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507章 加码;日方抗议,无能狂怒而已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第507章 加码;日方抗议,无能狂怒而已

簡繁轉換
作者:吴未的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5 02:29:32 来源:源1

第507章加码;日方抗议,无能狂怒而已~!(求订阅)(第1/2页)

龙城,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阎锡山的内厅办公室。

几日来的阴霾与压抑,在此刻被一种久违的振奋所取代。

方立功与钱伯均并肩而立,神色间虽带着几分谈判后的疲惫,但眉宇间的喜悦却是难以掩饰。

他们刚刚向阎锡山详细禀报了与苏联代表团就PPS43冲锋枪技术引进协议的最终成果——几经波折,总算是尘埃落定。

阎锡山端坐在太师椅上,手中摩挲着一对温润的玉胆,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满意的光芒。

他细细听完了方立功的陈述,尤其是楚云飞那封“美苏平衡”的电文如何巧妙化解重庆方面的压力,促使谈判重回正轨的经过,不由得捻须微笑。

“好!好哇!”

阎锡山将玉胆在掌心轻轻一合,发出清脆的响声:“云飞确有经天纬地之才!他

人虽远在缅北,却能洞察全局,一纸电文便解了龙城之困。

立功,伯均,你们二人此次也辛苦了,临危受命,不负所托,为我晋绥军,为我二战区立下了大功!”

他站起身,踱了数步,语气中带着一丝难掩的兴奋:“这PPS43冲锋枪的技术图纸一旦到手,我们便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此等利器。

届时,我二战区基层班组火力必将得到极大提升,在与日寇的近战、山地战中,便又多了一分胜算!”

方立功躬身道:“全赖阎长官信任,以及楚长官运筹帷幄,卑职等只是奉命行事,不敢居功。”

钱伯均亦附和道:“是啊阎长官,若非楚长官及时出手,恐怕此事早已被竺培基搅黄了。

说到底,还是阎长官您的的面子大,山城诸公在楚长官的提醒下看得远。”

阎锡山摆了摆手,脸上的笑容更甚:“你们二人能在谈判桌上与苏俄人斗智斗勇,最终达成协议,亦是功不可没。

此事,我会亲自向委座和军委会报捷,为你们请功。”

他话锋一转,又问道:“只是,苏俄方面所提之交换条件,我方筹措起来,可有难处?”

方立功沉声道:“回长官,苏方对我山西之烟草、煤炭及部分稀有矿产需求量甚大,未来数年之内,我等恐怕都要勒紧裤腰带了。

此外,他们对日军之情报,尤其是关东军及华北方面军之部署调动,亦表现出极大兴趣。”

阎锡山闻言,略一沉吟,随即果断道:“些许物资,换来能让我晋绥军数十万将士在战场上少流血的利器,值!

情报方面,亦可酌情提供。

只要不涉及我军核心机密,能让他们与日寇多几分猜忌,亦不失为一步好棋。”

他眼中闪过一丝老谋深算的精光:“此事,你们要抓紧落实。

图纸一到,立刻组织我们自己的兵工专家进行研究,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吃透技术,实现量产。

切记,此事需高度保密,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是!长官!”方立功与钱伯均齐声应道,心中也是一片火热。

——

“钧座,山西来电,方参谋长发来的。”

楚云飞接过电文,目光迅速扫过。

电文中。

方立功详细汇报了促使与苏联代表团就PPS43冲锋枪技术引进协议顺利达成的全部经过,并且告知了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方面的态度和条件。

看完电文,楚云飞的脸上没有太多意外的表情,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仿佛一切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行云流水,自然而然。

消耗了一百多个行动点将苏联方面的关系提升到了这种程度。

为的不就是双方的合作能够顺利达成么。

那份平静,那份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淡然,让一旁的赵鹏程与周卫国都暗自钦佩。

如此重要的技术引进,几经波折,最终尘埃落定,在钧座这里,却似乎只是一件意料之中的小事。

“好,知道了。”他将电文递给一旁的赵鹏程,示意他阅后存档,随即转向周卫国,继续刚才的话题:“.以及在必要时,引导我军主力进行精确打击,为我炮兵部队表明方向。”

几乎在同一时间。

伸出仰光,身为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兼远东战区参谋长的史迪威,也收到了来自其情报渠道的类似信息。

中苏双方在山西就某项重要的军事技术合作已达成初步协议。

史迪威放下手中的情报摘要,那双凹陷的蓝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他走到窗边,看着机场上那些漆着青天白日徽记的中国战机,以及那些正在紧张忙碌的美国地勤人员,心中思绪万千。

