

“廿载风霜磨剑老,一宵云海蜕尘游。“

指尖抚过腰间,那里曾悬着一柄刻着“为民请命“的宝剑,早已典当换粮。

“秦时镜里山河破,犹见蛾眉笑蚁蝼。“

最后一句吟罢,李云涛忽然笑了。

这轮明月见过秦砖汉瓦,照过唐宫宋阙,如今又冷眼旁观大明将倾。

在它眼中,那些争权夺利的王侯将相,与忙忙碌碌的蝼蚁有何区别?

月光洗去他眉间郁结,远处传来更夫沙哑的梆子声,李云涛整了整衣衫大步走去。衣襟上沾的夜露在月光下闪闪发亮,像撒了一把碎银。

-----------------

黄府书房内,黄道周独对孤灯。李云涛的话像一把盐,撒在他鲜血淋漓的忠心上。

他颤抖着展开一幅空白卷轴,提笔写下:“残月如钩裂锦袍,寒砧声碎雁声高。“

墨迹在宣纸上晕开,像极了崇祯元年在辽东见过的血渍。那年他奉旨犒军,亲眼看见溃败的明军被后金铁骑屠戮。

“江山一纸风吹絮,社稷千疮血作涛。“

笔锋越来越急,几乎划破宣纸。

黄道周想起去年在京城,亲眼目睹崇祯皇帝为筹措军费,变卖宫中器物的场景。

那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君王,鬓角已经斑白,眼神疲惫而绝望,却仍强撑着挺直脊背,不肯在臣子面前显露半分颓态。

“曾向煤山哭帝祚,忍看闽海断弓刀。“

一滴老泪砸在“刀“字上,墨色顿时氤氲开来。

黄道周想起白日所见。林神都悬浮空中的身影,百姓们虔诚跪拜的模样。这大明,当真气数已尽?

“孤臣袖里青锋冷,半照清霜半照蒿。“

最后一笔拖出长长的墨痕,如同他未竟的忠志,黄道周颓然坐倒,手中狼毫坠地发出一声轻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窗外,残月如钩,冷冷地悬在天际,仿佛在嘲笑着他的徒劳。

黄道周仰头望月,喉间滚出一声嘶哑的悲叹:“苍天啊……你为何如此无情……”

风声呜咽,似在回应他的质问,却又像在无声宣告……

大明,气数已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