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要当大官 > 第三十八章 握住枪杆子

我要当大官 第三十八章 握住枪杆子

簡繁轉換
作者:琴梦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2:43 来源:源1

第三十八章握住枪杆子(第1/2页)

大燕朝前期,是采用卫所制。后期因为军户地位低下,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军官的奴隶,导致大量逃亡,屯田败坏,导致了卫所制的崩坏。

现在,募兵制已经成为了大燕朝的主要军制,譬如北地的关家军,沿海的余家军,南方的宋家军等等。

除此之外,便是江南的部分常备军,以及驻守九边的边军等。

安昕在仔细研究大燕的军队组织编制后,认为大燕的军制组织能力弱,指挥效率低。组建的这三百余弓兵,便参考历史上戚家军的《纪效新书》的军事编制体系,以十二人为一队,四队为一哨,二哨为一总,四总为一营。

一是作战需求。在面对土匪这种小股敌人的时候,可以“队”、“哨”为单位应对作战需求,而需要规模作战的事后,又可以快速集结成“营”、“总”,形成合力。

二是指挥效率。相比卫所制当中,小旗、总旗、百户、千户、卫等冗长的指挥链条,这种军事编制体系减少了指挥层级,也缓解了弓兵营目前基层军官不足的情况。

三是适合军阵。弓兵营目前训练,会以“鸳鸯阵”、“三才阵”等为主,这些都是从戚家军《绩效新书》当中裁进《练兵要义》当中的。

不过,目前的军事编制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以技术决定编制,等到火器配装增多,也会因地制宜,使用混合编制。

比如火器营,可以“三班一排、三排一连、三连一营”进行组织,届时“三排轮射”更加契合。

如此,以期通过相互配合、严格训练后能形成更强大的战斗力。也更符合安昕对于弓兵营的各阶段性发展需求。

在大头兵们的灼热的目光中,身穿官袍的安昕走上了点兵台。

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仔细看了一下弓兵们的精神面貌。

还不错。

眼神里面没有衙役的油滑,也没有力役的麻木。

他知道这是用银子“浇灌”出来的。

“儿郎们,你们是光荣的。”

安昕大声说道。

他的肺活量很大,用腹腔共鸣的方式,在宽阔的校场上,声音也非常清晰。

“你们是为了剿匪聚集在这里,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家人,是为了保护伍仁县的乡亲们,是为了伍仁县的安定······”

因为大多数的弓兵,都是来自孟集乡、赵店乡这些受到土匪侵害过的地方。所以,安昕说话的时候,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有人脸色通红,可能是回想起了曾经土匪的暴行而愤怒的浑身发抖。

安昕观察到,有个前排的、年轻的、高挑却干瘦的少年忍不住啜泣出声。

“人心可用。”

安昕心里暗道。

这一批人,只要引导好、训练好,就会是一批听命于自己的力量。手里握着这样一股力量,那日后自己在伍仁县的力量就强大了,基本盘就稳了,做事也不需要再有那么多束手束脚的地方。

“当兵吃饭,人之常理。

本官是伍仁县的父母官,从今天起也是你们的头儿,本官给你们发饷银,供你们吃饭,你们替本官,替伍仁县的乡亲们,杀土匪,保家园!

来呀,放饷!”

过犹不及,安昕简短讲完以后,便让皂隶打开已经放置在点兵台侧的箱子。

一打开,耀眼的银光熠熠生辉,映照的弓兵们眼睛都银亮亮的。

他们没想到,刚刚领了三两安家银,刚训练的第一天,又能领上二两银子。

虽然军规严苛,但真能吃饱饭,而且还能吃到肉。

这也罢了,还能真的领到银子!

如果能当上半年兵,加上安家银都差不多能买到五亩田地了!