“中国人”他低声自语,“他们从苏联人那里搞到了冲锋枪技术.这可真是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低成本,可批量生产的冲锋枪,美国方面目前也在加快速度研制。

由通用公司设计制造的M3黄油枪,目前也基本上计入到了最后阶段,很快就能够列装部队,取代价格昂贵,结构精密的汤姆逊冲锋枪。

史迪威对楚云飞的能力和手腕,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

他知道,楚云飞绝不会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美国这一个篮子里。

与苏联保持接触,寻求技术来源的多样化,完全符合楚云飞乃至中国长远的战略利益。

但此事,对于美国而言,却又是一记警钟。

他当即叫来自己的副官:“立刻以我的名义,向华盛顿国防部发电。

就中苏双方可能达成的军事技术合作,以及当前缅甸战局之复杂性,进行详细汇报。

同时,强调我方必须立刻加大对华援助之规模与效率,特别是针对山城国民政府的直接援助,以稳固其抗战决心,确保其不会因外来技术援助的诱惑,而在整体战略上向苏联过度倾斜。”

史迪威的语气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紧迫感:“告诉马歇尔将军,中国战场之稳定,事关反法西斯同盟全局。

我们必须向山城方面展现出更大的诚意与支持,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要在民生层面,给予他们最直接、最能感受到温暖的帮助。

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到这场抗日战争的继续坚持下去,还要考虑到战后的政治格局。”

华盛顿,白宫。

罗斯福总统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数份来自不同战区的紧急报告。

而史迪威将军那份关于中苏技术合作可能以及缅甸战局复杂性的电报,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份。

“苏联人冲锋枪技术.中国”罗斯福总统轻轻叩击着桌面,目光深邃。

他身旁的总统顾问霍普金斯以及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皆屏息凝神,等待着总统的决断。

马歇尔将军首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凝重:“总统先生,史迪威将军的担忧不无道理。

如果苏联方面开始向中国大规模转让军事技术,长此以往,不仅可能改变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对比,更有可能影响到中国在战后对美苏两方的政策倾向。我们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霍普金斯亦补充道:“中国战场目前极为艰难,尤其是其后勤补给与民生问题,已到了非常严峻的时刻。

虽然取得了此次会战的胜利,但仰光港被毁,彻底修复至少还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滇缅公路运力有限,大后方因为旱灾的缘故粮食减产,物资匮乏,民众生活困苦。

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援助,山城政府的统治基础,确有可能发生动摇。”

罗斯福总统缓缓点了点头,他的目光扫过巨大的世界地图,最终停在了亚洲板块。

“先生们。”

罗斯福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坚持了数年之久。

他们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拖住了日本陆军数百万的主力,为我们在太平洋战场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战略空间。

无论从道义还是从战略而言,我们都必须确保中国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史迪威的建议是正确的。我们不仅要继续提供军事援助,更要立刻、大规模地增加对中国的民生援助!

我们要让中国人民感受到,美利坚合众国是他们最可靠、最坚定的盟友!”

罗斯福总统的目光扫向马歇尔与霍普金斯:“财政部、农业部、战争运输管理局,立刻协调行动。

第一,紧急调拨不少于五十万吨的面粉、五十万箱各式军用罐头、以及大量的压缩饼干、奶粉、维生素等应急食品,务必在最短时间内,通过一切可能的运输方式,送往中国后方,优先赈济受战火影响之民众及支撑前线军需。”

“第二,追加一批医疗物资援助,包括磺胺类药物、奎宁、手术器械、野战医院成套设备。

中国的士兵在流血,我们不能让他们因为缺医少药而倒下。”

“第三,责成战争生产委员会,研究向中国提供部分轻工业生产设备、农业机械、以及化肥生产技术的可能性,帮助他们恢复和发展后方生产,逐步实现民生物资的自给。”

罗斯福总统的眼中闪烁着政治家的睿智光芒:“我们要让常委员长和山城政府看到。

与美国合作,不仅能获得先进的武器装备,更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民生的帮助。

这种帮助,是苏联人目前难以给予的。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要将山城政府更紧密地团结在我们的周围,确保其在战后的世界格局中,坚定地站在我们这一边。”

“是!总统先生!”马歇尔与霍普金斯齐声应道。

夜,深了。

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内,大部分的办公室早已熄灯,唯有少数几个核心部门,如机要处、作战室等,依旧灯火通明。

