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506章 楚云飞出手,双方顺利达成协定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第506章 楚云飞出手,双方顺利达成协定

簡繁轉換
作者:吴未的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5 02:29:32 来源:源1

第506章楚云飞出手,双方顺利达成协定!(求订阅)(第1/2页)

龙城,二战区长官司令部。

竺培基的介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让方立功与苏联代表团好不容易取得的些微进展,瞬间化为泡影。

叶夫根尼中将的怒火与雅科夫上校的冷淡,使得会议室内的空气凝固如冰。

方立功端坐不动,面沉似水。

钱伯均在一旁几次欲言又止,最终也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将目光投向窗外那片依旧灰濛的天空,心情与之一色。

随着方立功出声之后,谈判自然是不欢而散。

当晚。

方立功的临时办公室内,灯火通明。

“这个竺培基,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钱伯均再也按捺不住,一拳砸在桌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我等在前线浴血,为了可以大批量装备的冲锋枪费尽唇舌,他倒好,仗着中央的名头,狮子大开口,将所有事情都搅黄了!”

方立功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语气带着几分疲惫与决绝:“伯均兄,此事已非我等在谈判桌上所能挽回。

竺培基代表的是山城,是委员长。

我们若循常例申诉,只怕层层上报,待有结果,黄花菜都凉了。”

钱伯均眉头紧锁:“那依立功兄之见……”

“为今之计,”方立功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精芒:“此事,非云公出面不可了!”

“楚长官?”钱伯均一怔:“可云公远在缅北,鞭长莫及啊!

况且缅甸战事亦是千头万绪,这点小事,如何好去惊动他?”

为了这事,楚云飞特意来了一封电报让他们办。

他们这个位置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那岂不是丢人丢大发了

方立功摇了摇头,语气笃定:“你我皆知云公之能。

他不仅深谙兵事,于这纵横捭阖之道,亦有常人不及之处。

更何况,他如今在山城诸公心中的分量,怕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

此事关乎基层战力,云公必定无比重视。

我即刻拟上一封电报,将此间详情,以及竺培基所提之无理要求,尽数告知云公,请他定夺。”

钱伯均思忖片刻,也觉得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只得点头应允。

一封加急加密的电文,就这样承载着方立功的忧虑与期望。

悄然离开了阴云笼罩的龙城,飞向了数千里之外的缅北。

与此同时,缅甸北部,密支那机场,空气潮湿而闷热。

简陋的机场跑道旁,几架C-47运输机静静地停泊着,地勤人员正冒着细雨进行检修。

楚云飞身着一身合体的戎装,肩上将星在阴沉的天色下依旧闪耀。

他正站在停机坪边缘,与赵鹏程一同等待着一个重要人物的到来。

不多时,一架涂着青天白日徽记的运输机穿破云层,平稳降落。

舱门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名荷枪实弹、目光警惕的警卫。

紧随其后,一个身形挺拔、面容坚毅,身上带着一股特有的精悍之气的身影,出现在舷梯口。

正是奉调前来缅甸,协助组建特种作战力量的原二战区侦察大队大队长,周卫国。

“云公!”周卫国快步走下舷梯,来到楚云飞面前,一个标准而有力的军礼。

“卫国,一路辛苦。”

楚云飞上前,用力握了握他的手,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两人走向不远处的临时指挥帐篷,周卫国落后半个身为。

楚云飞一边走,一边向周卫国介绍着缅北的复杂局势,以及他对未来丛林特种作战的初步构想。

PS:此时已经开始装备步话机,满足两公里以内,不算复杂的地形地势的即时交流。

“东南亚这种地方,山高林密,河流纵横,传统的大兵团作战处处受制。”

楚云飞指着墙上巨大的军事地图,语气沉凝:“日军虽败,但其残余力量及那些受其扶植的缅甸独立军,熟悉地形,惯于游击,对我后方威胁甚大。”

“我意,以侦察大队之骨干为基础,结合从各部队抽调之精锐,再吸纳部分熟悉山林之本地山民,组建数支精悍之丛林作战部队。

其任务,不仅在于侦察、渗透、袭扰,更要能独立遂行清剿、策反乃至建立临时控制区之任务。”

楚云飞的眼中闪烁着战略的光芒:“此乃我‘以缅制缅’,巩固缅北,确保滇缅路畅通之长远计划的一部分,预计耗时一年左右,才能初见成效。”

周卫国凝神听着,不时点头。

眼中亦是对这宏大计划的认同与期待。

他深知,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信任,更是对他麾下那支久经战阵的侦察大队的最高肯定。

就在此时,赵鹏程拿着一份刚刚译出的电文,神色凝重地快步走了进来。

“钧座,山西急电。”

楚云飞接过电报,迅速浏览一遍,眉头便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方立功在电文中详细陈述了与苏联谈判的经过,以及竺培基的突然介入和由此引发的僵局,言辞间充满了对方立功的无奈和对中央某些人短视的愤慨。

“哼!”