一个个目光变的狂热。

再加上县尊自认是他们的头儿,更让他们感到无上光荣。

安昕来这一趟,给予他们保卫家园的名义,实实在在发放饷银,给予他们县令营兵的荣誉,还有空气中飘着的肉香这种过年才能享有的待遇。

有名份,有银钱,有荣誉,有待遇。

这帮大头兵对于这简陋的军营立即就有了强烈的归属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八章握住枪杆子(第2/2页)

“各总,各哨官率队,依次过来领饷!”

魏叔夜高声说道。

他声如洪钟,轻易就传遍了整个校场。

这些新兵,刚刚站在那里,还有点样子,这一动起来,立马就显得散乱了。

和学校军训时候相比都差的远!

整个发银子的过程,安昕全程在场,看着士兵们领取银子。

领完银子,魏叔夜一声“放饭”,弓兵们立即欢呼着“县尊英明”、“青天大老爷”,在三个把总的带领下,蜂拥吃饭去了。

“大人这一来,营兵们的精神气质都不一样了。”

魏叔夜站在安昕的身边,佩服的说道。

他以前在边军打仗,眼神毒辣。

县尊这样短短几句话后,他从营兵的面貌、眼神中就能明显看出不同。

他当兵多年,这还是从未见过的。

即便是边军中鼎鼎有名的关家军将主训话,也从未见过这样的效果。

“练兵,不只在形,也要在神。”

安昕看着魏叔夜,以及胡常山说道:“一支军队,明白打仗的目的,有了‘为什么打仗’、‘为了什么人打仗’的信念,才能真正发挥出全力,面对敌人才能死战不退,这是更高于军规、制度的军魂了。”

他以前虽然没有仔细研究过兵书,但伟人选集、孙子兵法浅浅的看过,最近没有了电子产品的打扰,时常回想起来细细品咂,反而越能体会到其中三昧了。

“我们也去吃点吧,常山你给我打一份饭。”

安昕叫着魏叔夜、万泽文以及胡常山一起,到了一处太阳晒不到的屋檐下,拉了几条板凳坐了下来。

这时候,魏叔夜还在思考安昕之前说的话。

他知道,当兵吃饭是一句实在话,只要一支军队,满编满饷,使劲训练,就会是一只能征能战的威武之师。

但所谓军魂,却值得他认真思量。

“叔夜,你虽是秦大家的家将,但如今也算在我的手底下做官。虽然弓兵营没有真正的品衔,但这三百人的训练对于伍仁县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希望你能拿出真本事,将他们练成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精兵。”

安昕嘱咐说道。

“大人兵法微言大义,字字珠玑,能在大人的手下,何尝不是叔夜的机会。”

魏叔夜一想到《练兵要义》上的内容,便心中佩服不已:“叔夜是这样想的,前七日就依兵书之中所言,以站军姿、正步走、武功桩法等基础操练为主,锻炼他们的服从性、纪律性,也将军规在这几日中潜移默化的灌输进他们的思想中,同时也让营兵养一下身体。

其后,开始进行体能训练、列阵训练、厮杀训练、火器训练······”

安昕细细听着,偶尔出言详细询问,给予建议,和魏叔夜一起完善训练方案。

按照这一套方案的训练强度,光是这三百脱产兵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个大数字。

再加上工匠、材料等一应需求,虽然安昕以剿匪名义从豪绅、富商、乡绅那里盘剥了不少银子,但看着账面上的钱如流水一样“哗哗”流走也煞是心疼。

“趁着营兵们休息,你找几个口才好的,家里曾经受到过之土匪欺负的人,上去讲讲。”

吃过饭,安昕和胡常山说道。

“是。”

胡常山领命而去。

“这是······”

魏叔夜对安昕的安排感到疑惑。

“这是老爷培养他们同仇敌忾的心气。”

万泽文看明白了,解释说道。

魏叔夜再一思索,终于也想明白了,忍不住击节赞叹:“妙哇!”

······

由诸位书友提醒,本章军事编制进行了修改,由纯粹近代编制,改为了戚家军的军事编制。同时,保留了日后部分军队配装火器进行战术改革后,使用混合编制,进行“三三制”的改进方向。感谢大家!(2025年6月16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