在司令部一处偏僻的杂物间旁,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个穿着杂役服饰的瘦小身影,借着夜色的掩护,如同一只灵巧的耗子,悄无声息地贴着墙根移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7章加码;日方抗议,无能狂怒而已~!(求订阅)(第2/2页)

他叫田中浩,代号“樱十三”,隶属于日本华北方面军情报部特高课,是一名潜伏在二战区内部多年的资深间谍。

平日里,他以一个勤杂工的身份作为掩护,利用职务之便,搜集各类情报。

今夜,他冒险潜入此处,是因为收到了一份来自上线“野菊”的死命令。

不惜一切代价,查明近日苏联代表团与二战区高层秘密会谈之具体内容。

“野菊”的指令中特别提到,此次会谈可能涉及重要的军事技术合作,事关重大,务必探明。

田中浩屏住呼吸,耳朵紧贴着机要处外一扇虚掩的窗户缝隙。里面隐约传来打字机的声音和低低的交谈声。

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角度,试图从那狭窄的缝隙中窥探一二。

良久,机会终于来了。

一名机要员似乎是去倒水,起身离开了座位,桌面上赫然放着一份尚未归档的电文底稿。

田中浩的心脏猛地一缩,他认得那种特定颜色的纸张和格式,那是二战区与外部势力进行重要联络时才会使用的特级密电。

他迅速从怀中掏出一个微型相机,那是特高课最新配发的窃照利器,只有火柴盒大小,快门声音极轻。

“咔嚓.咔嚓”

借着窗内透出的微弱灯光,田中浩以极快的速度,对准那份电文底稿,连续拍摄了数张。

尽管角度刁钻,光线不足。

但他相信,以特高课的技术,足以从中辨认出关键信息。

得手之后,田中浩不敢有丝毫停留,如同鬼魅般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第二天下午。

这些经过特殊渠道传递的照片,便出现在了华北日军情报部部长的案头。

当情报破译专家将照片上的模糊字迹一点点还原。

当“PPS43冲锋枪”、“技术图纸转让”、“苏联援助”这些刺眼的字眼清晰呈现时,整个情报部都为之震动!

“八嘎!中国人竟然和苏俄达成了如此重要的军事技术合作!”

情报部长脸色铁青,一拳砸在桌上,“立刻将此情报以最高密级,上报大本营及外务省!

同时,密切关注二战区及苏俄方面之一切动向!”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层层上报。

很快便摆在了日本内阁高层的案头。

东京,外务省。

外相东乡茂德看着这份来自华北的紧急情报,眉头紧锁。

中苏之间进行军事技术合作,尤其是在这个微妙的时刻,无疑触动了日本最为敏感的神经。

“苏俄人,这是要公然违背《苏日中立条约》的精神吗?”

一名外务省的高级官员愤然道,“他们难道忘记了,帝国在满洲边境,陈兵百万!就不怕引火烧身?”

东乡茂德沉吟片刻,冷声道:“苏俄人现在自顾不暇,正全力应对德国的攻势。

他们选择在这个时候与中国进行技术合作,无非是想借中国之手,在远东牵制我们的力量,同时换取他们急需的战略物资。

哼,的算盘,打得倒是精明。”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但帝国绝不能坐视此事发生!

一旦让中国人掌握了冲锋枪的生产技术,并大规模列装,其陆军的近战火力将得到极大增强,这对我皇军在华北乃至整个中国战场的作战,都将构成严重威胁!”

“立刻以帝国政府之名义,向苏俄驻东京大使,以及通过我驻莫斯科使馆,向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提出最严厉之外交抗议!”东乡茂德的语气不容置疑:“明确告知他们,帝国严正关切苏俄与山城之间任何可能危害帝国利益之军事合作!

要求他们立刻停止向中国转让攻击性武器技术,并对此做出合理解释!否则,一切后果,由苏俄方面承担!”