楚云飞将电报递给一旁的赵鹏程和尚不明所以的周卫国,冷哼一声:“有些人,仗打不怎么样,摘桃子、掣肘自己人倒是一把好手。”

赵鹏程看完,亦是面露怒色:“钧座,这竺培基分明是想借着中央的名义,从苏联人那里多占便宜,却不想想,此举只会激怒苏方,将事情彻底搞砸!这PPS43冲锋枪若不能顺利引进,对我军基层火力之提升,损失何其巨大!”

竺培基?

恐怕没这么简单。

关于统帅部对于苏俄的态度。

楚云飞心里面是一清二楚。

这其实也算得上是一次试探,一次对他楚云飞对苏联方面态度的试探,也是对二战区方面对红党方面的试探。

即便常瑞元铁了心的要倒向英美。

楚云飞也要想尽一切办法促使双方再平衡。

积贫积弱的民国经不起再折腾,国力决不能消耗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

他沉吟片刻,目光再次投向地图。

这一次,他的视线却落在了更广阔的世界格局之上。

“此事,不能急在一时,亦不能任由竺培基胡来。”

他缓缓开口,语气已恢复平静,却带着一股洞察全局的睿智:“苏俄此刻正与德国鏖战于东线,斯大林格勒岌岌可危,其国力消耗巨大。

他们愿意与我们进行技术交换,固然有其战略考量,但亦有现实的物资需求。

叶夫根尼想趁机抬价,本在情理之中。

但竺培基这般做法,只会适得其反。”

他顿了顿,对赵鹏程吩咐道:“鹏程,拟电。”

“发侍从室张治中主任。”

赵鹏程一愣,有些不解。

按理,此事或可直接与军政部沟通,或通过阎长官向委员长陈情。

直接发给张治中这位常伴委座左右,深得信任的侍从室主任,用意何在?

楚云飞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解释道:“文白先生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且最能体会委座在平衡各方势力时的苦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6章楚云飞出手,双方顺利达成协定!(求订阅)(第2/2页)

此事,需从更高之战略层面着眼,方能解局。”

“电文如下。”楚云飞的声音沉稳有力:

“文白主任钧鉴:

惊闻龙城与苏方关于冲锋枪技术引进之谈判,因故陷入僵局,云飞心忧如焚。

此项技术于我抗战全局,提升基层火力,意义重大,不容有失。

窃以为,当前国际时局,波诡云谲。

美国虽已参战,其‘先欧后亚’之大战略事实上并未改变,对我援助虽有增加,然终究远水难解近渴,且不宜将所有希望尽寄于一邦。

苏俄方面,虽与我意识形态有别,然目前同为反法西斯之盟友,其在远东亦需我牵制日寇。

维持与苏俄之良好关系,于我争取国际援助,平衡列强在华利益,乃至战后世界格局之构建,均有不可估量之战略价值。

此次技术引进,不仅在于区区几张图纸,更在于维持并深化中苏间之合作纽带。

若因我方内部协调不当,或条件过于苛刻,致使谈判破裂,不仅失此利器,更恐恶化双边关系,予日寇以可乘之机,实为不智。

望主任能将此‘美苏平衡’之浅见,酌情上陈委座。

今日中国,非但需埋头苦战,亦需抬头看路。

多一个朋友,多一分助力,少一个敌人,少一分凶险。

国家大战略,当以长远计。

云飞恳请钧座三思,以全局为重,妥善处置此事,促成技术引进,实为党国之幸,民族之幸。

楚云飞叩。”

一封电文,洋洋洒洒数百言,既点明了利害,又给足了台阶,更将此事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平衡的高度。

赵鹏程与周卫国听完,皆是心头一震,对楚云飞的战略眼光与政治智慧,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这早已超脱了单纯的军事将领范畴,分明是一位深谙国际政治的战略家。

楚云飞的加急电报,以最快的速度送抵了山城。

与此同时,一封电报,同样快速拟定完成,发往了山城的方向。

电报之中的内容,则是希望方立功尽可能的为中国争取到更多的优厚条件。

简单的和周卫国交流一番之后,楚云飞也很快休息。

躺在床上的那一刻,楚云飞当即打开了脑海之中的外交面板。

【当前可使用的行动点为:260】

【当前可交互势力:省略】

【当前可进行的外交选项:改善关系;降低关系;申请援助等。】

“改善阵营与苏联方面的的关系。”

“要求:改善至最高好感度。”

【是否确认消耗160点行动力改善和苏联的关系?】

“确认!”

【当前阵营与苏联关系上升为:休戚与共、肝胆相照!】

【当前已经无法继续提升阵营关系。】

——

侍从室主任办公室内,张治中看着手中这份来自缅北前线的电文,眉头微蹙,陷入了沉思。

楚云飞在电报中所陈述的“美苏平衡”战略,以及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的考量,深深触动了他。

作为常伴委员长左右的核心幕僚,张治中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内各派系的微妙关系,有着比旁人更为深刻的理解。

他清楚,委员长一方面需要倚重美国援助以维持抗战,另一方面,对于北方的苏俄,亦不敢完全忽视。

在两强之间寻求平衡,争取最大的国家利益,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而此次冲锋枪技术引进,本是利国利军的好事,却因竺培基的鲁莽和某些派系的贪婪,险些酿成外交僵局,这无疑是与委员长的战略初衷相悖的。

可是,这其中是否有常瑞元的纵容以及暗示呢?

“这个楚云飞”张治中放下电报,揉了揉太阳穴,心中不免感慨。

此人不仅战场指挥出神入化,于这等政治大局的把握,亦是远超常人。

难怪委员长对其既倚重又忌惮。

没有过多的犹豫,张治中当即便拿着楚云飞的电报,求见了委员长。

委员长官邸书房内。

常瑞元听完张治中的汇报,以及楚云飞电报的全文后,久久未语。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疲惫:“这个云飞,人虽在缅甸,心却还操着全国的盘子啊”

张治中躬身道:“委座,云飞所言,确有其深意。

如今国际形势复杂,我等确不宜在一棵树上吊死。

与苏俄维持必要之合作,于我有利无弊。

此次技术引进,若能成功,不仅能提升我军战力,亦可向苏俄示好,一举两得。”

常瑞元瞥了张治中一眼:“文白,你的意思,我明白。以我的名义发上一封电报,提醒他,凡事以大局为重,不要因小失大,这次谈判就交由二战区全权负责,他接下来就只是旁听吧。”

“是,委座。”

张治中心中一松,知道此事已然有了转机。

他顿了顿,又道:“那,关于二战区与苏方谈判的具体条件,是否需要中央再行指示?”

常瑞元摆了摆手:“此事,既然阎百川那边已经谈得差不多了,就让他们继续负责吧。

中央只看结果。告诉他们,尽快落实,莫要再出什么幺蛾子。”

“遵命。”

张治中退出书房,立刻以侍从室的名义,给远在龙城的竺培基发去了措辞严厉的密电。

令其“以国家战略为重,积极配合第二战区,务期促成技术引进,不得有误”。

同时,也给第二战区长官部去电,转达了委员长的“关怀”与“期望”。

龙城。

当方立功接到来自重庆的最新指示,以及竺培基那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态度时,心中悬着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

他看向钱伯均,两人相视一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如释重负。

“楚长官此举,真乃四两拨千斤啊!”钱伯均由衷赞叹。

方立功亦是感慨万千:“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云公之能,我等望尘莫及。”

次日,与苏联代表团的谈判重新开始。

竺培基仿佛换了个人一般,不再提及那些不切实际的附加条件,反而处处配合方立功的节奏,言语间也对苏方代表客气了不少。

叶夫根尼中将与雅科夫上校自然也察觉到了中方态度的转变,且苏联方面连夜指示他们,务必达成相关协议,可适当进行让步。

虽然依旧在一些细节上据理力争,但整体谈判的氛围,已然融洽了许多。

经过数轮艰苦的拉锯与磋商,双方终于就PPS43冲锋枪的技术图纸转让、部分关键零部件的援助、以及技术人员的培训等核心问题,达成了一致。

虽然山西方面为此依旧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包括承诺在未来数年内向苏联提供大量的优质烟草、煤炭以及部分日军情报。

但与能够自行生产这款利器,派遣大量的军工产业人才前往苏联进行培训的战略价值相比。

这些付出,无疑是值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