“哈依!”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办公室的窗户紧闭,厚重的窗帘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也使得室内的光线有些昏暗,唯有办公桌上一盏绿色的银行家台灯,投射出一圈明亮的光晕。

空气中弥漫着烟斗丝特有的浓烈气味。

人民委员会主席,此刻正背对着巨大的办公桌,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那片在寒风中微微摇曳的红场树木。

他身形不高,但那宽厚的肩膀和沉稳的站姿,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力量。

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手持一份刚刚由其助手紧急送来的加密电报译文,神色凝重地站在一旁,等待着的指示。

电报的内容,正是日本驻苏大使三好健介及日本驻莫斯科武官联名发来的外交照会,措辞强硬。

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涉嫌向中国山西军阀阎锡山提供新式冲锋枪制造技术”一事,表达了日本政府的“严重关切”与“断然抗议”。

并要求苏方立即停止此类“危害远东和平与稳定”的行动,否则将“不得不重新评估《苏日中立条约》之基础”。

“日本人的鼻子,倒是比他们的狐狸还要尖。”

终于缓缓转过身,他从莫洛托夫手中接过那份薄薄的电报纸,粗略地扫了一眼,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冷笑。

他走到办公桌后,在那张巨大的椅子上坐下,拿起桌上的烟斗,不紧不慢地填充着烟丝。

火柴划过,青烟升腾,将他那张布满沟壑的面容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他们这是在试探,也是在恫吓。”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如同老旧的风箱:“德国人在西线攻势正猛,日本人便以为我们无暇东顾,想在远东捞取些额外的便宜,顺便给我们与中国的关系之间,楔入一颗钉子。”

莫洛托夫欠了欠身,谨慎地说道:“***同志,日本人的这份照会,措辞罕见地强硬。他们似乎掌握了一些关于我们与第二战区技术合作的风声。虽然我们与阎锡山方面的接触极为隐秘,但”

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无需猜测消息是如何泄露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回应这群东方岛国上狂妄的小矮子。”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斗,浓密的白烟从鼻孔中喷出,眼神在烟雾缭绕中显得愈发锐利与深不可测。

“强硬!”用烟斗的柄部,在桌面上重重地敲击了一下,发出沉闷的声响,也为此次事件的应对,定下了基调。

“我们必须给予日本人最强硬的回应!”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钢铁般的意志:“告诉他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对外政策,轮不到日本人来指手画脚!

我们与谁合作,进行何种交流,皆从我国之最高国家利益与世界反法西斯大局出发,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

莫洛托夫心中一凛,他知道,***这是动了真怒。

日本人此次的干涉,显然触碰到了的底线。

“至于他们所谓的‘技术转让’指控。”嘴角那抹冷笑更浓了几分:“完全是无稽之谈,是别有用心的污蔑!”

他看向莫洛托夫,一字一句,清晰而果决地指示道:“以苏联政府及外交人民委员会的名义,正式回复日本外务省:第一,对于日方照会中毫无根据的指责,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表示强烈愤慨与断然否认!

所谓向中国山西地方军事当局转让‘PPS43冲锋枪’等新式武器制造技术一事,纯属捏造,子虚乌有!”

“第二,苏联政府一贯恪守国际法准则及已签订之各类条约,包括《苏日中立条约》。

日方不应以毫无根据之猜测,对我苏维埃国家信誉进行恶意中伤,此举不利于两国关系之正常发展。”

“第三,正告日本政府,当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进入关键阶段。

日本作为法西斯轴心国之一,其在中国及亚洲各地的侵略行径,才是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最大威胁。

苏方敦促日方,立刻停止一切侵略行为,尊重各国主权与领土完整,如此方是维护远东和平之正道。”

的指示,简洁、明了,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强硬。

通篇否认,反将一军,将皮球又踢回给了日本人。

莫洛托夫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每一个要点:“***同志,您的意思是,我们完全否认与第二战区存在任何关于冲锋枪技术的合作?”

“当然!”斩钉截铁:“我们与山城方面的合作,是基于易货贸易的原则,是为了获取我们急需的战略物资,例如烟草、矿产。

至于他们如何使用这些物资,用这些物资从何处换取了什么武器技术,那是他们中国内部的事情,与我们苏联何干?”

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们只负责供货,至于货物最终变成了什么,我们概不负责,也毫不知情。

日本人若有疑问,尽可以去问阎锡山,去问那个据说很会打仗的楚云飞嘛!”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将苏联的责任撇得干干净净。

站起身,再次走到窗前,望着克里姆林宫外那片广阔的天地,声音带着几分深远的考量:“中国战场,拖住的日本陆军越多,对我们西线的压力就越小。

阎锡山也好,常瑞元也罢,只要他们还在坚持抗日,能给日本人制造麻烦,我们便不妨在不直接触怒日本人的前提下,给予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至于日本.”的嘴角再次露出一抹冷冽的笑容,“如果他们要战争,那我们就给他们战争!”

莫洛托夫心领神会,躬身道:“明白了,***同志。我立刻亲自督办,确保以最强硬的姿态。

最明确的措辞,驳回日方的无理抗议,并彻底否认相关合作的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